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法的广西省农业经济地域差异分析

2015-08-06 22:41黄襄
南方农村 2015年2期
关键词:广西差异指标

黄襄

摘 要: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农业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TOPSIS法,同时结合GIS空间复合分析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比较可观,但农业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可以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及适当的政策倾斜等措施,缩小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区域差异。

关键词:农业经济;地域差异;TOPSIS;ArcGIS

中图分类号:F3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2-0050-06

一、引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或多或少会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这是农业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现有的学术研究中,有相当一批学者对我国农业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1-3],但传统的农业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多通过单一的统计模型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测算来获得评价结果,缺乏空间视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将空间分析融入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中[4-7],用空间思维反映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分布规律和变化机制。

广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既是全国第一产糖大省,又是“水果之乡”,多年来农业对区内经济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据统计,2013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755.2亿,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957.62元,排名全国第10位,而2003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30.89亿,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122.48元,位列全国第18位。虽然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比较可观,但由于各市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农业投入、人口等自然、社会条件的不同,导致各市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但目前关于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却并不多。因此,科学分析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总结造成差异的原因对平衡广西农业经济区域发展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分析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关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和综合评价,单一的统计指标无法达到全面分析的目的,因此必然涉及到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近年来,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学者们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评价方法。本文采用的是TOPSIS法,并结合ArcGIS空间复合分析方法,同时以表格数据和地理图像效果展示问题。本文首先利用ArcGIS绘制反映当前广西4个地级市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地域差异地图,大致了解广西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然后基于TOPSIS法构造评价广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计量模型,并测算出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最后利用ArcGIS生成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的分级图。(文中“农业”指“农林牧渔业”)

(一) 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般而言,采用单一经济指标衡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难免有失客观与系统性,但本文为了在综合分析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前,先让读者大致了解广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先以2013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人均农总产值这一单一指标为分析变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分析地域,做一次可视性经济描述(图1)。颜色越浅表明人均农业产值越低,颜色越深代表人均农业产值越高。由图1可知,2013年广西14个地级市人均农业总产值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市为北海、防城港、桂林、崇左,中等水平的有南宁、钦州、来宾、柳州,而较低水平的地市主要有河池、贵港、百色、玉林、梧州、贺州,人均农业总产值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桂东北、桂中和桂南地区,呈“L”型分布,而桂北、桂西、桂东则属于人均农业产值“低洼”地带。

(二)基于TOPSIS法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TOPSIS原理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i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备选方案中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其中最优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值。最劣解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差值。

(1)构造原始数据矩阵

(2)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在进行数据分析前,通常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用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同趋化和无量纲化两个方面。评价指标中,有些指标是高优指标,有些则是低优指标,用TOPSIS法进行评价是,一般要将低优指标转化为高优指标,使所有指标方向一致。绝对数低优指标使用倒数法转化,相对数低优指标采用差值法转化[8]。指标无量纲化是指对同趋化后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指标计量单位的影响。

(3)确定权重

权重确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环比法等主观赋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等客观赋值法。由于主观赋权法多基于评价者的主观偏好信息,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夸大或降低某些指标的作用,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现实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9]。

2.指标选取和数据统计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充分体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笔者在参考其他学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经济规模、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速等五个方面,筛选出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的19项指标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法对广西各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保证科研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08-2014),部分数据通过计算获得。

3.分析与结果说明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将计算过程的全部数据列出,仅列出用于经济现象分析的部分变异系数值、权重值和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得分(表2、表3、表4)。

(1)变异系数分析

19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的差异系数上升,仅6个指标的差异系数降低,说明广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分化现象有所加剧。表2所列指标的差异系数变化较为明显且具有规律性。

分析表2可知:广西各地级市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中,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蔬菜产量、人均园林水果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的差异系数逐年降低,表明随着广西农业发展规划的完善和实施,粮食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蔬菜、水果、中草药等园林产品的生产不断设施化,禽畜生产水平亦有所提高,各地部分农产品的产出竞争力得到释放;而人均甘蔗产量和人均水产品产量不仅差异系数大,且有逐渐增大趋势,广西作为产糖大省,糖料蔗的种植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糖料蔗的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桂中、桂西为主要产区,桂东则产量极低,产出水平差距大。农业总产值的差异系数由2007年的0.5923增加到2013年的0.7696,人均农业增值的差异系数由2007年的0.5830增加到2013年的0.8521,说明各地级市的农业经济规模和农业经济增速的差距在增大,用农业总产值和人均农业增值衡量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化加剧。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衡量农村生活水平是否改善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差异系数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现象。

(2)权重分析

指标权重的大小代表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而权重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值则可用来反映经济波动的方向和指标重要程度的变化。本文选取了研究过程中所占权重相对较大或随时间序列变化较为明显的几个指标进行分析(表3)。

人均农业增值权重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农业经济增速的大小,还可以反映农业经济差距波动的方向。表3中,人均农业增值权重由2007年的0.0377增加到2013年的0.0538,波动方向与人均农业增值的差异系数一致,进一步印证了农业经济增速在衡量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甘蔗、水果、水产品是广西重要的农产品,人均甘蔗产量权重增大,表明甘蔗产出对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应加大对糖料蔗品种的研究、培育、推广和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甘蔗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经过政府多年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广西的园林水果种植技术日渐成熟,果农收成明显增多,但区内的水果市场逐渐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果农收入增长反而不如从前。因此果农的种植热情有所降低,水果产量增长缓慢。人均园林水果产量权重降低,说明用园林水果人均产出水平衡量农业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程度降低。鉴于水果是广西重要的农产品,而人均园林水果产量权重又持续降低,应该考虑完善交通物流系统,并开拓区外及海外水果销售市场,分流一部分区域内部水果销售压力,提升水果的市场效益,让果农重拾种植信心。根据表2 和表3可知,人均水产品产量的差异系数和权重值均较大,一方面说明广西各地级市水产品产量差距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也说明渔业在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其实从原始数据的分析也不难看出,水产品产量在农业总产值中具有相当大的产出效应。

(3)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

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Ci的大小代表农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同一年份Ci越大表示该市的农业经济实力越强。根据表4数据显示,综合2007、2010、2013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得分的高低来看,河池、百色、梧州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北海、防城港、桂林的评价值较高,说明北海、防城港、桂林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南宁、梧州、北海的得分值呈增大趋势,说明三市的农业经济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中北海已经拉开了与桂林、防城港的农业经济差距;钦州、贺州、来宾的得分值呈降低趋势,应加大农业发展力度。

通过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和综合得分可知,仅仅是某一种农产品的人均产量高,并不一定能带来农业的绝对高产值,也不能代表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必须是农业规模、农村经济基础、农业经济增速、农业产出水品、农业经济投入等各方面的同步发展与提高,才能带动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与提高。相对于其他地市而言,北海、防城港不仅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农业增值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高,还具有农业产出效应极高的人均水产品产量,其余主要农产品产量也均处在高位值,因此无论是农村经济基础、农业经济总量水平还是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均名列前茅,从主要农产品产量来看农业结构也比较完善;崇左和来宾虽然其他农产品产量较低,但均有较高的人均甘蔗产量,人均农林牧业总产值位居中等,说明甘蔗的产出效益比较高,该现象充分印证了前文中关于人均甘蔗产量具有较大差异系数和权重的研究结果;玉林、贵港虽然是区内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禽畜养殖基地,但却是人均农业产值的“低洼之地”,也是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是因为各地粮食与禽畜产品产量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不能拉大玉林和贵港与其他地市的农业经济距离,另一方面玉林和贵港人口多,即便农业经济规模不低,但人均占有量明显被拉低,加之农业投入不足,且权重较大的人均甘蔗和人均水产品产量较低,因此整体拉低了两市的农业经济综合水平;梧州与河池的各指标值虽然不是全部垫底,但整体都处在低位,因此综合综合发展水平落后。

3.ArcGIS分级图

为进一步对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本文将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与ArcGIS图形数据进行连接,采用ArcGIS的自然断点法绘制了分级图(图2)。颜色从浅到深依次为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

分析图2得到如下结论:北海、防城港、桂林、南宁长期处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等级,即较发达和最发达等级;2010年崇左由2007年的第三等级上升到第二等级,2013年仍保持在第二等级,表明崇左农业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增长;2010年钦州滑落到第三等级,随后钦州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在香蕉、荔枝、黄瓜皮、火龙果、大蚝、奶水牛、名贵龟鳖、速丰林等特色优势农业的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3年又重新跻身第二等级;2007年处在第五等级的地市共有3个,2010年和2013年减少到一个,河池始终始终划分在农业经济最不发达的第五等级,这与其地形多样、结构复杂、熔岩面积占地区面积的66%以上而不宜耕作不无关系,因此即便是在欠发达后发地区广西区内,也是典型的欠发达后发地市,全市11个县都是贫困县,不仅农业不发达,社会经济各方面整体落后;2010年和2013年第三、四、五等级的地市分布平稳,变化不大。

从2007、2010、2013年三个时间截面的Ci图也不难看出,大部分地市处在农业经济中等发达、较发达和发达的第一至第三等级,主要集中在桂东北、桂中、桂南地区,呈“L”型分布。尤其是在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极大提升了北部湾经济区整体经济水平,因此桂南的北部湾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少部分地市长期处于农业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第四至第五等级,主要分布在桂北、桂西和桂东地区,但农业经济不发达城市的数量在明显减少,各地农业经济相对差距在逐渐拉近。对比图1与图2可知,2013年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经济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印证了将人均农业总产值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正确性。

三、结论

将TOPSIS综合分析法和ArcGIS技术相结合用于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直观辨识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还能有效揭示各地区农业经济差异的空间关联性。笔者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有丰富多样的林业资源和动物资源,但农业经济发展地域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耕地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2013年全区人均耕地面积为1.29亩,低于1.355的全国人均水平,玉林人均耕地面积仅0.51亩、梧州0.62亩、贺州0.80亩,而钦州的人均耕地面积有3.51亩、崇左3.17亩;全区耕地有效灌溉率仅35.32%,比全国平均水平的46.96%低11.64%,崇左、河池、百色、来宾等城市的有效灌溉率不足30%,崇左甚至低至16.44%,桂林则高达63.78%,梧州、玉林、贺州等市的耕地有效灌溉率均超过了50%;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如2013年河池四级公路与等级外公路里程为9863公里,占全市境内公里总里程的79.99%,钦州四级公路与等级外公路里程为4724公里,占全市境内公里总里程的71.31%%;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制定的“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将农业现代化分为起步期、初期和基本实现期三个阶段,其中的10项指标中就包括了社会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每公顷耕地农业总产值在内[10],根据每公顷耕地农业总产值这一指标,超过半数地市处于初期阶段(5000美元左右,如百色、河池、来宾),但也有桂林、钦州、贺州等市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于8000美元),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河池与百色还未达到初期阶段(小于5000元,其他地市均处在由初期阶段向标准阶段迈进的过程(小于10000元),根据社会人均GDP这一指标,河池与贵港仍处在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大于1500美元小于3000美元),其他地市均已实现标准。除以上原因外,当然还包括前文提到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虽然广西各地级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差异不可避免且可能长期存在,但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调整各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处理好农业经济与其他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是缩小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艳春,黄毅斌,王义祥,等.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福建农业

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8(9):387-390.

[2]蔡昉,李周.我国农业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利用[J].当代

经济科学,1990(2):25-33.

[3]邢彩萍,吴春荣.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4(11):78-82.

[4]王健,张征,张正河.山东省农业经济空间布局——基于探索

性空间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1):51-58.

[5]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

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6]崔永福,陶佩君.河北省县际农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33-236.

[7]胡晓辉,黄民生.基于GIS和EMA的县域农业生态系统空间差

异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2):358-366.

[8]高永,王玖,石德文.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在Excel中的

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7(4):428-429.

[9]万玉成,胡勇,徐启丰.基于变异系数赋权与距离评价法的

航材保障效能评价[J].兵工自动化,2007(7):27-28,32.

[10]凌经球.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对策与现状思考——以

广西为例[J].市场论坛,2014(2):44-48.

(责任编辑:吴 霞)

猜你喜欢
广西差异指标
相似与差异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