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龙 ,赵望娣 ,杨风华 ,万 琼 ,张开会 ,马 丁 ,李 薇
随着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体活动、生活方式及体质现状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中国近20年经济水平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生活水平提高不和谐的是中国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这个在生活中愈来愈突出的问题,不仅发生在背负工作压力的中年人身上,正在成长阶段,代表着中国未来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也令人担忧。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少数学者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进行了综述,但存在单一研究的局限性、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以及有些研究的效果量不显著等问题。为了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出定量性的综合分析,以获得较为客观、准确的结论,进一步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1985-2013年以来国内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研究文献共385篇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元分析。据文献显示,国内外体质健康研究现状表现为:1)在研究者的背景上,国内的研究者多数来自高校毕业生及理论研究领域,而参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的比例不高,而国外研究者来自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体育科研领域、认知科学等领域,他们中的大部分同时是中小学体育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者学术背景与职业状态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外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质健康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差异。2)在研究范畴上,国内研究往往只注重案例设计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体质健康相关的应用和评价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应用和评价研究中,有些研究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数据且重复现象较多;国外的相关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不仅关注设计而且关注相应的应用和评价。3)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者总是喜欢基于某种理论的宏观的设计研究,较少运实验研究方法且测量方法居多。与国内研究不同的是,国外研究者对新出现的理论总是保持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因此,有大量基于准实验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的验证性和探究性研究。
在万维网上检索收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是1985年1月-2013年11月,内容范围是中国知网(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途径是使用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结果:为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在CNKI中使用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索文献230篇,用主题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索文献125篇;在VIP中使用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索文件185篇,使用主题 “体质健康”、“中学生”、“小学生”检索文献181篇;在万方数据库中使用标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索文献78篇。为提高查准率,将以上文献进行仔细核对认真筛选,剔除重复的或研究内容无关的论文,最后确定元分析的文献共计385篇。
根据研究文献的特点和需要,按研究文献的作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期刊来源、发表时间及文献的研究内容等指标进行分类编码,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
效应量值(Effect Size简写为ES)技术是元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测算的方法之一,是对每个研究进行效果量的计算以获得不同研究结果的共同度量单位。
效果量的指标有多种,本研究中采用格拉斯(Glass,1976)提出的效应量计算方法即实验组均值(Mi)与控制组均值(Mn)之差除一两组的合并方差(SDP)。
以上所需各项数据公式计算均用EXCEL2007和SPSS18.0统计计算完成。
针对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进行编码分析,使用SPSS 18.0分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文献作者的性别状况(表1)、年龄状况(表2)、学历状况(表3)及职称状况(表4)所占的比例分别作分析。
表1 文献作者的性别统计表
表2 文献作者的年龄分布统计表
通过表1得知,在统计的385篇文献中有247篇都没有注明作者的性别,在所有文献中占64.2%;在仅有的138篇注明作者性别的文献中,22.6%为男性,13.2%是女性。表2显示出了385篇文献作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其中有256篇文献(66.5%)没有注明作者年龄状况,其他129篇注明中青年和中年作者所占百分比较大(分别为10.6%和16.6%),老年作者比例所占相对较少(6.3%),中年学者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的主力军。在这些文献作者中有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学体育教育与健康方向的研究生以及大学讲师与教授,其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63岁,年龄极差是39岁。
图1可见,无学历或者作者信息不详文献有216篇,占比56.1%。剩余介绍了作者学历的169篇文献中,硕士占比最高,为30.1%,其次是本科学士,占7.3%,最高学历博士生作者仅有10位,所占比例为2.6%。图2可见,无职称作者所占比例最高,高达69.6%;其次是中级和副高级 (分别占9.9%和13.2%),高级职称仅占2.6%。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最高学位、最高学历和市职称作者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文献中所占比例很少,这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跟体育界和医学界学者需求有关,发表论文主要是为了评职称,中副高级职称的作者需要评更高级职称,而正高级职称和学历的作者不需要再评职称,故发表的论文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作者年龄偏中老年,相对会比青中年作者发表的论文少;第三,体育学界博士学位者相对较少,这也对作者职称有较大影响。
图1 文献作者的学历统计图
图2 文献作者的职称统计图
表3可知,从385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文献中排出82篇没有发表的,其他文献在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多占41.8%(右图中灰色部分),硕士论文、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相对较少(分别20.3%、18.7%、17.1%),而权威期刊和博士论文相对较少,尤其是博士论文仅有1篇(0.3%)。这些文献还包括医学中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可见在体育期刊上系统研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文献少之甚少。
表3 期刊类别比率表
表4可知,体育专业期刊文献所占比例略多于非体育专业文献(47.3%﹤52.7%)。除去无基金项目文献共329篇,在剩余的56篇基金项目文献中体育专业基金项目文献明显多于非体育文献,尤其是省部基金项目有22篇,而非体育专业文献仅有5篇,由此说明近年来国家对体育尤其是体质健康研究方面比较重视。结合表3可以看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文献分布较为分散,一半的文献都发表在非体育期刊上(特别是一般期刊上),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体育期刊较少,发布的论文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与期刊要求质量和申报难度有关,一般期刊对论文要求较低,而体育核心期刊要求严格,基金项目又难以立项,所以非体育期刊和体育一般期刊发表的论文较多,而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则较少。
表4 体育与非体育和基金类别交叉分析表
表5可见,大部分文献集中研究的是中学生(13-18岁)体质健康状况,其中初中占78.7%,略高于高中的75.1%,而小学的研究比例只占11.7%,差距非常大,不及中学生的1/6,这可能与测量的难易度有关。但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文献确实比国外研究要少,学生体质健康需从小学起得到重视,才能促进中学生体质往更健康的方向连续发展。
表5 文献研究对象调查统计表
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是令人担忧,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号角。因此,适时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切实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全面改善和稳步提高具有紧迫感和战略意义。从文献发表时间(图3)可以看出,去除缺失年限文献后的体质健康文献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增长逐年上升,特别是2007年以后,数量增长幅度非常明显,这也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
由图3可知,综述文献、定性文献和定量文献总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综述研究文献共104篇,从2005年开始文献数量持续高涨,最高值出现在2010年有19篇;定性研究文献共130篇,从2007年起增长幅度十分迅速,最高值出现在2011年有19篇;相对于综述文献和定性文献定量文献的数量增长幅度较慢,其中问卷研究文献共71篇,最高值在 2009、2010、2011年有11篇;实验研究 80篇,最高值在2012年只有10篇。由此可见2007-2012年是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发表的高峰期,但定性文献在2012-2013年数量有所下降,而定量文献仍呈上升趋势。由此可预测将来可能该领域定量文献特别是实验研究文献在数目上会逐年增加,定性文献和综述文献在数目上会有下降的趋势。
图3 文献发表时间与论文性质交叉分析条形图
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文献数量具有显著差异,定量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实验研究更是如此。从图表可知,定性文献比例高达33.8%,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丰富,用到了体育科研方法中常用的“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具体”等方法。表6中可看出27%的文章采用的是综述研究,这类研究多借用前人经验分析综合,没有切实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显得比较单薄。定量研究包括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从表6中可知20.8%的文献是实验研究,但大多数都是现场实验或测试,并没有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测试方法也相对简单、单调,而且一些研究数据基本是套用相关文献的数据和方法,重复比较多。大多数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定量研究所用的T检验极少用到,而“多元回归分析、因素分析、判别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等多元分析推理统计等高级的统计方法没有被用到。
表6 论文的研究方法比率分布图
表6中可知,有18.4%的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中小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从分析的数据来看问卷调查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分布较广,但涉及的自编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的检验问题相关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说明,除了硕士和博士论文外,其它各研究的测验、量表都没有在附录中附上测试的工具和量表,这在科研中是不严格和不规范的。因此问卷研究法的测量结果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
3.5.1 定性文献与定量文献的综合分析
图4可见,无论是定性文献还是定量文献,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的男性作者都比女性作者所占的比例大,男性的定量文献(包括问卷和实验)比重比定性文献多(35篇﹥33篇),而女性的定性文献和综述文献比定量文献多(25篇﹥22篇)。
从年龄分布表(图4)看,中青年发表的定量文献在文献总数上占73.2%,老年人发表的定量文献不足1/3。青年人发表的综述文献比中年人和老年人高,但青年作者在定性(15篇)与定量(21篇)研究上比重相当,反而定量文献稍多,这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科研意识逐步提高有明显关系。中年作者定性文献28篇、定量文献29篇数量相当;老年作者定性文献11篇、定量文献8篇,由此可知老年作者虽经验水平成熟,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主要还是以青中年作者为主,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必将是定量研究 (特别是实验研究)的主要群体。
图4 文献作者的性别和年龄与论文研究方法的分布图
从发表期刊来源(图5)看,定性文献和定量文献篇数的百分率在体育一般期刊上没有明显差异,非体育期刊上定性文献大于定量文献,而在体育核心期刊、硕士和博士论文方面的百分比却小于定量文献;而且体育权威文献在基金和立项方面定性文献也明显少于定量文献。这说明定量研究的论文更容易在高层次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基金和立项的机率要高一些,而定性研究的论文在一般期刊或非体育期刊上发表的机会要高些。
从文献作者的学历和职称(图5)来分析,对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百分比,在低学历和初级职称上无明显差异,本科以下 (包括本科)和中级职称定性研究文献大于定量研究文献,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定性文献少于定量文献。从学位论文来看,博士学位论文明显不足,仅有不到10篇,这与博士生人数较少也有重要关系,但博士论文中定量文献比定性文献明显要多。而硕士学位论文占相关学位论文的36.2%,硕士论文中定性文献(24篇)却少于定量文献(20篇),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文献的作者学历层次比较高,对提高论文的质量十分有益,同时对研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是非常有益的。
图5 期刊类别和作者学历与论文研究方法的分布图
另外,从专业和体育具体项目来看,综合论述所占比例多,而涉及到体育专业和体育项目的研究文献较少;综合论述的定性文献的研究比例也比定量研究的文献多,而对体育具体项目和体育专业的研究则是定量文献比定性文献明显多。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主要涉及的项目主要是田径类项目,而对健身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项目却较少涉及到。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性研究文献还比较欠缺。在研究文献中统计表的应用较多,统计图如线性图、直方图、饼图等直观性图类的运用显得不足,而运用图表表达研究结果,不仅能使研究结果更加直观、更紧凑,而且可以帮助提出结果的假设并加以证实,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3.6.1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筛选部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测量情况,归纳得出1990、2000、2010年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幅度的变化表(表 7)。
表7 1990、2000、2010年份部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幅度变化评估表
总结我国中小学生385篇体质健康类文献得出,文献作者大致从5个方面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如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握力等方面;学生的体能状况,如一些田径运动项目的测量包括跑步、跳远、跳高等;学生的心肺功能,如安静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测量、最大摄氧量等方面;学生的营养补给及生活习惯;学生的运动时间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等。
3.6.2 文献中关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385篇论文得出,我国7-18岁中小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以及握力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改善,但他们在体能、肺功能、体重以及视力等方面却凸现出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能的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心肺功能(肺活量水平)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儿童大幅增加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分析可知,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状况、心肺功能(耐力)等方面综合呈下降趋势,虽然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明显提高,但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3.6.3 研究文献中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有重要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体育教育,还有营养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如《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体育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是巨大的,但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多次修订测试指标评价得分的变化趋势上看,从1985年以来均是降低标准。这些体育制度一方面体现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意愿和支持程度,同时也表现出对学校体育工作方向的引导。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虽然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才取向观,更多的人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苦读书以获得更高学历,却忽视了孩子自身体质健康的发展。
科技不断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娱乐活动由户外运动逐渐变为室内休闲活动,大大减少了青少年的运动量。
由于大多数父母处在改革开放后期阶段,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下降,一方面会遗传给下一代;另一方面,父母的生活习惯会大大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过度的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高热量食物的大量摄入,相对的能量消耗严重不足会导致后天性肥胖,而过度挑食则会导致青少年严重瘦弱还会影响他们后天的正常发育。
表8 18篇研究文献的d值统计表(与2000年常模比较)
表9 18篇研究文献的值统计表
表9 18篇研究文献的值统计表
d均值 n 权重系数(w) w d 1w d 3 w d 4 w d 5 w d 6-0.5 9 1 8 1-0.3 3 1 2 5-0.1 9 6 2 5-0.0 5-0.1 9 1 2 5-0.3 5 1 2 5-0.4 5 3 7 5-0.6 4 2 5-0.6 2-0.7 7 5-0.8 3 6 2 5-0.9 5 7 5-0.4 1 5 7 1-0.6 8 5 7 1-0.4 3-0.5 8 5 7 1-0.4 3 5 7 1 7 8 1 1 6 0 6 0 3 6 2 3 6 5 4 5 0 9 8 7 8 1 1 6 0 6 0 1 2 0 8 0 1 2 0 1 6 0 3 9 3 7 8 1 7 8 0 1 8 9.5 6 3 9.4 6 1 4.8 4 8 9.4 9 8 3.6 9 1 1 2.4 1 2 4.4 8 1 8 9.5 6 3 9.4 6 1 4.8 4 2 7.3 0 1 7.8 2 2 9.4 7 3 3.9 8 9 6.4 2 1 8 8.1 4 1 7 3.3 3 d-9 2.8 8-1 3.0 2-4.3 0-2 6.8 5-7 1.1 4-8.9 9-2.2 0-9 2.8 8-1 3.0 2-4.3 0-2 4.2 9-1 7.6 4-1 1.2 0-4 0.4 4-3 7.6 0-1 0 3.4 7-1 7 3.3 3-0.4 2 w d 2-2 4.6 4-1 5.0 0-6.3 8-1 6.1 1-3 8.5 0-6 5.2 0-1 3.2 2-2 4.6 4-1 5.0 0-6.3 8-3.5 5-1 3.0 1-1 4.1 4-4 4.5 2 2.8 9-1 4 6.7 5-4 1.6 0-0.7 1平均w d-1 6 8.7 1-5 4.4 6-1 2.7 7-5 0.1 2-1 3 2.2 3-1 1 1.2 9-9.3 0-1 6 8.7 1-5 4.4 6-1 2.7 7-3 1.1 2 3.7 4-4 3.0 2-2 9.5 7-2 3.1 4-1 2 4.1 7-1 5 7.7 3-0.5 9-1 2 3.2 1-3 0.7 8-5.6 4-4 8.3 3-8 2.0 2-3 4.8 5-1 1.2 6-1 2 3.2 1-3 0.7 8-5.6 4 3.5 5-1 8.1 7-1 2.0 8-1 2.5 7-8 3.8 8-1 8 4.3 7-6 2.4 0-0.7 4-1 2 3.2 1-3 0.7 8-1 4.4 0-8 3.2 3-1 1 0.4 7-1 7 5.3 6-1 6.6 4-1 2 3.2 1-3 0.7 8-1 4.4 0-1 2.2 8-8.5 5-1 3.8 5-1 4.6 1-4 9.1 7-1 0 5.3 6-1 7 1.6 0-0.6 9-1 4 9.7 5-2 1.3 1-9.9 5-5 6.3 8-7 2.8 1-9 3.3 0-1 8.1 1-1 4 9.7 5-2 1.3 1-9.9 5 9.5 5-1 3.9 0 1 2.3 8-3 1.2 7-8 0.9 9-2 0 3.1 9-1 1 6.1 3-0.4 3 w d 7-1 0 9.9 5-1 8.1 5-1 4.4 0-4 8.3 3-8 1.1 8 3 4.8 5-1 1.7 5-1 0 9.9 5-1 8.1 5-1 4.4 0-2 4.0 2-5.5 2-7.9 6-1 2.2 3-3 2.7 8-2 2.5 8-3 9.8 7-0.5 2-1 3 0.8 0-2 7.4 0-8.6 8-4 8.4 3-7 4.4 9-5 3.9 6-9.8 7-1 3 0.8 0-2 7.4 0-8.6 8-2 1.2 6-3 7.7 1-1 4 5.4 9-1 1 9.0 2-9 4.5 4-3.1 9-1 0.8 5-0.5 9
通过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年龄结构来看主要是中青年,学历学位主要是由硕士、本科学士和无学位或无明确信息的人,且男性研究者多于女性;2)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文献主要发表在体育一般期刊和非体育期刊上,体育核心期刊和基金课题论文明显不足;3)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定性研究文献较多,定量文献(尤其是实验研究)明显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4)体质健康研究文献从2007年开始逐渐增加,在2012年达到高峰期;5)高职称、高学历、男性、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定量论文多,相反定性研究文献较少,但总体来看未来定量文献(尤其是实验研究)将会逐年增加,定性文献将会逐渐减少;6)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平均效应量为中下等;7)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青少年体重呈正增长态势,呈现出横向发展态势,应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均衡营养与锻炼,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由以上分析可知,今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文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多做定量化研究,因为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而且从目前来看,定性研究已经太多而且没有新意。2)研究设计上,应增加纵向研究设计和干预研究;研究方法上,问卷种类单一的局面应有所改变,且应对问卷的有关问题交代清楚;研究对象方面,应增加对13岁以下的小学生的研究;要注重提供论文质量,避免重复单一,多申请立项或基金课题,在体育核心期刊上占重要的一席之地。3)应增加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精确规范数据,将统计分析的量化指标和结果完整的反映出来,以便提高论文的说服力,也便于后来学者更精确的统计其显著性和效应性。4)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1]Loftus G R.Psychology will be a much better science when we change the way we analyze data [J].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6(5).
[2]Hagen R L.In praise of the null hypothesis statistical tes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1).
[3]郭春彦,朱 滢,王全珍.差数显著性t检验与元分析方法的模拟对比[J].心理学报,2002(2).
[4]Cohen,J.The earth is round (p<015)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4(12).
[5]Schmidt F L.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ing and cumulative knowledge in psychology:Implic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researchers [J].Psychological Methods,1996(2).
[6]Abrahantes,JC.,Etal.Choice of units of analysis and modeling strategies in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models [J].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04(4).
[7]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8]胡文文.中小学体育在国外[J].上海教育,2006(2).
[9]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王 勇.浅析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J].科技信息,2010(4).
[11]张立国.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元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 2012(5).
[13]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4]陈至立.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6-12-25(1).
[15]胡 湖,颜飞卫.全国八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1).
[16]杨 健,葛建忠.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2).
[17]陈艳飞,刘 成.再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
[18]王 静.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青少年肌肉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9]陈树华,饶纪乐.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4).
[20]赵丽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的专题调研[J].天津市教科院报,2009(3).
[21]蔡德亮,林少娜.对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7).
[22]钱建龙,赵望娣.大学体育对心理健康功效研究文献的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