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的实证分析

2015-08-06 22:50曾勇刘凯
南方农村 2015年2期
关键词:市场化

曾勇 刘凯

摘 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指数,用市场化指数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的农业经济效应,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应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线、统筹地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变。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开发性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2-0071-0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对“三农”金融服务力度不断加强。同时,随着自筹资金率的不断提高、商业性中间业务范围的扩大、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人员素质的提高、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等一系列具有市场化性的改革,其政策性目标完成的更有效率,整体效益明显提高。因此,构建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化指数,通过该指数实证分析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农业经济效应,对探讨该行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市场化指数构建的概述

(一)金融市场化指数构建的简介

金融自由化构成于经济市场化,其政策主张是改革金融制度,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限制松绑,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率的运用,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2006),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最早成系统地以指标形式实证分析金融自由化的学者是戈德史密斯,他在1969年发表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文中,用金融相关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从而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为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开辟了新思路。

之后,中国学者提出了构建中国市场化指数和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方法,主要分析市场化进程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例如,樊纲,王小鲁,马光荣(2011)选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发育程度、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制环境等五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整体市场化指数和中国省际之间的市场化指数,并得出改革时期的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首要的贡献因素是市场化,不过,他们对市场化指数的测度没有细化到行业或某一领域。在金融市场化指数构建方面,周业安,赵坚毅(2005)选取九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国金融市场在1978-2003年期间的市场化指数,但他们对各指标直接给予1或0的赋值,没能体现金融市场化的渐进性,并且主观的对利率因素赋予2倍的权重,其它因素以1倍的权重,使指数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庄晓玖(2007)用七项指标为变量,以各变量的改革内容为依据进行渐进性的赋值,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市场化指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化的渐进性,但主观性过强。2012年,李静构建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化指数,她分别选取信贷分配市场化、资金筹集市场化、组织架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市场化、收入来源多元化、风险管理市场化等六大指标,大部分指标是采用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进行衡量,无法用数据刻画的,对其赋值1或0,最后,对六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相加得到农业发展银行在2004-2010年期间的市场化运作指数。结果表明,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不过,该方法中各变量的数值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对变量简单相加得出市场化指数就隐含较大的主观性和缺少一定的严紧性。

(二)主成分分析的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Karl Pearson在1901年最早提出了主成分这一概念,当时主要用于非随机变量的讨论,而主成分分析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是研究如何通过原始变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起到“降维”的作用。本文选取五大指标作为变量来构建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化指数:一是自生能力市场化指标(P),它用来刻画农业发展银行在市场化竞争中的生存能力,用资产利润率表示,它是经营利润与资产的比率;二是市场化筹资指标(C),它体现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能力和参与市场活动的程度,用自筹资金率表示;三是利率浮动指标(I),它体现农业发展银行运用资金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体现其自主定价的权限,用利息净收入与利息收入之比来表示,比率越大,表明农业发展银行对资金自主定价权的提高,受政府影响越小;四是风险控制市场化指标(R),此指标反映农业发展银行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能力,主要用不良贷款率表示,为了保持以正增长趋势刻画市场化指数,用不良贷款率的倒数形式来表示其数值;五是农业发展银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相关事件进行主观赋值(M),主要包括两方面:市场化的相关事件(包括激励约束机制、金融业务范围)和用工结构,前项进行渐进式赋值,权重分别为0.4,用工结构则是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与总员工人数的比率来表示,权重为0.2,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第五项指标,由于2012年员工数据缺失,所以,2012年大专以上文化员工人数与总员工人数的比例是在2011年数据的基础上加上2008年至2011年增加比例的平均数的和作为2012年大专文化以上员工人数与总员工人数的比例。

二、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指数的构建

通过查阅2005-2012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2004-2013年农业发展银行年度报告得到相关数据和事件。

之后,用spss22.0软件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与方差贡献表(Total为特征值,特征值大小反映了公因子的方差贡献;% of Variance为特征值占方差的百分数;Cumulative %为特征值占方差百分数的累加值)。结果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4.548,占总方差的87.304%(原则上,一般提取已包含80%以上信息的前几个主成分),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所有信息。

表3显示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指数是呈递增趋势,2004年到2007年市场化增长幅度较大,之后五年较平稳。此趋势在表1中各变量的变化幅度中可以寻找到原因,以上五指标变量从2004年至2007年数值增长幅度明显大于之后几年的。由于农业发展银行在2004年之后的几年,市场化举措比较多,使市场化指数在开始几年增幅较大,之后有些指标达到了市场化的临界点,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较小,所以,市场化指数的增幅在后几年就较平缓。表3中的市场化指数只是刻画了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运作水平的上升趋势,并不表示它的市场化达到的某种程度,它不是百分制市场化指数中所达到的程度。迄今,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并没有给出一个百分之百市场化的模式和范例,想以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为参照系来衡量市场的绝对程度也是不现实的(樊纲,王小鲁,马光荣,2011),因此,更没有以标准的市场化指数来测度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化程度,学术界也无法提供公认的标准指标来测度各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本文得到的市场化指数是为下文分析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农业经济效应而进行构建的。

三、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运作的实证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是由政府积极推动的,市场化的各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从理论和历史经验数据中可知,市场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各领域发展不可缺少的阶段。在实证方面,樊纲,王小鲁,马光荣(2011)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改进,得出中国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在金融方面,周业安,赵坚毅(2005)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金融产品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某种互补效应,这种互补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银行业方面,中国银行自由化对储蓄和资本形成具有正效应(米运生,刘仁和,易秋霖,2008)。本节主要是定量分析农发行市场化指数的农业经济效应。

在樊纲等人(2011)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他们增加了E这一要素,表示人均受教育水平,其中全要素生产率(TFP)①所代表的是扣除了物质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后的其它因素。(1)中MI作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化指数,它本身包涵了其治理结构、业务水平、员工素质等因素,所以,可以用来代表扣除农业发展银行资本和人力以外的其它因素,即全要素生产率。

Y表示的产出是农业发展银行的年末贷款余额,因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为弥补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的空白,同时也是服务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农业领域,其贷款资金都用于农业领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1)式右边的MI表示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指数,是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K)投入用农业发展银行的总负债规模来代替;劳动力数量(L)用农业发展银行的员工总数来代替,由于2012年数据缺失,就在2011年数据的基础上加上2008年至2011年增加人数的平均数之和为2012年员工总人数。

各变量都通过了在5%下的显著性水平,调整后的R平方为0.997,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回归效果很显著,收尾率趋于零,拒绝系数为零的假设。

在估计系数中,总负债余额、员工人数的对贷款余额的弹性分别是0.765、1.348,市场化指数的系数是0.028,在保持总负债余额与员工总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每提高一个单位,总贷款余额将会增加2.8%。总负债余额作为资本投入,对总贷款余额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负债相对应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向资本市场、企业法人及政府的借款,而人力资源是三系数中最大的,这也部分反映了农发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员工人数对促进农发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表4中,农业发展银行从2007年开始,员工总人数呈上升趋势,因为农业发展银行由2004年的11项业务扩展到2012年的18项业务,政策性支农金融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中间业务也呈快速增长,这都需要大量人员的投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四、结论

市场化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效益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市场化不是商业化,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利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另外,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运作还体现在自身内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激励约束机构和与其它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在(3)式中,虽然对贷款余额贡献度最小的是市场化指标,但不能否认市场化作为一种运作手段给农业发展银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另外,在既要完成政策性目标又要保持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银行必需平衡好政策性目标与市场性目标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平衡点就是应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线,统筹农业发展银行向开发性金融过渡。

首先,在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领域,注重市场培育。在农业政策性领域,政府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往往是自我主导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各种市场主体一般没有发言权,这使得制度设计缺少全面性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主导金融机构,积极协调利益主体积极推进市场化建设,特别是关系到“三农”根本性问题的土地市场、金融融资市场、要素流通市场制度的建设可以起到先锋作用。

其次,以市场化运作加强自生能力建设。今后,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的支持,必须有自我独自生存的能力。其中,可以借鉴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模式,即,“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实现市场出口”,在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框架下,提高贷款资金的回收率。农业发展银行应建立具有国家信用并独立发展的金融机构,在完成国家政策性目标的前提下,以市场业绩为支撑,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最后,外部环境的优化。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我国法律仍然是空白,这不利于农业发展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一优势,积极深入到农村经济各领域,收集信息,为国家优化农村金融外部环境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贾康等.战略机遇期金融创新的重大挑战:中国政策性金融

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

版社,2001.

[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

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4][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

周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

[7]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J].经济研究,2011(9):4-16.

[8]庄晓玖.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7(11):

180-190.

[9]周业安,赵坚毅.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

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5(4):68-78.

[10]李静.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程度的测度[J].

财政研究,2012(2):38-41.

[11]米运生,刘仁和,易秋霖.中国银行自由化的数量效应:源

于储蓄、资本形成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8(4):

80-87.

(责任编辑:熊 飞)

猜你喜欢
市场化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初探
“经营人才、推进快速成才”模式探索实践
文学网络时代的狂欢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