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比较

2015-07-31 22:49张付生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巩膜玻璃体晶状体

张付生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比较

张付生

目的 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使用20-G(A组,n=40)与23-G(B组,n=40)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变化、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B组为85.00%,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眼压(IO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2组治疗后IOP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且2组治疗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B组为2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结论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较接近,均可用于视网膜脱离症的临床治疗之中。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20-G;23-G

自20世纪70年代玻璃体手术问世以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先后经历了20-G、25-G及23-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变迁[1]。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自2011年将23-G玻璃体切割术用于视网膜脱离以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入住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20-G)、B组(23-G)2组,各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7岁,平均(51.03±7.82)岁;B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0.95±7.64)岁。按照1983年美国制定的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分级方法对2组患者进行PVR分级:A组:A级12例,B级9例,C1级7例,C2级5例,D级7例;B组:A级12例,B级10例,C1级6例,C2级5例,D级7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主要包括[2]:(1)屈光度≥6.00D;(2)眼轴长度>26.00mm;(3)具有视力骤然降低史;(4)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散瞳检查、B超以及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ly)检查发现黄斑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脱离等。

1.3 排除标准 主要包括[3]:(1)眼部手术及外伤史者;(2)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及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3)自动退出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A组应用20-G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采用20-G穿刺刀相对于巩膜垂直插入。B组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在距离角巩膜边缘约3.5mm位置穿刺,穿刺刀与巩膜之间形成一大小为30°~30°的夹角,与角巩膜缘呈平行穿过结膜巩膜睫状体,将带有套管的植入器插入巩膜后改变方向,使其与眼球表面保持垂直,且进入玻璃体腔之中。然后再使用镊子将套管固定牢,最后将套管针移动开来。

1.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视力:未见任何变化,计为0分;视力提高<2行,计为1分;视力提高≥2行,计为2分。(2)视野:暗点未见任何变化,计为0分;暗点缩小,计为1分;暗点完全消失,计为2分。(3)FFA:渗漏未出现明显改变,计为0分;渗漏减少,计为1分;渗漏消失,计为2分。按照上述计分方法,可将临床疗效划分为如下3个级别,即显效:6~8分,有效:3~5分,无效:0~2分。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6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压(IOP)变化、视力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A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2例、21例及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33/40);B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4例、20例及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34/40)。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198)。

2.2 2组治疗前后IOP比较 2组治疗后1d、1周、1个月的IO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2组治疗后IOP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前后IOP变化情况比较(±s,mmHg)

表1 2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前后IOP变化情况比较(±s,mmHg)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A组4024.52±8.7721.11±7.5616.24±4.9216.58±5.54 B组4025.07±9.0119.59±6.8717.07±3.8916.19±5.16 t值0.1971.0930.9620.528 P值0.3860.3950.3950.271

2.3 2组治疗前后视力对比 2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且2组治疗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分)

表2 2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s,分)

组别眼数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400.59±0.241.06±0.375.2770.032观察组400.61±0.281.12±0.594.9210.035 t值0.0210.109 P值0.7910.659

3 讨论

微创手术是当今外科手术治疗的最新发展趋势,近年来,视网膜手术技术正向着小切口、无缝合技术系统的方向发展,玻璃体手术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手术方式包括3种,即20-G、23-G及25-G[5-6]。后两种玻璃体手术主要是采用套管操作的经结膜无缝线手术系统,具有对组织损伤小、缓解患者病痛、无需缝线缝合等方面的优点,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手术器械而使得手术范围缩小、术后切口漏致低眼压、术后眼内炎等方面的缺陷。25G由于切口及相关器械更为纤维,且这方面的器械严重匮乏,适用范围以及对术中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并非常用术式,而20-G与23-G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应用较为广泛[7-8]。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20-G与23-G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较为接近,术后视力均较术前呈显著提高。此外,笔者通过观察发现,2组患者晶状体损伤程度基本一致。玻璃体手术必然会使得晶状体变得混浊,但是晶状体混浊不仅会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手术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20-G玻璃体切割术而言,为了避免晶状体受损,往往无法将玻璃体进行彻底切除,常常会使得糖尿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出现反复性眼内出血的症状。此外,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对患者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等的效果。因此,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较接近,均可用于视网膜脱离症的临床治疗之中。

[1] 刘三梅,钟捷,樊映川.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7例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113-115.

[2] 乔乾库.周边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4):109-110.

[3] 周芬,任增金,王瑞华,等.23G和20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32-36.

[4] Bamontc G,Mura M,Stevie Tan H,et a1.Hypotony after 25-gauge vitrectomy[J].Am J Ophthalomol,2011,151:156-160.

[5] 钱丽君.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晶状体损伤的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4(12):755-756.

[6] 郑志,许迅,陈凤娥.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13(2):104-107.

[7] 蔡文泉,郑志,李涛.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2):151-154.

[8] 程志兴,赵朝霞.经结膜免缝合20G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0):1287-12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61

江西 341000 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 (张付生)

猜你喜欢
巩膜玻璃体晶状体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