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
·健康生活:改良“癌症概率”
熬夜、吸烟、酗酒、吃宵夜……近20年来,我国肿瘤死亡率上升了29.24%,每年新发病例达220万人以上,在治患者600万人以上。“可以这么说,患癌约1/3与吸烟有关。1/3与饮食有关,1/3与感染和环境污染有关。”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不良生活习惯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主要诱因。
“防癌,首要的是必须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指出,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用生活方式来改良“癌症概率”。专家建议,健康人群首先要远离烟草,最好不要饮酒;要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腌制食物和盐的摄入量应当适度,每周食用红肉不得超过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如油炸排骨等。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因为过多的盐会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不吃发霉食品,少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炒菜时油不要放得太多,尽量少吃煎炸食物。平时注意饮水,一天需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母亲最好要对婴兒进行6个月母乳喂养。
运动,是防癌计划的第一措施。健康人群应保持体重,平时注意多进行体力活动。需说明的是,体力活动不单指专门的运动、健身。也包括人们的日常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相当于快走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每年至少做1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是最有效而经济的健康计划,有可能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对肿瘤预防很有意义。
·姑息治疗:带瘤生存更长久
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过去一直都觉得既然肿瘤不是个好东西,“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但实践表明,癌症病灶的完全清除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过度治疗”往往是得不偿失。“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姑息治疗理念会逐渐应用于肿瘤临床,以提高患者生活的舒适度,这也是治疗目的之一。”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强调,肿瘤发展到晚期,大多患者不能再企求根治,应进行规范、适度治疗,使癌症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注重的是,治疗能让患者活多久?活得好不好?
过去“治疗病人肿瘤”的观念,应当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病人”这一新理念。姑息治疗也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一些肿瘤患者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当吃饭、行走都是一种痛苦时,最着急的不是肿瘤能否治好,而是能否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此外,医生和家属都要有“理财”观。在确诊癌症之后,紧随而至的就是治疗、化疗、手术。各种治疗的高昂费用,往往令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专家认为,“理财”观也应当作为肿瘤医生对自己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要懂得为患者“当家”,使患者能有钱做持续的治疗,带着肿瘤长期生存下去。
·个体治疗:“一人一方案”
微创外科、介入、基因治疗、光子刀、伽马刀、氩氦刀……如今,肿瘤治疗中,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好的治疗不一定贵,就像贵的治疗不一定好。一味迷信新科技,往往得不偿失。”对此,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一再强调,对于新技术的排斥或滥用都不可取,关键在于是否“以患者为中心”,是否提供了高效、廉价、合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回归到医疗存在的价值本原,应是癌症治疗的新理念。
癌症的个体化治疗,说白了就是“一人一方案”。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介绍,现代肿瘤的治疗模式应该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肿瘤特点、病理及分型,特别注重考虑患者的因素,如患者家庭经济情况、患者以及家属意愿、个人信仰等,最终制订出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癌症病人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用“鸡尾酒”疗法,把现代的新技术与化疗、放疗、传统的中医等结合起来,针对具体病人制订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使癌症也变成像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