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刘 克,李文婷,申新华,陈咏梅,马 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北京 100005)
医学教育
以创新为理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
刘 伟,刘 克,李文婷,申新华,陈咏梅,马 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北京 100005)
为了适应21世纪解剖教学改革的趋势,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从2010年开始改革,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对所获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课程发展提供借鉴。
临床应用解剖学;创新;教学改革
临床应用解剖学是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是顺应临床外科新技术、新术式等发展的需要产生的一门学科,是从应用的角度进行人体形态结构的研究,以解决外科中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为目的[1]。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解剖学属形态学科,尤其是临床应用解剖学,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过去长篇大论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2]。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的关键。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从2010年开始改革,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对所获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课程发展提供借鉴。
总共76个学时,其中理论32个学时,解剖操作40个学时,考试4个学时,包括理论考试和标本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
1.1.1 教学内容与本科阶段内容重复:选修的临床研究生都具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基础,而理论课授课内容基本就是本科时局部解剖学的重复,期末还有理论测试,造成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学分把过多精力花在背记上,不利于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解剖操作上,违背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通过解剖操作进一步加强临床手术的技能。
1.1.2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国内绝大多数的解剖学教师只管教学,不参与临床工作,临床知识陈旧和不足,特别是对临床新技术、新方法不了解,这势必难以将课堂授课与临床很好的联系。协和医学院解剖系的教师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对某些局部的解剖知识还不如相关专业学生掌握的多。
1.2 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体现。学生只是单纯的熟悉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而没有充分利用标本去考虑如何解决一个临床问题。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1.3 标本在解剖过程中没有物尽其用
标本很多部位在期末火化前没有解剖,原因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更关注自己专业方面的解剖,不愿意花时间去做和专业无关部位的解剖操作,例如心外科研究生只关注胸部和心脏解剖;二是一些结构复杂且位置深的部位,如面深部、颅底、关节和脊柱等由于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放弃了。
2.1 强化与临床科室合作,开设临床讲座
针对教学内容与本科阶段内容重复,采取了缩减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减少基本的解剖知识讲述,丰富和临床相关的内容介绍,如大隐静脉剥脱术的解剖基础,甲状腺切除的解剖基础等。同时开设临床讲座,涉及头颈外科、心胸外科、肝胆外科和妇产科等,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结合解剖讲述常见手术的操作。为了鼓励学生把精力花在解剖操作上,取消了理论考试,加强标本考试的比重。另外要求学生在期末前写篇解剖结合临床的综述,提升学生在学与研的结合能力。
针对教学内容深度不够,解剖学教师要想提升临床知识水平,了解临床手术方法的新动向,可通过自学、观看录像或接受临床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关于临床手术学知识的集体强化培训,到医院观摩手术和临床操作技术,加强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临床素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确保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到经验丰富的兄弟院校参加相关专业培训,例如山东大学刘树伟教授的断层解剖学课程,南方医科大学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第四军医大学的神经解剖学课程,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与其他院校及临床科室的合作,最终达到解剖教师的再教育和自我提高。
2.2 设立科研小组,带着问题做解剖
临床应用解剖学课程的一个优势是选课面向博士和硕士,其中不乏一些在临床上具有多年丰富操作经验的医师,他们往往更清楚临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有利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能动性,设计和临床相关的解剖科研实验,以期解决内外科中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具体形式是成立由老师指导、博士生领头的科研小组,以解决临床上某个问题为目的,充分利用现有标本,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在课程开始时通过课堂答辩(评委请临床专家和学生代表)获得经费支持,在课程期末结束时,做结题报告,所得研究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2.3 拆分课程为四肢及头颈部分和胸、腹及盆两大部分
针对标本浪费现象,采取教学改革措施是由整体解剖逐步向分部解剖过渡,按临床专业分成四肢及头颈部分和胸、腹及盆部分两门选修课程,四肢及头颈课程主要面向骨科、头颈外科和整形科的研究生;胸、腹及盆课程主要面向心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的研究生。分开后,首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原来一学期的课程可以只上半学期;二是提高了标本利用率,一组学生不再局限于一具标本,可以做解剖室内所有标本的同一区域,提高学生的标本操作热情,同时利于解剖操作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第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位置深的部位通过与临床科室合作方式,开设专业化的高级解剖培训课程,例如开展颅底解剖,关节解剖的培训课程,使标本能够物尽其用。
3.1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教师通过参与临床讲座和参加专业培训班,提升了授课时结合临床的意识,授课内容增加了临床相关的断层解剖及影像等。此外在评阅学生综述时,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获取了最新的临床解剖的进展信息。
3.2 学生解剖操作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加强
因为和未来的临床专业相关,学生做解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解剖的专业化更强,例如心脏解剖,以往只要求学生解剖出左、右冠状动脉,现在学生可以做到更低一级分支。学生的标本考试成绩也较2005-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图1)。一些学生申请做科研项目,如颈部创新皮瓣等,即利用了现有的标本,又提前完成了部分毕业课题,也提升了本门课程的应用价值。
3.3 课程发展前景
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归还学生探究的权利,尊重学生自己的观念。21世纪的解剖学教师应当成为一位积极热心的引导者,鼓励他的学生从解剖学方面思考,怎样用解剖学的内容去解决临床问题。21世纪的解剖学教育肯定会有比以往更多的基础科学家与临床科学家之间的相互渗透[3]。故教学改革重点通过联合临床医学科室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创新的理念,强调“二用”,即够用和实用;遵循“一个面向”,即面向临床, 既让研究生了解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又为研究生以后的选题和课题完成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为临床培养更优秀的高层次的人才,同时促使解剖系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和自我提高[4]。最终期望形成一个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把临床应用解剖学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打造成校级精品课程。
图1 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改革前后5年标本考试成绩分析Fig 1 Analysis of comparing Lab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5 years teaching reform of clinical anatomy
[1] 张志英,张传森,党瑞山,等.研究生“临床应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的实施[J].解剖学杂志,2009,32:277- 278.
[2] Rizzolo LJ,Rando WC,O’Brien MK,etal. Design,implementation,and evaluation of an innovative anatomy course[J].Anat Sci Educ,2010,3:109- 120.
[3] 兰阳军,文灿,郭光金,等.医学生手术学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解剖手术学杂志,2012,1:327- 328.
[4] 郁广田,李英芙,王彤春.当代医学教育对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6,29:696- 670.
Innovative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linical anatomy
LIU Wei, LIU Ke, LI Wen-ting, SHEN Xin-hua, CHEN Yong-mei, MA Chao*
(Department of Anatomy,Histology and Embryology,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05,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anatomy teaching remodeling in 21 century and to develop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of postgraduate, clinical anatomy course has been reformed since 2010 in PUMC. After 5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clinical anatomy;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2015- 02- 03
2015- 04- 14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JG2011- 017)
1001-6325(2015)06-0854-03
R322
A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machao@ibms.pu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