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文,俞丽萍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由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涉及到体育资源总量及体育公共服务与管理资源等民生问题,所以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发达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有两种思路、四种模式。围绕确保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均等,形成了“财政收入均等”和“收支均衡”两种模式;围绕确保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形成了“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两种模式[1]。综合来看,前一种思路在实践操作中相对简单,后一种思路更接近均等化的最终目标。随着全球现代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方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体育产业,并且正在发挥着较大的竞争优势,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如J·A曼干(1997)、戴维希伯里(2000)、克劳斯 weiermair(2003)、登哈特、普鲁斯·H(200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2006)、伊因·亨利(2007)、徐通、丹尼斯·A.荣迪内利、汤姆·恩特威,马丁史提夫、西蒙格里菲思(2008)等投身于政府管理的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市场竞争理论→激励性理论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这一研究趋势正在世界范围展开。
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停留在经验式的行政管理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体育公共服务呈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一些学者对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资源配置的研究集中在以下3方面:1)理论方式、影响因素(董新光,刘鹏,丁鹏,肖林鹏,2007;王才兴,吴昊,2008;张桂宁,樊炳有,2009;刘玉,王自清,蔡皓,2010;林峰 2011);2)效率评价、现状评述(冯国有,杜志鹏,郭惠平,2007;高莹莹,陈玉忠,2008;邢淑霞,余涛,2009;李丽,张林,王伯超,2010;庄永达,2011);3)区域配置、结构模式(王自清,蔡皓,2005;裴立新,2006;李宗浩,董新光,郭惠平,唐宏贵,2007;顾丽枚,郭小聪,王才兴,2008;刘锐峰,2009;张丽,田雨普,曹可强,王自清,2010;陈艳林,2012;)。
研究特点和趋向表现在:1)尽管体育公共服务的改革在过去的2、30年里,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一股潮流,但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与管理资源等民生问题的管理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有所加强;2)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阶层性差异等非均等状态与政府管理的措施相关,存在着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上的认识分歧;3)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选择,正在成为政府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非均衡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的制度激励研究比较欠缺,而我国关于公共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研究多涉及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效率评价、结构模式及区域资源配置等内容,但针对中部地区体育资源非均衡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的制度激励与发展脉络的实证研究相对空白,急待加强。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而为其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其实质是在承认地域、人群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不论身份、地位及收入等状况如何,所有社会成员能够享有政府提供水平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强调享有基础性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机会均等、结果均等。它是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随着人们对体育公共服务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内容也会不断变化[2]。
“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制度激励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是在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后,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
区域互动,是指某个衰败或未开发地域,以本地方为基础,从人们互动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影响(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并运用完整的地方发展策略,促进地域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复苏。
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是衡量各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各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地区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初期就一直存在,它是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长期不均衡的结果。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以2008年东中西部各三个省份的体育事业经费的分析为例,发现东部三省市人均体育事业经费水平最高,远远高出中西部地区[3]。虽然数据显示2008年青海省人均体育事业经费高达23.95元,但这与其人口数相对较少有关(如表1)。东部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导致中部经济发展呈现凹陷状态,即东西部较高,中部较低。
表1 2003-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人均体育事业经费(单位:元)
中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固有缺陷与我国乡镇政府的财政经费总量不足直接相关。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指导员都严重匮乏。从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来看:仅有66 446个体育场地在乡村,而城镇的体育场地则占全国的91.82%。2008年政府又在全国范围内新建了1 106个体育场地,其中建在农村的有658个,但仅有10个位于村庄,其余则在校园。可见,农村大多数迫切需要得到体育锻炼的居民因场地匮乏而无法享受应有的体育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农村居民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只占全国的10%,这都严重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全民健身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4]。
根据2000年群众体育调查统计资料,当年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5%,人均体育消费达到74.27元;中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4%,人均体育消费为49.57元;西部体育人口仅为8.1%,人均体育消费为47.52元[5]。1996-2006年体育事业经费、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东部一直是西部的2-3倍,差距较大。在2007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
湖北省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差异较明显。省内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3 123个,其中标准场地15 773个,平均1 812个人拥有一片场地。各类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为54 040 285m2,标准场地为35 183 085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9m2。在体育场地保有量上,湖北省位列全国15位,属中等偏上水平。此外,湖北省在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力量和管理水平等指标上大都处于全国中上游或上游水平,全省体育人口比例和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省所有的体育场地中,将近20%场地位于经济发达的武汉、宜昌地区,其投入也在省里居前;而在鄂东、鄂西北山区如神农架则投入较少;人均场地面积最高的武汉市(1.51m2)是最低者荆州市(0.54m2)的近2.8倍。此外,鄂东、鄂西北部地区缺乏大型的综合性场馆,场地建设质量差于南部。鄂东、鄂西北部地区体育场地城乡结构也不太合理,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必需的场地(如表 2)[6]。
表2 湖北省十七个地市体育场地、经费投入情况
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管理和经费出现缺位,其结果必然是发展缓慢且分配不均[7]。在调查中部六省凹陷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均等化发展的实践,综合考查中部地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总结民生幸福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规律;设定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指标,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为大众体育服务的能力。同时,政府要具备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到体育公共服务中来的能力;综合运用管理、信息等多学科的方法,将主体与产品、服务方式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机构与人才、经费保障四者为基础要素。核心内容是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优势的具体体现,基础要素是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支撑条件,从湖北的域情出发,把大众满意度作为考核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重要指标,把绩效结果和服务对象结果作为关键指标,完善社会参与评估途经,确保评价体系设计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面对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以武汉为龙头的中部地区如何发展?通过地域互动形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确保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最低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其次,随着政府财力增加,提高最低标准,逐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程度;最为重要的是“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并充分发挥高校“创新源”的作用,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结构特征→发展水平→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构建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模型,对湖北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时序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其优劣势,从中找出主导因素,因地制宜,逐步改变政府单一供给形式,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域互动培植与融合研究打下基础[8]。
美国经济学家奥赫希曼(A.O.Hirshmon)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备发达国家政府出面干预影响经济复苏的条件,认为外部经济效益本质上是由某种生产上的互动性引起的。“中部崛起”的关键就是全面实现中部地区资源的整合与提升。湖北正处于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发展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大大增强。通过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运用系统学理论,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域互动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从需求总量、结构变化的外部因素和体育资源因素、区域因素、经济等其它内部因素构建内、外部驱动动力的机制模型,揭示影响湖北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政府、社会、企业多中心并存的地域互动培植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针对我省城乡差距突出的问题,在政府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时,应科学设立量化的民生发展考核指标,切实提升城市的幸福感。坚持以政府为主体提供服务的同时,关键还在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域活化互动机理的形成与培植,采取理念先行,政策保障在后的方式[9],通过政策规划、均衡协调、资源整合、市场功能融合、信息共享等区域协作互动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城乡并进,推动区域公共体育的协调发展(如图1)。
图1 湖北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互动培育模式
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通过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域互动,促进体育资源有效地利用,弥补部分地区、群众体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在加强培育与搭建合作的同时,为政府管制的优化和改革提供空间,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探讨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实施路径,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不断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对促进社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顾丽梅.英、美、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理论、模式及其变迁[J].浙江学刊,2008(5).
[2]程 岚.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央财政大学报,2000(10).
[3]俞丽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7).
[4]董新光.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及改革取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与研究(2001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5-02-03.
[7]周传志.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正[J].湖北体育科技,2006(6).
[8]冯国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9]雷 慧,欧阳新辉.区域体育资源与大学体育文化的互动发展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