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起步
创业家的起步,是顺势而生,顺其自然的事情,满足于自己的不甘 – 不甘于平庸,不甘于现状。马德龙认为自己的创业更象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太大的勇气。或许可以这么说,马德龙的人生 - 北邮的工艺设计专业背景、腾讯和百度的工作经历,就是为创业准备的。
刘敏点评:创业者认为自己是为创业所生,才是最佳的创业者。
刘敏:德龙,你好!上次在北邮新年论坛一起做嘉宾,当时听到你谈到成功创业的观点以及3W咖啡和拉勾网的成功之处,感概很多,感觉你对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想得很清楚。所以创业家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素质这个访谈,第一个访的就是你。
先问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你是什么情况下选择创业的?
马德龙:观点:创业家一定是有野心的,不甘于平庸,不甘于现状。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之前看过一本书,有个说法:思想的形成,思想像光线一样,出来就会折射,折射的次数和点,产生各种各样的交集,就会对你有很多的触发。
创业家一定是有野心的,不甘于平庸,不甘于现状,所以一定会成功,另外就是时代发展形成的各种机遇,被时代不停的推动,大势已经这样了,而我们正好在这个势头上,又是顶尖的那些人,我们不去创业,谁去创业呢?所以总结起来,创业的动机还是源于内心的不甘于平庸和时代的促成。我在腾讯呆了2年,做QQ的交互设计,属于产品的用户体验,在百度也是做类似的工作。所以,我在腾讯的第一天开始,就对自己说早晚有一天要出来创业,要自己干,但是不是今天。所以后来不论是在百度,还是哪里,都有这样一种想法。
刘敏:有种说法,纯的技术人员比较难成为创业团队的老大,一般都是做营销或者运营的人在承担,你是怎么看的?你当初创业的信心来自于什么?
马德龙:观点:产品应该是老大,创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认为产品应该是老大,技术是老二,市场是老三。我认为应该是这样一种搭配,投资人也会更认可这样的组合。对我来说,创业并没有说,我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而一直在酝酿,有了创业的时机,就开始做了,更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2、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业的困难只是一时的,创业企业会有很大的发展,这样的信念是创业者最强的东西。内心对事情认同,对自己价值的认同,真正有野心的人,会很信任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是能成功的。
刘敏点评:价值认同、信任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刘敏:德龙,你第一个创业是3W咖啡厅,如果是经验很多的人,未必敢冒然进入。
马德龙:是啊,当初3W咖啡厅,纯属想跟朋友弄点事情做,就张罗起来了,后来发现也不是这么容易,需要自己去搭建团队。
我是发起人,当时跟单单(许单单)也不熟,就是腾讯的同事,单单的成名跟3W是同步的。我们酝酿3W的时候还没有CK,但CK开业要比我们早些,我们是10年11月开始张罗,11年的8月6日正式开业。现在27天就可以开家新店,我们目前有5家分店,一家在北京,两家在深圳,一家在广州,一家在东莞。(刘敏: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碰到一起创业的呢?)我们其实就是看大家的热情程度,有兴趣的就可以一起参与,最高峰有14个人,但后来发现人有点多了,而且每个人投入在这件事上还是业余的状态,也容易影响专业度,这个事情也决定必须要做下去,后来决定公司化,三个人全职做,分别负责活动,产品和设计。(刘:全职压力很大吧?)全职确实压力很大,开始我们3个不拿钱,后来拿了近2年每月5000元的工资。
刘敏:这种情况,很需要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会觉得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呢?
马德龙:一定会好的,心里有这个信念,认为3W创业一定能成功,虽然在做3W的时候也会有那么几天觉得前景渺茫,但99%的时间自己是非常非常认同这件事情,3W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这样的信念是创业者最强的东西。所以,创业家就是:我自己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能赚多少钱。
刘敏:3W运营了多长时间,发现自己的心中的信念已经变为现实了?
马德龙:目前还没有。不过现在已经盈亏平衡了,能养活自己了,3W也融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刘敏:咖啡馆经营的过程中,经营管理知识占的分量大么?
马德龙:专业的管理模块还是会请专业人来管理。
刘敏:个人的决策是怎么形成的?
马德龙:试错型的决策,只对咖啡品质有要求。
刘敏:低谷的时候,怎么去坚持?
马德龙:内心对事情认同,对自己价值的认同,真正有野心的人,会很信任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是能成功的。
刘敏:我们访谈下来,看到德龙你的背景里对创业的成功的影响,会有这样几个因素可以总结下,早期的两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背景,包括北邮的教育背景,都会让你感觉到自己在互联网行业创业一定是成功的那批人,因此你对于目前创业的风险其实是分析过的,权衡过的。
马德龙:我们当时就做了一个判断,失败就是在这两、三年,但出去拿的薪水也一定比现在高,创业的过程是能提高你的视野和能力的。
刘敏:所以你就不怕失败,可以拿出三年的时间去尝试。怎么做,对自己其实都是有利的。
马德龙:是啊,给别人拼一下,不如给自己拼一下。
刘敏:有创业家思维的人是这样的,可以把以后的成功折算成对现在的价值。
马德龙:是这样,创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鼠目寸光的人坚持不到最后。
刘敏:企业家资源的整合和对接,一定会跨越出个体,排除小我,然后就会跨越出组织,不会简单的只在一个企业去测算他的得失,比如去承认企业流失的人对于你企业带来的贡献,这些人再带给你的价值已经延生到企业之外了,他不是你的客户就是你的合作伙伴,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去帮助你,宣传企业的口碑和品牌。
马德龙:是的,是这样。
3、整合资源能力
价值的认同,这是共事的基础,形成契约精神的基础。
刘敏点评:价值观一致是人员整合的基础。
刘敏:拉勾网有选别的合伙人,创业想法是怎么来的?
马德龙:还是我们三个,在3W做了一年之后,就觉得应该要策划网络型的产品,3W是一个天然的关系网,在这个基础上应该继续发挥、发散。(刘敏:想法是什么时候开始)11年年底就开始构思,12年3月份开始确定要做,又酝酿了1年。不能再拖了,在拖就没有机会了,时间窗口就过去了。
刘敏:我也发现,你们也拉了一些像徐小平这种大咖进来,怎么吸引这样的前辈来支持你们的?
马德龙:他是我们3W的投资人,还没有投资拉勾。吸引他们,关键还是对事情价值的认同,吸引员工也是一样的。自己对别人也是这样,都摆脱不了价值的认同,这是共事的基础,形成契约精神的基础。
刘敏:目前员工多少人了?
马德龙:拉勾100多,3W100多人,包括3W下的猎头、孵化器、传媒和基金公司等,一共有300多人。
刘敏:这些团队都是独立的么,这些领导人怎么来的?
马德龙:都独立了,3W也是一个小集团了。领导人主要还是靠朋友、猎头来找,他们都是各个团队的创始人。
刘敏:选择这些合伙人的标准是什么?
马德龙:首先是投缘吧,第二个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对行业的看法和理解,就足够了。
刘敏:需要他有相关的经验么?
马德龙:跟他原有的经验没有太多关系,进入我们这个体系,很多事物都很新,没有办法照搬经验,所以他的世界观、行业的格局是要独立的,要有自己的观念。
刘敏:你是一个创业的事业,但这些合伙人可能之前从事的职业就比较不错,薪水也高,在创业团队他们也会要求较高的薪资水平么?如果不能给予,用什么来吸引他们?
马德龙:不会,上来就要求高薪的,也不会选择,还是以未来的长期收益来吸引他们。创业的机会就是让你自己做老大,是决策人,收益一定会比给别人打工更客观,如果自己都没有这样的信心和魄力,那就不要来创业了。
刘敏:看来,你选人经验也很丰富,判断人会有一些什么方法?比如看他以前的工作经验和年龄之类的。
马德龙:也没用,我们其实也招错了很多人。原有行业可以帮助他形成一定的思维,但他也会有自己本质的思维,所以判断人关键还是要看这些本质的思维。你只要能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体现出来。
刘敏:那怎么去看他的本质思维?
马德龙:了解他对一般事情的判断逻辑性,是否有阴暗面,是否周全缜密。至于年龄段,需要分事情,新的管理者还是希望有点资历。75年前的人不建议用,他们接触工作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对互联网、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有一定差距。世界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后辈的人对开发世界观的理解也会更开放,像90后、00后的思维,相信他们的思维、观念会更开阔。人的思想就像放射出来的射线,会碰到无数的小颗粒,这都会影响他们思维的形成。
4、创业家素质总结
创业家需要特殊的素质,首先是深度思考和善于思考,具有格局观,又有很强的行动力。有思考深度的人未必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思考深度的,没有思维深度一定不会成功,如果他没有思考的深度,他无法驾驭公司,促进公司发展。
刘敏点评:布局和行动同时重要,同时具备,方可成就大业。
刘敏:你碰到的创业家也很多了,能总结下成功的创业家的素质是什么样的么?
马德龙:都是深度思考、善于思考的人。
刘敏:但创业是需要行动力的,深度思考会影响行动力么?
马德龙:有思考深度的人未必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思考深度的,没有思维深度一定不会成功,如果他没有思考的深度,他无法驾驭公司,促进公司发展。
刘敏:所以成功的创业家一定是善于思考,同时也有很强的行动力。一些成功的人,类似于马云、雷军,他们为什么还能驾驭那些思维、行动都很出色的人?
马德龙:这个能力我也在学习中,创始人还是要有足够的心态去解决问题,相信问题就一定会被解决,这家公司的瓶颈不能仅仅是创始人的瓶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去驱动、放权给比自己能更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看到那么重。
刘敏:所以这个创业家的格局观很重要。老大是能出让自己的利益,来赢得更多人的追随。我们在研究创业家时有些素质,有先动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竞争积极性和自主性,你怎么看这些素质?
马德龙:都挺认同的。
刘敏: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还增加了凝聚力。
马德龙:凝聚力更应该是种结果,凝聚力是因为你具备一些很好的素质,比如说你具有的视野、冒险精神,就会产生凝聚力。
刘敏:真正做专业事情的时候,可以整合专业人去做,创始人并不一定要很综合,只要我可以把一件事做的很极致,可以不会销售、营销,这个观点是以发挥人的优势、长项为导向,而不是去补人的短板,你会怎么看?
马德龙:创始人对一个公司来说也不能太缺短板。
刘敏:对于知识、技能和素质,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别人或者学习来弥补,但是创业的素质是不是必须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补缺来塑造么?创业以后你觉得自己的的性格有变化么?
马德龙:会有一些变化,会更狠些,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决策会更理性,不被人情困扰。
刘敏:其他的方面呢?
马德龙:有能力的提高,会去找别人咨询,回来试错,不断思考怎么解决。近些年也在恶补一些思想和知识,读了很多的书。
5、对创业家测评的讨论
刘敏:对于创业家测评,有建议么?可以帮助类似政府资金,孵化基地,创业公社等来提高对创业家创业能力的评价。
马德龙:创业家不是一个学问,是个经验,所以可以通过跟一些大的投资机构聊天沟通,听他们的总结,反而更容易获取一些判断创业能否成功的要素。
刘敏:现在测评有几种方法,有通过做题来评价的测评题。还有游戏通关题,通过一个经营过程,把决策的知识点放进去,来了解他的创业能力,对于自己不确认创业能力的人是不是会有帮助?
马德龙:当自己去咨询别人“我是不是能够创业”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想创业了。问的时候,只是想更多地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有不足,自己要想办法弥补。
刘敏:测评的功能主要是通过量化一些指标,来明确被测人的优劣势,有明显劣势的人,是需要谨慎的。
马德龙:是这样,我们招人时,如果对这个人会犹豫,通常也就是说明这个人不合适,一定有某项是不太合适的。
周:我们创业家的测评会起校标的作用,如果创业家看到这些校标确实是有意义,你觉得创业家对这样的测评会不会更感兴趣?
马德龙:创业家是会不停地修正自己的,会因为外在的评价来修正的。修正的方向是否正确,也要看外界对他的提示、暗示是否正确。创业家的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成功的,创业家这个群体,还是更需要通过经验来看。
刘敏:创业家这个群体是会存在共同的特质,但这个特质一定不是性格上的。最近我们对绩优和一般人员分别进行调研,是否适合这个岗位跟他的星座、血性,甚至性格都无关,最终取决的还是他的服务能力,而能力是后天可以培养和提升的。当你去承担这个岗位角色的时候,是需要你去摈弃自己的一些诉求。
马德龙:对于一些大的企业家,个性的特质会比较特殊,而对于中小企业家这种大的群体,去研究是比较有意义,也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
刘敏:创业家另一个评估要素是动机,需要强大的自我驱动能力,我的博士论文是针对知识型创业家群体的研究,比如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小的家庭背景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父母的职业和价值观对他们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坚持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专业服务来服务他人、影响他人,是他们的职业观。
马德龙:所以一个人的成就跟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关性很高。
刘敏:另外创业家的格局,就如你说的,他们并不看重个人的财富累积,他们更关心自己能够影响到多少人。
马德龙:创业家在前期的还是要先做资本的累积。
刘敏:我们现在有开发一套管理层的题,有些素质我还觉得自己挺强的,但测下来的结果分没有我预期的高。
马德龙:最近我们也在反思管理层的问题,同样一件事从结果上来看都是一样的,几乎看不出区别,但延生到两年三年以后,就能看到非常大的区别,但企业又不可能给这么多的时间去考量,对于这些未知的变化,这些很微妙的变化,如何有效的发现、纠正并信服,对我们来说现在是个问题。
刘敏:在互联网早期,给一家公司做过管理研讨会,当一家企业到一定规模时候,管理人员太多,就容易产生不统一,他们在一家酒店用三天的时间,让这些人参与讨论公司需要决策的所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帮他们梳理了公司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帮他们判断哪些管理人员可以继续留任,哪些管理人员是不适合这家企业的。
马德龙:我们现在也在做这个事情,公开公司的一些事情,让他们参与讨论,发现不合适的就会让他们离开。
刘敏: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步梳理了企业的价值观的延续,企业的规范、规则等等。感谢德龙接受我们的访谈,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
马德龙:也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