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为焦作市乃至河南省首家园林博物馆,如何创造特色,本文提出了“穿越历史、品味园林”的设计理念,希望在走进焦作园林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创造一处感悟人生、陶冶情操、静谧休闲的读史静心空间,达到情景交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目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44-02
焦作园林博物馆在缝山公园内,缝山公园位于城市北部太行山前沿,是2005年焦作市为改善城市环境,制止无序采矿,在原来的废弃矿坑修建的公园,公园建成后,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好评,人流如潮,尤其是夏日的夜晚,更是广大市民休闲、登山、游玩的好去处。人民在休闲游玩享受园林成果的同时也希望对焦作园林的历史、发展有所了解;尤其是近十年来,焦作园林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称号,人民爱绿护绿的意识越来越强,闲暇之余愿意亲近自然、养花种草,也希望有一处学习园林知识,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休闲场所;同时焦作园林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珍贵的图片、书籍、票据等也面临消失的危险,妥善的保存这些实物资料,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将提供有效依据。鉴于上述原因,决定利用缝山公园内空闲的果园作坊进行装修建设焦作园林博物馆,为缝山公园增加新的文化内涵。
一、现状分析
场馆位于缝山公园西部临近主环路,靠近山体,交通方便,视线开阔,环境优雅。建筑造型古朴自然,为中式覆瓦坡屋顶木结构建筑,周围花木扶苏,绿化景观丰富,主体两座房屋,通过回廊相连接,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西侧场馆面积较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室内中间四根立柱与屋顶相连。东侧场馆面积较小,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室内中间一根立柱与屋顶相连。
二、设计构思
首先,根据场馆所处环境和场馆建筑风格,将设计风格定位为中式风格为主,融合花窗、亭廊、波形瓦、屏风等多项中式元素,给人古色古香的传统园林的感觉,穿越历史的空间,感悟园林的时空变化;其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讲究简洁、流畅、明快的线条,实用为主,轻装修,重内容;第三在大量体现古典元素的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声光电相结合,视频、灯光等的运用,营造现代、时尚的潮流感觉。
三、方案设计
(一)主要展示内容。
1.需要对园林的起源、分类等知识和焦作园林历史做相关介绍,让游览者对园林和焦作园林有大致的认识。
2.主要介绍改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焦作园林的发展变化、所取得辉煌成就。带给人民生活的变化。
3.园林未来的发展格局以及焦作园林未来发展展望。
4.需要展示珍贵历史文物和资料,园林生产工具、模型、场景等。
(二)功能分区。
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对场馆进行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第一个场馆面积较大,以文字、图片等展示为主。设计时很好地利用原来的四根柱子结合展墙、展柜、屏风等不同形式对室内进行了空间分割,划分成主入口展区、园林相关知识展区、焦作园林发展展区、文化休息区四个展区。第二个场馆面积较小,主要以模型、泥塑等造型和门票、书籍、典故、档案等为主,分为盆景泥塑展区、园林史志展区、园林未来展区等三个展区,每个展区既相互独立又通过景观要素互为联系。
1.主入口展区。
主入口设在临近园区主环路一侧,门头匾额为园林界泰斗罗哲文老先生亲笔题字“焦作园林博物馆”,入口处设置中式景墙,起到屏风的作用,使空间通而不透,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景墙采用黑白砖砌筑勾缝,四角中式花窗图案装饰,中间是场馆的介绍,在具体的施工中,中间造型变更为具有中式风格的一把扇子,更具传统特色,与周围花窗图案更好地做到了吻合。
2.园林相关知识展区。
主要介绍什么是园林、园林历史、建国以前的焦作(焦作园林的历史),世界园林和中国园林以及中国园林的分类。让大家首先进入场馆对园林有个大致的了解。
3.焦作园林发展展区。
主要介绍焦作园林的发展、变化、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历届领导的关心,群众文化生活等。包括园林机构变迁、政府逐年绿化投入发展图表、城市绿地发展图表、植树场景、领导视察以及各类绿地发展介绍等。本展区素材多、内容丰富,为增加展区面积同时使布展形式多样变化,北侧展墙设计成折线状,每块内容相对独立,形式又富于创新;东侧展墙则以中式风格为主,融入坡屋顶、波形瓦等中式元素,突出中式古典韵味。
4.文化休息区。
山水、建筑小品等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元素,在本展厅设计时引入园林山石、流水、景廊等要素,山石硬朗、流水潺潺,石上覆土,配以绿植,夜幕降临花窗下月光透进来,不禁让人产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幻觉。出口附近设置古典景廊,安装美人靠休息设施,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墙上有花窗,窗内手绘梅兰竹菊,窗与窗之间内容为园林建筑介绍,构成恬静、优雅的休息环境,休息的同时欣赏字画,增长园林知识。
5.盆景泥塑展区。
(下转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