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2015-08-05 03:37:00郭广芹周文静李淑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卫生科室

郭广芹 周文静 李淑真

郭广芹:女,本科,主管护师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课题。PDCA 循环管理模式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我院于2013年7月将PDCA 循环管理应用到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8 名,为我院19 个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5 名,男102 名,女153 名;医师97 名、护士、护工158 名;学历结构硕士7 名、本科88 名、大专102 名、中专及以下58 名;职称:高级职称37 名,中级职称96 名,初级职称及以下122 名。对照组243 名,男98名,女145 名;医师95 名,护士、护工148 名;学历结构:硕士6名,本科85 名,大专100 名,中专及以下52 名;职称:高级职称35 名,中级职称94 名,初级职称及以下114 名。两组医务人员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PDCA 管理方法 PDCA 循环又名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1.2.1 P(plan),分析现状,制定计划

1.2.1.1 组织手卫生管理专项检查,掌握现状 对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2](2012版)要求,检查各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手卫生耗材供给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组织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院感染兼职人员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大家对手卫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手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的原因。

1.2.1.2 存在问题 (1)科室领导认识不足。部分科室领导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对手卫生耗材如皂液、手消毒剂、干手纸巾的配给量不足,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科室的诊疗区为陈旧、锈蚀的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池数量不足,肥皂、皂液保存方法各异,未配备干手设备,无干手纸巾盒;护理车、病历车进入病房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未安装盛放手消毒剂的挂篮。(3)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低,洗手依从性差。

1.2.1.3 制定计划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手卫生管理目标及检查标准,并将目标计划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目标包括:制定科室手卫生设施的标准要求并限期达标;实现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率的不断提高直到达标。

1.2.2 D(do),执行措施,执行计划

1.2.2.1 改变科室领导观念 加强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监管力度。首先使科室领导认识到做好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手卫生管理中的责任,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模范执行相关要求,切实起到榜样作用。认真组织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结合手卫生管理目标,对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科室评优、奖惩相结合。将手卫生管理纳入质量考核体系,从经济管理上对手卫生管理进行干预。

1.2.2.2 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规范的掌握和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科与科室互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张贴上墙,制作手卫生展板,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活动,组织青年医务人员自编自演手卫生歌谣舞蹈等,通过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正确洗手的视频,安装六步洗手、外科手消毒流程视图,在医务人员的可视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手卫生宣传氛围。

1.2.2.3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调查发现,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差,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技术低下。为此,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了手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力度,首先利用医院大会议室进行分批分期知识培训。其次,由科室挑选一批接受能力较强、善于表达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由该批人员对科室人员逐一进行培训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例如,对手术科室的人员,重点进行外科手消毒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行管后勤人员重点进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训,对卫生保洁人员,由于其知识水平较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有限,则更注重手把手的示范培训。

1.3 C(cheek),检查、监督措施执行情况 有效监督是保障措施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下科室督导检查,通过考试提问,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现场查看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走访调查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用品的反馈意见,跟踪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手卫生管理的监管 情况,调取其手卫生耗材支出情况及是否与工作量相匹配,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将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奖优罚劣,以利于工作的改进。

1.4 A(action),处理反馈,总结提高 以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为终极目标,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手卫生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各科室手卫生耗材的使用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对影响手卫生执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提供更加完善的改进措施。

1.5 观察指标 PDCA 执行6 个月后,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所规定的六步洗手标准且生物细菌检测菌≤10 cfu/cm2为手卫生依从性合格[3]。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6 个月后两组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比较(名)

3 讨 论

手卫生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颁布实施后,我院对手卫生的管理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理念进行管理,通过不断地计划- 实施- 检查-处理,一环紧扣一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得到持续提高,而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标准,同时使手卫生的管理质量始终处于一个良性循环[4]。

观察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及其潜在危险缺乏足够认识,重自身防护,轻标准预防。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不当比知识的缺乏更重要,更难以解决,更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5]。通过开展手卫生指征、时机的专项密集培训与考核,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手卫生依从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运用PDCA 循环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从以往重视“检查结果”的管理到“产生结果过程和原因”的管理[6],探究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教育考核的同时,强化管理责任,保证手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及手卫生耗材的足量配给,通过多方位的干预措施,改变医务人员的认知和行为。

总之,PDCA 循环管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遵循PDCA 管理程序,分析手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步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医务人员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手卫生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1]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WS/T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卫生部医官司.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

[3]胡必杰,陆 群,刘 滨,等.手卫生最佳之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

[4]应莲琴,谢清华,褚江洪,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9):1842-1844.

[5]鲜于云艳,喻 珊.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78-280.

[6]曹 斌,黄立钊,王文爱,等.PDCA 循环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2(20):4577-4579.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卫生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医学与法学(2020年3期)2020-09-18 09:21:28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卫生与健康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