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思考

2015-08-01 07:14刘娜等
中学化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刘娜等

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怎样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笔者认为,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来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希腊的学

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

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

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提问层次不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能枯燥无味,而应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有的教师误

认为多提问就是新课标的理念,为了达到此目的,每节课提问不断,很多是“是不是”、“对

不对”等很简单的问题,从表面看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上课效果很好,而实际上,

这不是提问,大部分学生回答时并没有好好考虑,只是机械地回答,随声附和,根本无法激

发学生积极思维。而有些提问从形式来说,大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是换汤不换药的“满堂问”。

表面上教师通过问题串把课堂组织起来,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死死地拽着,按教师设计

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学生没有真正独立思考的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

2.涉及面不广

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学

生只是那些成绩较好、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课堂成了部分学生的表演场所,而那些成绩

较差、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关注的较少,甚至有意识不让后进生发言,怕影响上课的进度、效果,这样的提问有局限性,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违背新课程理念。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

1.把准时机

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在合适的时机提问相关的内容直接关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把握提问内容的合适时机呢?当然不能跨越学生已有的知识范畴。如在讲《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新授课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谜语引入:“前世生在海中,炼得一身晶莹;三餐离它不行,遇水无影无踪。”同学们能说出这种物质吗?这样的问题马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以理论为主的新授课时,就不至于太枯燥无味。 当然,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不能跳跃式的提出问题,应该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难度适中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时,注意难易适当,把握分寸。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几乎不动脑地回答出来,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低级的水平,收效甚微,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挫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体,照顾大多数,让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出来。例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通过回顾总结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分析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提供给学生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等有关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及与老师的对话交流,完全可以凭借已有知识解决。

3.数量适宜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满堂问”的提问方式是不可取的。提问并非越多越好,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较高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挫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疲劳,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肓目性。提问过少,容易导致学生听课情绪消极,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并且不利于学情的及时反馈,造成教师不能准确的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提问的密度要适中,使提问的效果得到最佳发挥。

4.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我们每个教师都很清楚。而应用到课堂提问上,就表现为因人施问。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性、层次性,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差异化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除此以外,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把握问题的梯度性。例如,在讲《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的新授课,有的教师先提问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举例。然后,继续提问“高炉炼铁”反应原理CO还原Fe2O3中的Fe,这个反应属于哪一种类型?为什么?对于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大或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

还要注意上课提问的速度。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构思,然后再让他们作答。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评价,若回答的正确,及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若有不足,可请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引导,让该学生进一步思考,补充修改自己的答案,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表扬,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有效提问不仅 仅在于“问”,更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收稿日期:2014-10-16)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