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凯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根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截止到2013年4 月25 日,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67.84 万km,比上年末增加11.44 万km。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55%;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7.43%,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6%,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25 个和2.42 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同时农民收入逐渐增多,农村地区的机动车拥有量也随之提高,但相应的交通安全措施却没有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改善,这导致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越加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公路安全问题统计特征和农村公路道路条件特征,提出了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图1 2002~2013年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统计
由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安部网站及中国交通技术网公布的的事故信息整理后得图1,从图1 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
(1)2002~2007年,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共81 起,占这一时期全国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32.66%,年均13.5 起。且这6年里每年的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波动明显,这是因为如果某年发生多起较大的交通事故,相关管理部门就会加大执法力度,改善局部行驶条件,下一年的事故率随之下降,一段时间后,管理力度就会下降,行驶环境变差,事故率也随之上升。
(2)2008~2010年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共22 起,占这3年全国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25.29%,事故占比相较于前6年有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前6年农村地区一再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促使各地执法部门、当地居民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更加重视,促使农村地区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没有出现反弹迹象。
(3)2011~2013年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共21 起,占这3年全国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30.88%,事故占比相较于前3年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这主要是因为2011年实施了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2013年实施了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两者对酒驾、醉驾、超速、闯红灯、没按标志规定避让行人等威胁交通安全的行为做了更加严厉的处罚,酒驾可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但农村地区很少有红绿灯和避让行人标志,同时因为警力有限,在农村地区的执法人员的数量和密度都远低于城市地区,因此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实施,对农村地区影响不大,但对城区道路和高速道路影响显著,这三年特别是2013年全国的特大交通事故数下降明显,但农村地区的特大交通事故数几乎没有受到影响。2013年农村地区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0%,这一比例为2002年以来最高,在全国特大交通事故数因新交规的实施而明显下降的大背景下,这凸显了农村地区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
2005~2010年我国农村交通事故统计如表1 所示。
表1 2005~2010年我国农村交通事故统计
从表1 中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公路事故起数和农村公路事故死亡人数是逐年下降的,但其对应的比例却是逐年上升的。这是因为相对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农村道路缺乏相应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交通安全总体状况的改善情况不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下降较慢。
根据调研,高达80%的造成死亡的农村公路事故可分为三类:单车事故,正面碰撞和交叉口碰撞。单车事故大约占农村公路事故的35%以上,这种类型的事故是最常见的,因为能导致事故的三个要素(驾驶员行为,车辆状况,道路环境)都有助于此类事故的发生。正面碰撞占农村公路死亡事故总数的近25%。驾驶员行为和道路环境是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因素。交叉口碰撞在所有致命的农村公路交通事故中占20%。同样,驾驶员行为和道路环境是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因素。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分散在整个农村公路网,这是因为农村公路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大大有助于事故的发生。由于各地的的建设渊源、财政条件不同,农村公路的设计、建设标准差别较大,同一地区的县道和乡道、村道建设标准也差别较大。这就要求驾驶员要根据不同的路况频繁更换行驶速度,从而提高了人为错误的机会,导致事故的风险较高。
在农村公路上一般没有划分专门的车道,农用车、小汽车、摩托车、重型卡车、自行车等多种车辆混行,极大地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在急弯路段上行驶,车辆易失控,且急弯路段一般视距不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根据实际经验,平曲线半径R 小于下列数值的农村公路路段需要进行安全改造。
单个急弯:
运行速度40 km/h,R <60 m;
运行速度30 km/h,R <30 m;
运行速度20 km/h,R <15 m。
连续急弯: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的平曲线路段相连,且这些路段的平曲线半径R 和各平曲线路段之间的距离L小于下列数值的路段。运行速度40 km/h,R <60 m,L <80 m;运行速度30 km/h,R <30 m,L <60 m;运行速度20 km/h,R <15 m,L <40 m。
汽车上坡时,如果牵引力不足,车辆会下滑,易导致事故,另外在坡度较大的情况下,还存在视距问题,在接近坡顶时看不到对面的交通状况,增加了危险性。
汽车下坡时,汽车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车辆会自主下滑且速度越来越大,有的驾驶员为了节油,采取熄火滑行的方法,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来不及采取应急措施,车辆失去控制,造成交通事故。
农村公路建设中坡度不能超过安全限定值,满足表2 中数值条件的陡坡路段需要进行安全改造。
表2 农村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界定
在某些农村公路中有一些路侧危险路段,如临水路段、临崖路段。这些路段危险性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经常会发生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在交叉口处,由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汇合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而且,在交叉口处驾驶员面临复杂的路径选择、速度控制、行驶方式选择等问题,而且驾驶员必须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和短的时间内连续完成所预期的操作。如果交叉口的设计较为模糊或复杂则会引起运行和安全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机动车驾驶员,而且还影响到行人和骑自行车者。
桥梁建设资金的缺乏和对已建成桥梁的养护管理不善导致我国农村公路网中存有大量的危桥,其中部分为20 世纪60、70年代建立的砖桥、拱桥,这些危桥成为农村公路网中突出的交通隐患。
农村公路等级一般较低,对视距要求不高,且农村公路上经常有人在道路边缘放一些堆积物。这些堆积物经常会影响行车视距。因此会车视距L 小于下列长度的路段需要进行安全改造。
运行速度40 km/h,L <80 m;
运行速度30 km/h,L <60 m;
运行速度20 km/h,L <40 m。
我国地形复杂,建立一个完全统一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不现实,可以分别针对不同地形、不同地区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标准,提高农村公路网组成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对危险路段进行安全改造,例如在危险路段增加相关标志标线,对于一些传达信息不够全面的标志,可以利用增加辅助标志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对在平原地区的危险路段增加路肩宽度,山区则加装防护栏杆;在坡道上修建一定长度的块石或鹅卵石路面,降低车速;对交通量大、交通流向复杂的路口进行渠化;有条件的地区要在危险路段区域安装夜间照明装置。
在危险路段配备红绿灯、监控摄像头、测速仪等信息控制装置,并结合交通执法惩罚措施,可以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农村公路范围广,里程长,而参与交通执法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有限的。因此应组织执法人员针对危险路段进行分时段的重点执法,对重点车辆和违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预算中划拨一定数额的农村公路安全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立对业务水平优秀的交通执法人员及交通素质高的普通公民的奖励制度,提升公众遵守交通安全的积极性。
长期坚持开展广泛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急救培训的活动,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并提高农村公路事故现场的救治水平,减少人员伤亡。要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发放交通安全教育画册,制作突出交通安全主题的小品、歌曲、视频等在电视、网络上播放。
[1]刘建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亟待加强[J].运输经理世界,2011,(10).
[2]王晓.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和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3]吴京梅,陈瑜.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4]赵毅,颜海,张庆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