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分析

2015-07-31 22:20何伟平黄艳徐小艳孙志刚艾剑王高明
当代医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硬化

何伟平 黄艳 徐小艳 孙志刚 艾剑 王高明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分析

何伟平 黄艳 徐小艳 孙志刚 艾剑 王高明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收集200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4组,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组40例、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51例、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组67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42例,采用超声测量4组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比较其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增厚情况。结果 冠状动脉正常组EAT为(4.5±0.8)mm,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EAT为(4.75±0.25)mm,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组EAT为(5.7±1.5)mm,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EAT为(6.05±0.45)mm,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亦增加。结论 在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同时测量EAT厚度,作为无创预测冠心病程度、治疗随访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心外膜脂肪组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肥胖与心血管病变高度相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内脏脂肪组织的特殊形式,沉积在心外膜,包绕于心肌和大血管周围[1],它不仅反映肥胖者内脏脂肪在心脏的沉积程度,而且还是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产生局部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200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00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2]:轻度病变:面积狭窄为50%~70%的单支病变,中度病变:面积狭窄为≥70%的单支病变或2支病变,严重病变: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40例,年龄40~78岁,平均(55.9±22.1)岁,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51例,年龄43~78岁,平均(62.75±19.75)岁,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组67例,年龄53~82岁,平均(63.1±18.9)岁,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42例,年龄56~78岁,平均(66.2±11.8)岁。同时排除心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肿瘤,极度衰竭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超声测量EAT 由本院心脏彩超室同一位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彩超师进行测量,采用Philips IE-33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S5-1心脏探头,于舒张末期冻结图像,分别在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右室前壁心外膜脂肪厚度,大血管短轴切面测量右室游离壁心外膜脂肪厚度,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游离壁心外膜脂肪厚度和心尖的脂肪厚度,取最大者为该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厚度。

1.2.2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设备为GE公司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减影仪,采用以Judkins法,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评估新的临床规范完成[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操作及结果评估分析均由本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包括入院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独立样本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心外膜脂肪厚度亦增加。见表1。

表1 4组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有创伤、价格昂贵,不能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寻找各种无创性诊断指标一直受到临床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组的EAT明显增厚。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EAT厚度亦增加。

心脏脂肪组织分为EAT和心包脂肪组织两种。EAT沉积在心外膜,包绕在心肌和大血管周围,是心脏的内脏脂肪库[1],其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组织器官,能分泌各种激素和细胞因子[4],作用于心肌及冠状动脉,产生各种促炎症和促动脉粥样硬化反应,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组EAT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EAT厚度亦增加。Greif等[5]发现随着EAT厚度的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明显。Iacobellis等[6]及孙立平等[7]研究显示EAT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高度相关(r=0.895,P=0.01)和(r=0.905,P=0.009)。有研究发现[8],EAT容积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在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同时测量EAT厚度,作为无创预测冠心病程度、治疗随访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没有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

[1] Sacks HS,Fain JN.Human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a review[J].Am Heart J,2007,153(6):907-917.

[2] 卜锐.聚焦超声对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1):555-557.

[3] 高润林,丁文惠,范中杰,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4-56.

[4] Iacobellis G,Corradi D,Sharma AM.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anatomic,biomolecucar and clinical realatimships with the heart[J].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2005,2(10):536-543.

[5] Greif M,Becket A,Yon ZF,et al.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 determined by a dual source CT i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theroesclervsis[J]. Artericoeler Thrombvasc Biol,2009,29(2):781-786.

[6] Iacobellis G,Assael F,Ribaudo MC,et al.Epicardial fat from echocardiography :a new method for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prediction[J]. Obes Res,2003,11(2):304-310.

[7] 孙立平,尼建平,张林潮,等.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09,25(8):452-454.

[8] 杨春英,李亮,查云飞,等.64层CT评价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11,26(4):419-4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11

江西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何伟平 黄艳 徐小艳 孙志刚 艾剑 王高明)

猜你喜欢
心外膜脂肪组织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