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打架本不是新闻,发生在中国留学生身上,就成了新闻。实际上,“精英留学”的时代早已过去,当大量学生涌出国门,良莠不齐现象自然难以避免,应理性看待。
不过,真问题需要面对。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留学生触法乃至犯罪的案例频现,固然有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因素,但也反映了国内教育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
所谓“城管帮”并未真正形成帮派组织,最终也没有成为指控的内容。不过,这群年轻的中国学子被指经常在校园里打架、闹事,最后因触犯法律付出了沉重代价。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人 王佳佳
中国城管以特殊的方式“出口”到了美国。
2015年1月底,一起中国留学生打中国留学生的事件传到了国内,媒体打出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留学生组“城管帮”砸晕同胞。
案子审了近半年,直到7月15日以一名留学生被判监禁落幕。“城管帮”最终没有成为指控内容,但对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又一次激起了争议。
中国留学生除夕夜打架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1月31日,正逢中国农历春节。
当晚,默里迪恩小镇的东方超市已经关门,旁边的极限台球&卡拉OK厅刚刚到了最热闹的时候。
这里距离密歇根州立大学仅5分钟车程,未能回国与家人团聚的中国留学生们正唱着歌与朋友们共同庆祝春节的到来。
然而,就在卡拉OK厅里,密歇根州立大学本科生李岩(音译)遭到殴打,头部因受重击留下了4厘米宽、1厘米深的伤口。
根据被害人及其女友和现场一些目击证人的描述,默里迪恩镇警察局将两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中国学生逮捕。
他们是24岁的精算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李梦龙(音译)和22岁的数学系学生高山(音译)。
在邮件中,默里迪恩镇警察局警察格雷格·弗莱格告诉南方周末,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李梦龙与原告在2013年11月发生过另一场斗殴,而那次事件中,李梦龙作为嫌疑人之一对李岩及其同伴进行了殴打。弗莱格说,警方认定那一场口角的发生是2014年春节打架事件的导火索。
“你还记得我吗?上一次被打的滋味如何?”根据李岩对接警警员的描述,当两人在卡拉OK厅里再度相遇,李梦龙主动发起了挑衅。
警方的事故报告还原了冲突的过程:在被送到医院后,李岩告诉接警警员,由于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他很快回到自己的包间。几分钟之后,包括李梦龙、高山二人在内的15-20名中国学生冲入房间,李梦龙用大啤酒罐击打李岩的头部,啤酒罐的把手也在殴打中破裂。
事发近一年之后,英厄姆县检察官办公室对李梦龙、高山二人提起起诉,案件开庭审理。
2015年2月6日,密歇根州英厄姆县巡回法院的12人陪审团对高山作出了无罪释放的判定,但未能对李梦龙作出裁决。英厄姆县检察官办公室遂对李梦龙提出了第二次诉讼。
6月4日,陪审团认定李梦龙的行为构成危险武器伤害罪和殴打罪。7月15日,法官正式对其定罪,判处一年监禁。
但在庭审过程中,李梦龙始终坚称没殴打李岩,只承认两人有过过节。
他向法庭描述了一个反转的故事:2013年寒假期间,李梦龙听到李岩在四处打听自己的电话号码,他认为这是一种“找麻烦”的表现。如果不给,则显得自己“像个懦夫”。当两人再度相遇时,李梦龙为此事向李岩询问,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便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当他的同伴听说李岩曾索要李梦龙电话后,便追随李岩进入其房间并实施了殴打。
李梦龙还说,他不仅没有参与打人,反而还试图将打架双方拉开。
2014年大年初一夜晚,警察来到李梦龙学校宿舍,发现其穿着与被害人女友对打人者的描述相符,经询问后将其带走。
但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独立校报《州立新闻》的报道,警察没有在李梦龙身上发现打斗的痕迹以及血迹。
截至发稿时,南方周末未能联系到李梦龙本人,他的律师也没有回复南方周末的采访请求。
是“gang”还是“group”
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众多学生群体一样,中国学生也会因其违法行为而被当地媒体报道。而李岩被殴打一案之所以震动到了中国国内,却是因为“城管帮”。
2015年1月26日,密歇根州英厄姆县巡回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第二天,当地最大日报之一的《兰辛日报》以“密歇根州立大学疑似中国学生帮派成为庭审焦点”为标题对庭审作了报道。
据该文记者凯文·格沙对密歇根州立大学中国学生自媒体平台“NEBULA工作室”的叙述,当他看到检察官在开庭陈述里提到了“gang”(帮派)一词后,就觉得有故事可挖掘。
在这篇流传最广的报道中,出庭检察官金伯莉·赫丝在第一次审理的开庭陈述中对法庭解释道:“城管”的名称来自于带有“城管”标志的贴画,包括李梦龙和高山在内的学生则将贴画贴在自己的车上;他们是一个帮派组织,其中李梦龙是“打手”,而高山则是帮派里低一级别的成员。
按照密歇根州刑法,“帮派”是一个由5人或5人以上组成的组织或联盟,有统一的标志、行为,或是其他能够显示成员的方法,同时,一个帮派的构成需要建立明确的领导阶层和会员准入标准。如果帮派成员犯下重罪,而其所属帮派又为其犯罪提供了动机、方式或机会,那么该名成员将会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在法庭上,两位被告均否认他们与任何帮派有联系,学校里也没有以“城管”为名的帮派存在,并称在他们的群体里没有领导层级。高山说,在车上贴“城管”贴画只是“为了好玩儿”。
当第一次审理进入最后陈述时,《兰辛日报》注意到,赫丝没有再就帮派行为对被告进行指控。
南方周末多次致电或通过邮件向赫丝寻求有关“城管帮”的解释,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最先使用“帮派”一词的是警察。
“一个有组织的罪犯群体,”弗莱格对南方周末这样解释他对帮派的定义,“受到我们调查的这个群体对于被认定为帮派或许认同,也或许不认同。我认为他们确实是帮派。”
在呈给法庭的事故报告中,被害人及部分证人表示,李梦龙和高山属于一个自称“城管”的20人左右的中国学生群体(group),“通过暴力和威胁在亚洲学生群体中建立他们的恶名”。但是,警察在报告中却是用帮派(gang)一词对这群学生加以描述。
那么在留学生同胞的眼里,这20多个年轻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恶有恶报。”当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系中国学生空空(化名)从当地媒体得知李梦龙和高山被捕时,他认为这是一件让人“拍手称快”的事情。
空空告诉南方周末,“城管”组织在校园里经常打架、闹事、欺软怕硬。但他不认为,这群学生在校园内组成了帮派。他与这个群体也有过过节。
在车上贴“城管”贴画,在空空看来只是一种很“装逼”的举动。
然而随着消息的进一步扩散,空空意识到哪里似乎出现了问题。
回到中国舆论发酵
南方周末发现,作为少数自始至终持续关注此案的媒体之一,《兰辛日报》在最初报道的标题中用的是“疑似中国学生帮派”的描述,而自从检察官不再提及帮派,直至最终判决,标题都不再出现帮派一词,内文中更是使用群体或直接用“城管”一词进行替换。
与此相同的是,《州立新闻》在开庭第二天打出的标题是“检方指控中国学生打架案涉及帮派”。在后续报道中,该媒体的标题措辞上使用的都是“疑似中国帮派”,或者根本不提帮派。
《州立新闻》负责跟踪报道此事的记者麦克·科恩兹告诉南方周末,自己从未听说过在美国大学系统中有任何由国际学生或是国内学生组成的帮派。
然而,当中文媒体介入后,风向变了。
1月28日,芝加哥某华侨媒体引用了来自底特律自由报和一个叫做“MSU迪克联盟”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成为最早对本案进行中文报道的媒体之一,标题是:《MSU城管帮:中国留学生变古惑仔?》
2月2日,开庭审理后的第一个周一,此案开始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从此,“城管帮”的字眼随着案件长达半年的审理,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报道标题中。如《数名留美学生组“城管帮”涉嫌打人受审》、《中国留学生在美成立“城管帮”组团斗殴恐吓他人》。
南方周末注意到,国内媒体报道或转发相关内容时,在标题中使用“涉嫌”或是“检察官指控”等字眼来描述“城管帮”的寥寥无几。
在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输入“城管帮”,跃入眼帘的第一个结果便是百度百科新增的“城管帮”词条,其解释也专门针对这一事件。
对于大量暗示中国学生组成帮派的媒体报道,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学生和学者办公室(简称OISS)助理主任克里斯·巴喆斯特克表示十分担忧,她认为这样的表述具有误导性,“就我们所知,这是一场学生之间的口角。”
巴喆斯特克在给南方周末的邮件中说,帮派在美国通常与有重复性的、有意而为的违法行为有关,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当地社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帮派活动发生。
密歇根州立大学警察局中士弗乐伦·麦克格洛辛安-泰勒也向南方周末证实,其所属部门从未发现有与中国学生有关的帮派活动发生。
国人的标签与形象
中国留学生形象的话题,近些年屡屡被各种热点事件点燃——比如2012年南加州大学留学生宝马车内遇害案,还有最近的中国留学生绑架施虐同胞案。
比起这两起重大刑事案件,“城管帮”事件明显不值一提,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吸引眼球的“城管”标签外,恐怕与其群体性质有关。
作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学校之一,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国际学生数量极大。密歇根州立大学OISS的数据表示,到2014年秋季,学校国际学生来自130多个国家,注册总人数达到7643人,其中中国学生共有4733名;本科生占到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81%,为3848人。
助理检察官赫丝在一审结案陈词时就表示,李梦龙和高山“开着带有‘城管标志的豪华车,警告每一个人他们是在校中国学生的老大”。
根据《兰辛日报》的报道,高山在一审时曾承认,自己拥有一辆吉普大切诺基。另外,有两名学生证人分别拥有一辆英菲尼迪和一辆奔驰,他们均向法庭承认自己的车上也有“城管”贴画。
这很难不让人对部分留学生产生这样的想象:不思进取的中国“富二代”。
在《州立新闻》对此案的系列报道页面下面,有不少这样的留言:
“老实讲,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我还没有遇到过太多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看起来,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把父母的钱浪费在车和派对上,他们对于教育没有一点敬重之心。”
“很不好的一点是,现在的美国大学中有许多中国学生的学术表现都不好,但是他们很有钱。他们考试作弊,醉酒驾车,现在甚至还形成了帮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这太糟糕了。那些学生之后就可以凭借家庭关系在中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我希望能够留在美国并在这里工作,不想和这些恶棍有什么关系。”
有的人干脆说,“这些人一开始就不应该来到美国。”
空空急了。虽然与“城管”群体的中国学生有过过节,但是在和朋友建立的“NEBULA工作室”自媒体平台上,他和朋友们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媒体相对论:从“城管帮”看留学生面临的传媒窘境》:“被曝光的两位年轻人被无数人嘲笑辱骂,连带着MSU的其他中国学生甚至整个留学生群体一起被送交舆论审判。”
历时半年之久的审判在7月15日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一天,法官正式判处李梦龙一年监禁,缓刑五个月。
根据《州立新闻》报道,李梦龙已在2015年4月份前后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攻读研究生,但是案发后被取消了资格。
“我感觉自己让父亲和家人失望了,”李梦龙在法庭上说,“这一教训的代价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