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滔滔赤水河源头的昭通镇雄县,有一位多年战斗在打击黑恶势力最前沿的勇士,听到他的名字,黑恶势力闻风丧胆,而普通老百姓则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
他的名字叫袁峰,让袁峰一举成名的是2005年轰动全国的“6.04”大案。当时,镇雄县南大街街心花园发生一起杀人案,专案组仅用一天时间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在进一步侦办中,民警发现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黑恶势力团伙,许多线索直接指向镇雄县林业公安科民警范泽忠,此案很快成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以“6.04”为代号的镇雄县公安局“打黑除恶”办公室正式成立,袁峰和战友们接下了这项艰苦的工程。
提及范泽忠,镇雄的干部、群众并不陌生,他身为警察,却在社会上带有几百号弟兄,以心狠手辣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人称“范二哥”,在镇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网络关系。范泽忠作为一名“黑社会老大”,他的警察身份极为特殊,而且,县城警察系统里的大多数人都认识他,公安机关要对这样一个人的犯罪事实进行侦察取证,保密就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时任组长的袁峰带领专案组,整个过程都是秘密进行的,就连公安局内部与专案无关的人员都无从知晓。公安局内一幢两层楼的办公室里,有一间办公室,房间不大,也没有门牌,前后两扇窗全部装着密密麻麻的钢筋。这间办公室摆着三张桌子,办公设备也很简陋,很少有人知道这间屋子就是镇雄县公安局的“打黑除恶”办公室,袁峰和他的同事每天就在这里办公。
“6.04”案发时,群众对范泽忠的举报线索已很多,但此案非同一般,所涉及到的罪犯带有黑社会性质。袁峰他们对受害人家属的取证都十分艰难,受害人家属虽已失去了亲人,对那些恶贯满盈的黑恶势力虽然痛恨在心,但却害怕再遭报复不敢作证。专案组到一位受害人家里取证,第一次就吃了闭门羹。袁峰他们只好坐在受害人家属门前耐心等待,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反复沟通,以至于对方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就直接挂机。三天时间过去了,专案组终于说动了受害人家属,他们眼含热泪,把专案组请进了屋里。
就这样,袁峰和他的同事们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历时一年,足迹踏遍上海、广东、浙江、贵州、重庆、四川、昆明和本县20多个乡镇,行程3万余公里,调查取证7000页,卷宗一米多厚,将这个涉黑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抓获黑社会组织成员56人,主犯范泽忠一审被判处死刑。
从此,袁峰担起了“打黑除恶”的重任,一股股黑恶势力土崩瓦解,一个又一个重大案件成功告破,那些被袁峰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也说:“栽在你袁队长手里,我口服心服。”
可在荣誉的背后,袁峰面对的是生与死的较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流过血,甚至差点付出生命。接到恐吓电话、受到威胁更是家常便饭,但他常常鼓励战友们:“我们干刑警的,能摊上这样的案子,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为了我们和亲人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家乡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我们决不心慈手软。”
袁峰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家里由妻子一人料理,他的妻子没有工作,除了他的工资,家里没有其他的收入。妻子想做点生意,他坚决反对,认为干这一行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不小心还会让人从妻子身上找到突破口,影响到他办案。自担任“打黑除恶”办主任以来,给袁峰送礼的人很多,但他“水火不进”,不给任何人机会。一次他患病住院,有个好友前往看望,趁他不备,用纸包了一万元塞到他的被子里走了。后来袁峰想起,这位朋友曾经让他关照一个人,而那人涉及到他正在查办的一个案子。他没直接找朋友,而是以工作的名义将涉案人都通知到办公室,叫对方把钱拿了回去。
袁峰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一个优秀的刑侦员,就像一个足球运动员,踢进了一个球就应该有踢进第二球的冲动。
时代风采201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