吴衷康
【内容摘要】实行新课标以来,如何有效教学成为广大教育者热议的话题。同其他学科一样,物理在新课改背景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堂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课堂 高效性
有效教学理论源自20世纪初期美国的科学教学运动,至20世纪末,才真正演化为明确的教育理念,被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中国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至21世纪初期有所进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正在蓬勃兴起。
一、有效教学概述
1.有效教学定义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学生获取进步和发展,其中的教学是指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学生想学、乐学的目标。第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
2.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即教学方法和课程的架构方法),教学责任意识和课堂管理等。
二、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备课只是对教材及教辅资料内容的整合,不注重“因材施教”,不能按照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去备课。
2.教与学的模式僵化。传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学生不需要思考知识原理,只用做好学习笔记、记住教师讲解的内容即可,课后再通过练习题进行知识巩固①。这种教与学的模式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重点知识,但学生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方法,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学生是不利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三、新课程下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行为有指向性作用,能有效优化教学方式,调控教学内容,协调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佳教学效益。
1.改变课程目标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目标,倡导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好教学分析。这要求教师确定课堂学习重点,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针对每一个水平线上的学生分别制定教学任务②。如,学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一课,教师对其进行教学任务分析,可以以试验为主,让学生在多样化试验中发现共性,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得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具体教学目标可制定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并据此分析与其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和“实验 ——分析——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利用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据,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挖掘教材深层价值
高中物理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把握好各个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的深层价值,构建清晰的教学知识框架。做好这些工作,教师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③。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每一个小栏目。如教材中的插图,或是实验演示图,或是解题过程图,“机械能定律”一课中有一组生活图片,生动地为学生展示了能量转化的过程,为推导机械能守恒做了铺垫。
(2)重组教学顺序
高中物理教师要以物理教材为中心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顺序的问题,将教学内容整合好,在教材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教学。如,补充教学内容。课本知识有效,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适当地补充物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讲解“万有引力”一课时,教师可补充载人飞船和卫星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