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清流温泉群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2015-08-05 19:53李懋坤��李鑫
绿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成因分析

李懋坤��李鑫

摘要: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清流6处温泉群的特征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表明:清流温泉群受区域断裂、推覆构造、新构造运动的多重影响,发育低温、中温、中高温、高温四种类型,并且呈带状分布,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通过合理的保护与开发适合开展以温泉为主题的科普、休闲旅游活动。

关键词:温泉群;成因分析;旅游开发;清流县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35003

1 引言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水热活动频繁,为我国三大地热应用有前景的地区之一。到目前为止,福建发现的温泉有200余处。这些温泉主要集中分布于德化一连江地热区、仙游—莆田地热区、漳州一泉州地热区和永安一上杭地热区[1](图1)。福建地区对温泉的利用开发已久,根据《福州温泉志》记载,晋太康二年(282年),民工发现汤水,用石头筑成池,供作沐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温泉旅游业蒸蒸日上,通过大区域整合,福建温泉旅游开发逐步从规模发展阶段向品质发展阶段过渡,因此对福建温泉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开发活动的整合与市场的扩展[2~4],而针对温泉的成因与特征研究报道鲜见。温泉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流体类),弄清温泉的成因与机制,掌握温泉储量,对指导温泉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保护,以三明清流温泉群为例,结合区域地质的演变,探究区域温泉群的成因与特征,以期为合理的旅游开发作参考。

2 研究区概况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温泉群位于清流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6°00′~26°20′,东经116°45′~117°06′。清流县北部为宁化县、明溪县,东临永安市,南部与连城县接壤,而西侧与宁化县、长汀县交界。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夏古陆南部的永梅拗陷西北部[5,6]。在福建省区域构造单元划分上属于闽西南拗陷的次级单元明溪—武平拗陷的东部边界附近。NE向浦城一武平大断裂通过本区中部,并与NW向的永安—晋江大断裂在本区交汇,不仅控制了区内的地层、侵入岩分布,而且控制了区内的构造格局。在长期不同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使区域构造形迹异常复杂。

调查清流温泉群及周边区域,共有温泉群区域6处(表1,图2)。总计温泉流量44.92L/s(3881m3/d),开采量为1524m3/d。

1.温泉水温>150℃;2.温泉水温90-150℃;3.温泉水温<90℃;4.热流值等值线(单位mW/m2);5.深断裂;6.环状构造图1 福建温泉分布与构造关系

3 清流温泉群特征

3.1 温泉群水温

清流温泉群,以中低温为主,不乏高温温泉。20~40℃的低温温泉群和40~60℃的中温温泉群各占清流温泉群的33.3%,中高温(60~80℃)和高温的(>80℃)各占16.7%。清流温泉群平均温度52.8℃,高于福建全省温泉平均温度51℃[1]。最高泉温90℃(高赖温泉),最低泉温35℃(苦竹坑温泉)。

3.2 温泉群分布

除余朋温泉群,其他温泉群集中分布于嵩口镇周边,并呈明显的NE向带状分布规律,同时,沿NE向从西南塘州温泉群起至高赖温泉群,泉温呈逐渐升高的态势。

3.3 温泉群水质

按国家推荐矿泉标准有氡水1处,硅水4处,氟水6处。其中高赖、月汤的锂含量为0.92mg/L、0.93mg/L,接近命名标准1mg/L;按习惯性医疗分,有氡泉1处,土类泉1处,重曹泉2处,单纯温泉3处。另外,高赖、月汤泉的偏硅酸和锶、锂含量分别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界限指标。

3.4 温泉群出露的地貌和岩性特征

清流温泉群,出露区均位于山间沟谷凹地、河谷阶地、漫滩等当地地势最低处,一般相对高度>100m。地形高处的地下水与地形低处的地下水之间,形成静水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地下水在低处溢出,形成泉水。清流温泉群均多从第四系中溢出,其周围也均有花岗岩体,并且温泉的水化学类型与岩体相关。温泉群所在位置大部分均发育张扭性断层,高赖、月汤、苦竹坑、塘州四个温泉群均出露于NE向张扭性断层,邱元、余朋温泉群出露于NW向张扭性断层。

3.5 温泉群周围生态景观环境特征

清流温泉群出露区域多为沟谷、河谷内,生态环境原始性好,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对开展温泉型科普、旅游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4 清流温泉群成因探讨

清流温泉群,分布区处于永安—清流环状构造带边缘内,属区域热异常带。清流大地热流值为1.637HFU(68.538mW/m2),高于全球平均值1.5HFU(62.8mW/m2),显示了本区深部存在着热源隆起异常。该热源异常区与区域性断裂、构造密切相关。

4.1 区域性断裂

温泉群处于NE向深断裂带中,该断裂生成时代早,活动历史长,断裂带硅化强烈,近期仍有活动,距温泉约10km处有第四纪更新世基性火山喷发,其岩浆来源推测为上、中地幔,可见该构造为深大断裂[6]。由一系列次级NE向断裂组成的该断裂带,切穿了深部热源,成为热流上升的导热通道。在地貌上形成山岭、谷地。

NW向的清流——安溪大断裂带发育规模相对较浅,横切了NE向断裂,在地形上较NE向较高,是浅部地下水的运移通道。在温泉出露区NW与NE向浦城—武平大断裂的次级林畲—供坊断裂、嵩溪—黑坊断裂和嵩口坪—铜盘断裂交汇,交汇处岩体破碎。在地貌上形成山间洼地、盆地,并构成了水热循环系统的介质和出露条件。

4.2 推覆构造

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波及面广,西至武夷山、东至戴云山的广大地区都有表现,并以冲断推覆为主[7~9]。依据地质块体的变形特征和相互间的接触关系,从东至西可划分为不同的构造表现形式:东部逆冲推覆带、中部逆冲褶皱带和西部挤压推覆带,清流为闽西地区部分,属中部逆冲褶皱带。

在清流县九龙湖一带的浅层褶皱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发育在燕山早期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的原地岩系中,发生在原地岩系倒转背向形褶皱拆离构造的薄弱带(接合部)。它是背向形褶皱拆离构造受挤压应力作用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其中断裂倾向北西,倾角平缓,与上覆中深层逆冲断裂呈锐角相交,并与原地岩系中的大型倒转向形平卧褶皱的拆离构造三者一起组成“π”型构造组合模式,该种模式在余朋地区发育明显(图3)。受“π”型构造的影响,区内发育余朋温泉群。在闽西南地区这种构造组合模式可能具较普遍的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工作证实。

4.3 新构造运动

清流新构造运动主要受喜马拉雅运动控制,基本上与全省(福建省)同步[4],在清流具有一定的特点。

(1)新构造是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图3 清流余朋温泉群一带的推覆构造剖面示意

在构造方向上具有继承性,而运动的性质则随阶段的发展而变化。地壳运动方向以垂直运动为主,断裂及其伴生的断块差异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上升为总趋势。地壳运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即自西向东的横向差异和自北而南的纵向差异,自晚更新世开始,清流地区的地壳运动强度,较福建沿海等区有减弱的特点。

(2)断裂和断块活动控制了清流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清流处戴云山至武夷山之间,清流区间小盆地主要受NNE-SSW、NE-SW断裂控制,其长轴多呈NNE-SSW、NE-SW,这些盆地在第四纪后期多数已处于稳定状态。

(3)新构造运动时期,清流地区地壳下部能量释放比较强烈,主要表现在温泉地热。清流温泉群处于永安-清流地热环状构造之内环西北边界上,现代大地测量是处于上升区,这种上升与地壳深部的岩浆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林畲等地分布的较多的第四纪玄武岩即是这种活动的证据。该地热构造环带,面积达14472km2,分布有温泉28处,是福建省主要的地热资源分布区。清流温泉群最高泉温90℃,温泉点的出露和排列的方向,与清流最发育的NE-SW和NW-SE及NNW向活动断裂基本一致。

5 结语

综上,福建清流地区受区域性断裂以及构造运动的多重影响,发育了呈带状分布的温泉群景观。清流温泉群涵盖了低、中、中高、高四种类型的温泉,水质优良,医疗价值较高,与周边环境搭配,形成优美的温泉景观区。当前清流温泉群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予以保护与开发,作为福建省温泉旅游区的重要组分,清流温泉群宜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从科普与休闲的角度适度挖掘其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永金,陈明光.福建温泉的特点及其热源、成因的探讨[J].福建地质,1999(3):39~45.

[2]林 东.闽台温泉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44~147.

[3]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6(3):119~123.

[4]林明水,谢红彬.新构造运动背景下福建省主要旅游资源空间契合及特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5):6~11.

[5]韦德光,揭育金,黄廷淦.福建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7(2):51~59.

[6]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清流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福州: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

[7]陶建华,陈福龙.福建推覆构造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3):259~263,285.

[8]关玉祥,杨添水.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J].福建地质,1994(4):248~277.

[9]张 旭,张 达,谭捍东,等.闽西南推覆构造控矿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6):1243~1251.

[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清流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专项研究报告[R].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成因分析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有关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