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婷
摘要:英国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小世界》刻画了一群以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为名环游世界、贪图享乐、消费学术的伪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小世界》中伪知识分子形象的剖析,力图把握传统知识分子与当代消费社会下的伪知识分子之间的根本性差异。作家在《小世界》最后一章借主人公柏斯发出的诘问道出刻画这一群伪知识分子的根本意图,表达了对复归知识分子形象的渴望——作为知识分子要敢于批判,有思辨意识,要有战权威的勇气。
关键词:戴维·洛奇;小世界;伪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118-03
知识分子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传统的知识分子是特定领域的话语权掌握者,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敢于批判和革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知识在消费社会中扭曲异化成为一种“消费品”,而知识分子也沦为消费知识的“知识消费者”,一帮伪知识分子应运而生。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代表作《小世界》以其幽默的笔调刻画出了这样一批典型的后现代的“知识消费者”,他们借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追名逐利。戴维·洛奇用犀利的笔锋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的知识分子形象,讽刺了后现代知识分子的工于物质利益追求及其庸俗贪婪。在洛奇看来,当代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学院派知识分子为了物质而学术,与西方传统的具有批判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大相径庭。
一、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来自西方。据一些学者考证,欧洲有关知识分子的概念有两个,就现行较常用的英文来说,一个是intelligentsia,另一个是intellectual。前一个词来自俄国,1860年由俄国作家波波里金①[1](Boborykin)提出,专指19世纪30到40年代把德国哲学引进俄国的一小圈人物。“知识分子”是指一群受过相当教育、对现状持批判态度和反抗精神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形成一个独特的阶层。后者则是法国一些学者从前述的“德雷福斯”事件②[2]后开始广泛使用,这个词专指一群在科学或学术上杰出的作家、教授及艺术家,他们批判政治,成为当时社会意识的中心[3]。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不胜枚举,总的概括起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话语权掌握者。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公众以及‘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4]知识分子是知识的拥有者,同样是各个领域话语权的掌握者。他们应当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以其新发现、新发明和新创造改变世界的人。
第二,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若只是关在书房或者实验室致力于自己的领域突破,而对社会变革以及人类发展漠不关心,这样的人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学者,而非知识分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是关怀人类社会进步,以自己的创造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发展,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三,“为思想生活”,有批判精神。刘易斯·科塞是这样定义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为思想而活,而非靠思想生活。”他认为,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也是意识形态的启蒙者。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他们总是可以最先察觉社会的弊病,敢于批判,为了追求真理可以不计代价。
二、形象颠覆:《小世界》中的伪知识分子的三个典型代表在《小世界》这本书中,戴维·洛奇以他独特的英国幽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英国知识分子形象。戴维·洛奇指出:“过去,如果你想让人们嘲笑教授,你得把他们描写成凸眼的知识分子,如此地偏离现实世界,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并说着一些让人听不懂的废话。今天……心不在焉的教授形象已经被一群举止文雅的人所代替……新一代带有喜剧色彩的教授,不再从纷繁的现实世界隐退,而是过多地投身于这个世界。他渴望得到一大笔钱,开着赛车,探求授予各种职位,并为得到爱、奢华和名誉而奔赴一个又一个的会议。”[5]他的《小世界》正是对这一现象的现实写照。
洛奇笔下的学者们却颠覆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定义,和真正的知识分子们大相径庭。在《小世界》中,一群各个领域的学者乘坐喷气式飞机,来往于世界各地,为着各自的目的奔波于各式各样的学术会议,成为世界这一环球大学的环球学者。他们或是追求性爱狂欢和物质享受,或是追求名利地位,或是天真地追求浪漫爱情,这些伪知识分子在这所环球大学流动着、漂浮着、游离着,寻求着自己的学术目的。
1典型的享乐主义者——斯沃洛
故事是以在卢密奇大学召开的会议为开端的,这个会议简陋的食宿条件引发了与会者的种种抱怨。斯沃洛正是这个会议的组织者,卢密奇大学的文学系主任,他原先主办这个会议的目的是让卢密奇出名,最终证明是一个失败。斯沃洛在一次结束一个在意大利举办的会议后,在幸免于飞机事故后,与乔伊发展出了一段婚外情,甚至有了私生女。他与妻子希拉里的婚姻早已失去激情,貌离神合,同床异梦,与乔伊的重逢重燃了他对生活和爱情的激情。他假借学术会议的名义与乔伊偷欢。斯沃洛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他追求生活的激情,和学生桑德拉·迪克斯发生性丑闻,和乔伊不顾一切的婚外情甚至让他决定要抛弃自己的妻子。最后在耶路撒冷感染“恶疾”,乔伊因此离开了他,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希拉里的怀抱。
2典型的功利主义者——扎普
“扎普教授以学者、教授身份,利用学术研究基金,满世界飞来飞去,表面上是为学术交流,实际上却是为攫取联合国教科文文学评论主席职位,并乘机观光旅游,冒险猎艳。他应时地从“奥斯丁”研究转到“解构主义”研究;坐着出租车去“跑步”;在知识渊博的假面具下是浮躁而贫乏的心;他唯一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年薪最高的教授。”[6]扎普深谙这个环球大学的运行规则,他疯狂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以庸俗的理论引发噱头。在卢密奇会议上,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文本性如同脱衣舞》的庸俗理论,且将这篇论文稍作改动在世界其他会议上发表。他四处打听联合国教科文文学评论主席这一职位的候选人,最终以失败告终。
3典型的浪漫主义者——柏斯
如果说在《小世界》这个环球大学中还有一片净土的话,那便是柏斯了。这个典型的爱尔兰小伙初涉学术圈,卢密奇大学的会议是他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他邂逅了安吉丽卡,一个美丽的女研究生,从此就开始了他的环球逐爱历程。他循着安吉丽卡的足迹,由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的研讨会,但是他从无心于此,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安吉丽卡,可是他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永远无法触及他所追寻的对象。柏斯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从许多侧面可以看出,当解构主义在学术界风靡的时候,他却沉浸在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当学术圈中学者们在研讨会后的性爱狂欢中,他却特立独行地坚持“婚前不能有性行为”。安吉丽卡曾说:“你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家伙,柏斯。”[7]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学术圈,他就像个局外人,一步步在这个环球大学中迷失了自我。
三、知识异化下《小世界》中的伪知识分子的形象特征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储存于学者们头脑中的知识只是他们能够跻身学术圈的交换物品,是给他们带来名利等既得利益的筹码,因此也是他们消费的对象。这种知识的消费由于具有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的符号价值”[8],因此,“对其消费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真理的提升,而是为了彰显该知识消费者的社会地位”[9]。弗兰克·富里迪在其《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中指出知识分子异化来自内外两个维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形象的自我贬损,丧失批判立场,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特定人群利益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则是被社会抛弃,在社会生活中失去固有的中心地位,日益被边缘化。他认为,正是知识分子自身的庸人悲观主义态度和工具主义态度,造成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窘境[10]。
《小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构文学版本的微型消费社会。在其中,知识异化成了学者们追名逐利、工于物质享受的筹码,知识沦为获取金钱地位、物质享受的工具,学者们褪去了传统意义知识分子神圣的外衣,沦为消费知识的伪知识分子。
四、知识分子的复归
在戴维·洛奇笔下,《小世界》是一部学者传奇(Romance)。洛奇在小说开篇将学者们的研讨会比作中世纪基督徒的朝圣。由于喷气机的普及,使得学者们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整个世界变成一所环球大学,学者们像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在这所环球大学里幻想、幻灭、不断追寻、不断游荡。《小世界》主人公珀斯在最后一章说:“如果每一个人都同意你的观点,结果会怎么样?”这句话引起在场每一位学者的深思。这是洛奇以珀斯为信者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引发读者甚至是整个学术圈的深思:作为知识分子要敢于批判,有思辨意识和挑战权威的勇气。
在洛奇看来,当代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学院派知识分子为了物质而学术,与西方传统的具有批判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大相径庭。洛奇正是通过这样的讽刺来唤起知识分子骨血中的自由独立精神,承担起社会责任,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其最终目的是为重构知识分子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洛奇的著作可谓是学术界的一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注释:
①波波里金(Boborykin,1836—1921),俄国小说家,他是描写三十年来的俄国知识阶级生活的小说家。他的艺术常是精粹的,他的观察常是正确的,他的小说可以当作某时代的俄国知识阶级的思潮的真切而美好的图画。在俄国思想史上是极有价值的。他的作品最著名的有《经纪人山顶伐萨列·托根》等。
②德雷福斯事件与“知识分子”:1895年,犹太裔法国上尉德雷福斯因为莫须有的叛国罪被流放至荒岛。这起冤案激起了关于反犹主义的强烈争论,左拉、克雷孟梭和饶勒斯等都为之鸣冤,由此诞生了法国第一批“知识分子”。1906年7月12日,德雷福斯终于被平反。“德雷福斯案”暴露了当时法国司法界的种种陋习。1896年前后,犹太裔记者拉扎尔对该案的报道促使关注该案已久的埃米尔·左拉于11月25日在《费加罗报》上撰文声援德雷福斯。次年1月13日,军事法庭第二次宣判德雷福斯有罪后的第三天,左拉的《我控诉!》发表在《曙光报》头版,在知识界和政界引起一片哗然,30万份《曙光报》在几小时内抢购一空。“知识分子”这个词从此诞生。
参考文献:
[1]孙俍工.文艺辞典[M].上海:民智书局,1928:367.
[2]张羽.德雷福斯冤案平反100年“知识分子”诞生100年[N].文摘周报,2006-08-18(5).
[3]祁进玉.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323.
[4]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6.
[5]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7.
[6]金品卓.评戴维·洛奇作品《小世界》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学理论,2010,(32):210—211.
[7]戴维·洛奇.小世界[M].王家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8.
[8]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24.
[9]王菊丽,李洁平.论《小世界》中知识的消费与知识分子祛魅[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2):132—143.
[10]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