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桥 刘祖洪 马二招 黄羊生 陈健明
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使用与否对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影响
叶新桥 刘祖洪 马二招 黄羊生 陈健明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使用与否对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胸腔镜穿刺套管处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胸腔镜切口保护套处理,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围术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70.2±10.1)mL、术后引流量(41.7±5.3)mL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6.3±9.8)mL,(51.4±6.2)mL](P<0.05);观察组镜头擦拭次数较对照组减少[(5.8±1.2)次vs (8.5±2.4)次](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8.6±8.7)min vs (88.9±10.1)min](P<0.05)。结论 实施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合理应用切口保护套可有效改善围术期各项指标水平,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临床应用;围术期;影响
近几年电视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涉及到胸外科的各个领域,胸腔镜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术后患者创伤恢复较快,瘢痕较小,术后美观,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1]。近期有文献报道[2],应用切口保护套可以弥补胸腔镜手术中穿刺套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等。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实用与否对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比分析了应用切口保护套和穿刺套患者的围术期各指标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抽取其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40.1±13.5)岁,包括胸腺肿物患者14例,胸膜肿物患者15例,肺部疾病患者16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9岁,平均(42.1±13.2)岁,包括胸腺肿物患者15例,胸膜肿物患者15例,肺部疾病患者15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疾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穿刺套处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处理,而后对这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围术期各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以及镜头擦拭次数、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在观察孔放置胸腔镜穿刺套管,两个操作孔则不予放置穿刺套管或者是保护套,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直接任意进出切口。
观察组:以手术中需要为依据对不同型号大小的切口保护套进行选择,以保证大小与切口吻合,并且能够紧密贴附,能够扩张肋间切口,使手术视野扩大,这样对于手术器械进出与操作十分有利。保护套的正确操作方法为[3]:(1)放置保护套。以手术需求为依据对合适的环进行选择,手术切口切开后,经卵圆钳钳住内卡环,将内卡环放置在胸壁操作孔后松开并将卵圆钳取出。(2)保护套取出方法。经食指深入到切口保护套,紧扣内卡环的一部分翻转内环往外拉,便可将保护套自切口处取出。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镜面擦拭次数比较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镜头擦拭次数减少(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镜面擦拭次数比较(x±s)
2.2 切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统计[n(%)]
早在200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中指南便推荐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4]。在国内曾有学者也采取电视胸腔镜技术规范完成了肺癌根治术。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使得其在胸外科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开展其主要优势在于[6]:真正地实现了微小切口完成大手术,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所导致的大损伤。胸腔镜手术不会对胸壁肌肉造成较大的损伤,能够使胸壁保持完整,并减少了胸膜粘连的发生,降低了出血量和淋巴液的丢失率,与此同时,手术视野相对较大,在术后一周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会得到显著降低,对于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十分有利,有效减少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近几年切口保护套在临床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现阶段所用的切口保护套材质多为聚乙烯薄膜等,弹性变形和弹性回复功能良好,可以利用其卡环和管道弹性变形,进入手术切口并将其镶嵌在切口中,取出时也经弹性变形实现自切口中取出[7]。该切口保护套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腔镜手术洞口或者是外科手术的小切口保护中,能够使创口得到充分的显露,使手术视野扩大,方便器械进出与操作,对切口组织进行保护,减少了切口感染的发生[8]。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实用与否对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了分组处理,经对比发现,接受切口保护套处理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镜头擦拭次数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愈合量好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由此可证实,切口保护套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效果理想,值得关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1)切口保护套的操作简单。所有应用切口保护套的患者均为一次性置入成功,手术结束后均能够一次性取出;(2)切口扩张适当,安全性高。术中经保护套的张力扩张切口,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方便传统手术器械的操作,可发挥其传统手术技巧,硅胶套保持与胸壁间的绝缘性,同时避免了应用电勾时因为发生漏电而造成的切口灼伤,减少对切口组织的损伤,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污染切口周围组织的危险性,避免了切口感染的发生;(3)切口保护套可减少切口损伤,术野更加的清晰干净,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4)切口保护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出现,传统手术时,在切口发生渗血后,对操作孔反复进行灼烧进行止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渗出明显增加,切口愈合不良;(5)使肿瘤切口种植转移的发生得到避免。在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时,肿瘤包膜在游离、夹持过程中存在破裂、造成医源性播散以及切口种植的可能;(6)切口保护套可以替代胸腔镜穿刺器的使用,进而减少了切口挤压的发生。
综上所述,切口保护套具有操作简单易用,对切口进行适当扩张,安全性高,减少了切口损伤,术野更加清晰、干净,术中出血量少,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反以及并发症,避免了肿瘤切口种植转移等诸多优势,其可以替代胸腔镜穿刺器以减少切口挤压。在行胸腔镜手术中切口保护套的应用具有显著地临床价值,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术后引流量,降低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以改善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叶国麟,杨劼.切口保护套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45-946.
[2] 杨帆,李晓,王俊,等.连续30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中期随访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2):95-98.
[3] 李剑锋,杨帆,李运,等.连续100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1):1-5.
[4] 张大发,李凯,王滨,等.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初步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109-110.
[5] 李运,杨帆,刘彦国,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手术指征的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15(1):324-326.
[6] 谭思创,喻风雷,胡文,等.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86例报告)[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6(1):1022-1024.
[7] 周足力,李运,赵辉,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技巧[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4(4):498-499.
[8] 卢恒孝,胡德宏,李伟,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体会[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23(2):439-441.
Objective To thoracoscopic surgical incision protective sleeve practical or not affect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to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extraction in 90 cases admitted receiving thoracoscopic surgery, whi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chronologic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oracic puncture sets tube processing, observe patients are receiving treatment thoracoscopic incision protective sleeve, then the case of surgery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ere changes in the indica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parison, blood loss (70.2 ± 10.1)mL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ostoperative drainage (41.7 ± 5.3)mL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96.3 ± 9.8)mL, (51.4 ± 6.2)mL (P<0.05), reduce the number of lens cleaning (5.8 ± 1.2) times vs (8.5 ± 2.4) times (P<0.05), operative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78.6 ± 8.7)min vs (88.9 ± 10.1)min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cision protective sleev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he indicator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significant concern and promotion.
Thoracoscopic surgery; Lap-protect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Perioperative; Impact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01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任务计划项目 (gz2014zsf294)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立医院胸心外科 (叶新桥 黄羊生 陈健明)赣州市立医院呼吸内科 (刘祖洪) 342100 安远县人民医院外科 (马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