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立峰
厚枕崂山腾跃千里之脉,勇乘胶州湾万象春潮,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远程办自2013年以来,紧密围绕组织工作重心,充分根据党建工作实情,大力将远教资源向基层倾斜、在一线运用,开展了“一线组合拳”活动,让远程教育成为党员教育的新课堂、为民服务的新阵地、选树典型的新载体,开创了新形势下远教与党建工作相融合的创新模式。“一线组合拳”不仅打出了远程教育的拓展空间,更是打牢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稳固江山。
党员教育在一线,突出“党性”原色
面对全区党员群体的层次结构及学习模式伴随时代进步而带来的新变化,李沧区远程办认识到:以往举办集中式党课的“单打一”授课方式已经落伍,必须主动出击对基层、跟上需要活形式。通过紧密的调度协调,区远程办摸索出“板凳课堂”“党员茶座”“楼院讲坛”等一系列创新形式,把党员教育真正落实到基层中去,在一线全面开花。
“板凳课堂”接地气。区远程办根据站点因场地、途径等因素制约很难满足党员学习需求的现实状况,将教育课堂搬进了社区广场,党员自带板凳,授课人员通过LED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规模授课。新形式的党课首先是上“计划课”,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内容以党的方针政策、党史、党建等为主;其次是上“自选课”,即通过征集基层需求,内容以时事动态、“身边的好党员”等为主。这两门课,一下就让党员教育生动鲜活起来。据统计,已举办“板凳课堂”95次,参与党员达8300余人次。陈清杰是名老党员了,以往对上党课有些不大“感冒”。可自打有了“板凳课堂”,他立马就成了学习积极分子。用他的话说:“现在上党课,既比以前方便了,拎个板凳出门就是,内容还都是我们爱听的。我咋能不积极呢。”
“党员茶座”增感情。区远程办为了更好地加固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感情,使党员在基层的带头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以“喝茶聊天”的形式,每月定期在站点举办一次“党员茶座”。首先是让党员反映基层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小区养宠物、非法小广告等,都很贴近民生。其次是恳请党员提出一线可行建议,由站点记录在案并整理上报。“党员茶座”不仅使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党员的心声,还能够及时掌控社区总体情况,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和谐。据统计,目前已举办“党员茶座”30多次,参与党员930余人次。振华路街道工委副书记兰功杰对“茶座”是深有感慨:“‘茶座不仅拓宽和畅通了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沟通渠道,还让我们了解党员和社区情况更及时了,解决问题也就更有针对性了。”
“楼院讲坛”广覆盖。区远程办为了让基层党员群众能够更方便了解党的理论、倾听党的声音,通过缜密调研,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了“楼院讲坛”活动。首先是传输正确的政治理念,包括廉政教育、党纪国法等;其次是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包括励志教育、科学养生等。这一“楼宇间的临时站点”让全区党员群众广受教育。据统计,已在40多个社区共举办讲坛130多次,参与党员群众达到1.5万余人次。兴华路街道华泰社区居委会主任毕建军对讲坛赞不绝口:“以往群众想学什么,途径不是很多,也很不方便。现在好了,讲坛就在楼底下,这样的教育真是方便到家了!”
为民服务在一线,突出“公仆”本色
为了充分体现党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李沧区远程办充分利用站点覆盖全、手段新的优势,通过“为民热线”“居民对话日”“应急小组”“三级监督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方式,积极参与解决基层党员群众身边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关注民生成为远程教育工作实化的又一表现。
广搭热线听民声。区远程办秉承“百姓心声在一线倾听“的理念,首先在全区各站点设立了“为民服务”热线,成立由站点管理员、社区干部、“两委员一代表”等组成的民意收集小组,每天通过网站、手机、QQ、微信或实地走访等,收集群众意见及建议,并要求三日内反馈结果;其次是建立“居民对话日”,由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每月抽出一天和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呼声,并现场解答或限时督办。据统计,已累计收集建议430余条。自“一线组合拳”工程开展以来,永清路街道永青苑社区居委会干部王爱真就带着民意收集小组,采取不论地点、不限方式、不挑问题的“三不”方式,不辞辛苦地去收集建议。群众们都夸:“现在社区干起工作来更实了!”
应急小组解难题。区远程办为了真正解决群众生活方面的难题,首先在各社区成立了“服务应急小组”,组员包括各方面技术人员;其次,通过站点为民热线或其他渠道得到居民求助信息时,第一时间指挥社区应急小组出动,上门服务,解决问题。目前全区已在116个社区成立了“服务应急小组”。前阵子,坊子街社区老党员于守利反映:社区有片空地竟然成了垃圾场,很影响周边环境。接到指令,永清路街道迅速出动,第一时间出台了综合整治计划,历时半个月,动用卡车60余辆次、装载机3辆,共清理坊子街旧村以及重庆中路两侧建筑垃圾50余吨,设立围挡300余米,总投入23万余元,大大改善了坊子街旧村、重庆中路周边的环境面貌,附近群众纷纷表示“十分满意”。
三级监督保落实。区远程办为了保证各种改善民生措施能落到实处,首先通过积极协调,助建了“社区、街道、区民情处置指挥中心”的三级处置体系;其次,配合出台了“三快”“四明确”等相关机制,让这三级“级级分任务、抓监督、保落实”,做到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目前全区已建立起了社区、街道、区三级约100人的监督队伍。兴华路街道是李沧区的老城区,房子大多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楼,居民反映楼道没有感应灯,夜晚出行十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街道启动了“楼道层层亮”工程,并组成街道、社区5人督查队伍,对安装工程实施全程督查,保证问题顺利得以解决。工程先后为辖区36个楼座73个单元没有照明设施的楼道全部安装上了感应灯,使1533户居民受益。
选树典型在一线,突出“示范”特色
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发挥好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历来是李沧区远程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次“一线组合拳”活动中,区远程办通过“感动李沧十佳人物”“道德模范”“优秀党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载体,建立了一套科学有序的“选典型、树典型、学典型”的“典型”工作模式,让基层党员群众在远教手段的保障下,学有目标、干有榜样,党员的“示范效应”在基层一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你我身边选典型。区远程办以“眼睛向下”为选取典型的方针,着力于在基层一线寻找“平凡的精彩”。首先制定了“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诚实守信、崇义友善、孝老爱亲”等选取标准;其次,通过举办“寻找基层最美身影”等活动,在最基层去寻找“你我身边”的好党员。这些典型,看似平凡,但长期扎根于基层,接地气、有底气、都服气,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典型的带头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区已挖掘出了胡玉兰、王菊芳等五十多名平民典型。家住李村街道滨河路社区的徐胜学,就是区远程办挖出来的一名普通党员典型。他退休后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哪里的自来水管道漏水了、下水道堵了,即便正在家里吃饭,他也会立马扔下碗筷赶到现场。他的热心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爱戴,大家一致推选他为楼长。“万能楼长”,成了人们对他的尊称。
广挖渠道树典型。区远程办认为选取典型只是第一步,还要适时拍成专题片,进行多层级推广,这样才能更有效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首先,是根据实际切实制订拍摄计划、完成拍摄任务;其次是按照区、市、省、中央层级,层层向上报送推广。截至目前,典型人物专题片已在李沧电视台《党群在线》播出30部,在青岛电视台《岛城先锋》、党建频道《视线》播出40部,在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播出2部。李沧区的华中蔬菜批发市场,是青岛市唯一一处畜禽产品入市备案登记查验换证点,每天流向市民餐桌的生猪肉近4000头。58岁的薛为怀作为换证点的把关人,每天夜里2点上班,风雨无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当区远程办了解到这一先进事迹后,马上组成四人的创作班底,利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专题片《红盾在夜色下闪光》,并在《岛城先锋》、党建频道《视线》栏目播出。专题片播出后取得了良好反响,薛为怀也被评为青岛工商系统的监管先进个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全面动员学典型。区远程办为了能让基层党员群众把典型学好用好,首先每年遴选8~10名典型入选“李沧先锋“视频教材;其次,密切围绕“感动李沧十佳人物”“道德模范”等活动,下发“李沧先锋”到各基层党组织及终端站点,组织群众学习。据统计,李沧区以街道为单位先后组织学典型活动二十多次。近一段时间,区远程办组织全方位学习入选“李沧先锋”教材的典型杨宝安事迹,全区党员群众踊跃参加学习并学有所得。兴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金巧玲感慨道:“杨老作为一名党员义工,默默奉献多年,不求回报荣誉。像我们这些最基层的党员,就应该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多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