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效果评价与分析

2015-08-01 00:12:22何汶静何伶俐祝元仲
当代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随堂作业评价

何汶静 何伶俐 祝元仲

作业效果评价与分析

何汶静 何伶俐 祝元仲

目的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作业环节在巩固学习知识,控制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抄袭情况严重,教师批改工作量过大等问题,为此,各种作业方式应运而生,五花八门,但如何评价各种方式的优劣性,目前却缺乏有效的评价策略。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作业效果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价并使用合适的作业方式提供参考。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教学效果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建立判断矩阵,构建评价模型,其中客观数据来自考试成绩,主观数据来自调查问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践3种不同的作业策略,并采集数据,经统计学原理软件(SPSS)评价3种常用的作业策略,分析优劣,找出合适的作业方式。结果 根据判断矩阵,综合客观主观因素,可知三种策略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1)。结论 通过本评价机制得出结论,小组模式策略优于传统模式和随堂考试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业;评价;层次分析法

Homework;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办学规模日益增大,很多更适合小班教学的课程也不得不逐渐向大班授课,大班轮换实验的方向转变。由于授课班级人数膨胀,教师管理学习过程,掌控整体教学效果的压力也日渐增大。毕业学生进入社会后,基本理论不熟悉,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倒追责学校的舆论也给教育从业人员敲响警钟。作业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巩固和掌握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改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由于作业的毋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双方都在作业环节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何在高等教育的领域利用好作业这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各大专院校任课教师持续探索,不断改进的教学课题。

1 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教育在作业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

(1)作业形式单调。不同的学科常使用某种固定形式的作业,比如,医学类课程侧重记忆,一般以各类记忆为目的的抄写,填空等作为主要形式;理工类课程则侧重理解,一般以教材章节后的习题为主要形式。两种课程作业的答案基本都是客观并唯一的,有相当大的抄袭的潜在风险。

(2)批改作业难度大。对授课规模动辄五、六十人,甚至二、三百人的班级来说,批改作业的难度非常大。教师批改一次作业花费时间太长,根据本校《医学电子学》的授课经历,为一个200多人的大班批改一次作业至少花费8、9个小时,效率低下。

(3)缺乏良好的作业评价机制。为了提高作业质量,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作业成绩往往会记入期末总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作业评价机制,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常正确率不高,而抄袭的作业却能得到较高的分数,这种作业机制破坏了公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认真的学习态度。

因此,各高校在对教学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作业环节的改革也时常见诸报道。例如采用小组模式[1-2]将大班拆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布置不同的作业,或者采用随堂考试的办法抽查作业中出现的知识要点,又或者从技术上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批改作业[3],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甚至从作业形式上寻求改变,以“一人一题”的方式[4]杜绝抄袭。但是,各种方法虽各有所长,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有各自的弊端。因此,哪一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减少抄袭现象,更适合作为当前高校的作业布置策略,目前仍缺乏客观的评价机制。

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作业效果评价

2.1 构建评价体系 参考目前国内外评教广泛认同的Marsh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问卷(SEEQ)”,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5]构建出评价模型如图1,模型制订了2个1级指标,6个评价因子。

2.2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请专家和学生代表针对上一层次某元素,本层次与它有关单元之间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对目标层和准则层分别写出判断矩阵,

图1 评价模型

求出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向量作为目标层的权重

A,B1即为目标层(第一层)和基准层(第二层)的权重集

可得各方案最后的评价得分,以此为客观依据评价教学效果。

3 评价模型实践与结果

3.1 实践 将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医学电子学》课程的学生266人分成3组,分别采用小组模式、随堂考试和传统的随机收作业3种作业方式,每种作业方式设计为教师的作业批改量杭同。一学期后发放问卷,以此作为主观评价得分,并考察期末成绩,作为客观评价得分。

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所有同学布置相同作业题,并随机抽取20%的作业本批改;第2组以小组模式(5人1组)布置作业,每组的作业题不同,并随机抽取组内某1位同学的作业批改后作为小组成绩;第3组同学布置相同作业题,不收作业本,每次作业后在课堂是随机抽取20%的同学进行随堂考试。

3.2 结果

3.2.1 客观成绩 考试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最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因此将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因素单独分析考量,收集学生成绩,并输入SPSS软件分析。

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由于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6]。

从表1所示组统计量来看,第1组成绩均值居中,第2组成绩均值最高,第3组最低。对2、3组成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 0.1,由于概率P=0.085<0.1,应拒绝原假设,即2、3组间成绩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2 主观分析 虽然期末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主观上的学习价值观,学习积极性等主观因素也应纳入教学效果的考虑范围。问卷包括10道问题,分属于C1~C4几个评价因子。问题分为4个层次,并设为1至4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问卷共发放183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将数据归一化处理,并比较均值。见表3。

表1 组统计量

表2 独立样本检验

表3 问卷分析报告

C1用作业时间和完成程度来调查学习积极性,C2用作业方式和是否抄袭来调查作业内容掌握程度,C3用对待作业的态度和感兴趣程度来调查学习价值感,C4调查人际和谐程度,根据判断矩阵B1所得出的C1~C4的权重值,并由2-1式求和计算表中SUM列。最后对所有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用SPSS19.0软件中非参数检验的中位数(k组样本)进行比较,由于研究是针对的个人主观态度,本身就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显著性水平可以选的较高,在研究主观因素时选择P<0.2作为拒绝假设的阈值。因此从单项看其中C2、C3在分组类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值分别是P2=0.079,P3=0.153;而C1、C4在分组类别上P>0.2,应保留原假设,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2.3 结果总结 经分析,从主观上来说,学生比较认可小组作业模式,而另两种模式的认可度稍低。从客观成绩来看,第2组(小组作业)效果最好,第3组(自主作业加随堂考试模式)成绩和第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随机抽查作业本)和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2.2所列判断矩阵将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代入判断矩阵,同样采用非参数检验的中位数检验进行比较,可得P=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作业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作业评价机制为科学的评价不同作业策略,平衡学生相互抄袭和教师批改作业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实践,该评价机制对当前高校教育中常用的三种作业方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从3种不同作业策略上来看,在批改作业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不同的作业,随机抽查组内某一学生的作业成绩作为小组成绩的方式效果最好,既防止了所有同学做相同题目造成的容易互相抄袭,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讨论。而自主作业加随堂考试的模式,虽然能杜绝抄袭现象,但由于无法每次让所有学生参加,而使学生抱有侥幸心理,结果造成学生不做或做很少的作业,随堂考试成绩低。由此也再次证实,考试虽然公平,但并不是督促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不存在人才选拔,体现教育公平的压力情况下,更不应以考试成绩论高低。

[1] 何汶静,祝元仲.小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医学,2011,17(1):159-160.

[2] 祝元仲,魏小琴,何汶静.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1):103-105.

[3] 丁婕峰.基于Web的开放教育学员作业管理系统[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1.

[4] 吕海江,计东.“一人一题”作业方式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5):115-118.

[5] 张炳江.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6] 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112

川北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013-12-73)

四川 637000 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何汶静 何伶俐 祝元仲)

[Abastrct] Objective In present higher education, homework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 confirm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However, it also faces serious plagiarism, heavy correcting workload and other issu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kinds of homework methods with merits and demerits emerged. But a effective homework evaluation system is absent for a long time. Methods A model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homework’s effect, which providing a reference of appropriate selection.AHP was adopted in the model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 was divided into objective aspect and subjective aspect. The judgment matrix was also established in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model. The objective data was gained from the final scores, while the subjective data was from questionnair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ng data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principle of statistics was adopted based on SPSS to evaluate and analysis 3 kinds of homework strategy to find a suitable one. Results Based on the judgment matrix, composite data were obtain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1)exist among the strategies. Conclusion Though the evaluation, team mode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modes, which worth expanding in teaching.

猜你喜欢
随堂作业评价
“功”随堂练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压强”随堂练
快来写作业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