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

2015-07-31 00:31潘静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花梗花径蝴蝶兰

潘静霞

摘要:以红龙(Phalaenopsis Red Dragon)、火鸟(Phalaenopsis Sogo Beach)2个蝴蝶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水量为150 mL/盆时对红龙抽花梗的效果最好,整齐度最高,而随着浇水量增加,花梗平均长度有递减趋势;浇水量为100 mL/盆时的开花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35 d。火鸟抽梗整齐度最高的是浇水量为200 mL/盆的处理,且它的开花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70 d。火鸟双花梗率随浇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花梗1和花梗2的平均长度则随浇水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另外,红龙和火鸟花径的大小、花朵的间距都随浇水量增加而减小,而火鸟的花径宽度、花朵间距都较红龙小。

关键词:蝴蝶兰;开花;水分处理;花梗;花径

中图分类号: S682.3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159-03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兰科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由于深受人们的喜爱,蝴蝶兰是近些年主要的年宵花卉之一,蝴蝶兰产业在我国整个兰花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蝴蝶兰的自然花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前后[1],为了调节花期,使其能在春节前开花,其栽培技术和花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2-5],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生产经验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在蝴蝶兰花期调控上,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光照、激素等对花期的影响[6-9],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花期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本试验主要通过不同的水分处理来研究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为蝴蝶兰的花期调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温室培育中心进行,挑选叶面大小一致、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蝴蝶兰组培苗植株,放置于自然日长的加温玻璃温室内进行试验,温度控制在25 ℃昼/18 ℃夜。

试验材料选用红龙、火鸟2个品种,每个营养钵中栽1株苗,水分处理用静置48 h的自来水浇灌,控制每盆每次的浇水量,浇水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50、100、150、200 mL,浇水时间间隔为5 d。试验共4个处理,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处理3株,设3个重复,即每个品种每个水分处理9株。所有处理施肥统一采用N、P、K含量分别为10%、30%、20%的有机肥2 000倍液少量喷施叶面,以免影响水分因子的作用,其他的环境条件都采用常规管理。试验前期主要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出现花梗后每周测量花梗的生长量,并统计花梗长度、花朵开放期、花朵数量、花序整齐度、花形等方面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处理对花梗的影响

2.1.1 对抽花梗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水分处理对不同蝴蝶兰品种影响有一定差异,火鸟开始抽花梗和全部抽完花梗的时间都比红龙早近1个月。红龙最早出现花梗的时间在10月22日,不同水分处理有一定差异,抽梗整齐度也不同。红龙抽花梗整齐度较高的为处理2(浇水量为100 mL/盆)和处理3(浇水量为150 mL/盆),为66.7%,但处理3开始出花梗时间和完成所有出花梗的时间要早一些;整齐度最低的是处理4(浇水量为200 mL/盆),为44.4%,且在试验过程中处理4有2株因水分过多导致烂根,没有抽出花梗。火鸟最早出现花梗的时间在9月27日,是浇水量为50、200 mL/盆的处理。火鸟不同水分处理抽梗整齐度也不同,整齐度最高的是处理4(浇水量200 mL/盆),为55.6%,但完成所有抽花梗的时间最长;整齐度最低的是处理1(浇水量50 mL/盆),为33.3%。

2.1.2 对花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和图1、图2可见,不同的浇水量处理对红龙和火鸟2个品种的影响不同。从表2可知,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花梗平均长度最长的是处理1(浇水量为50 mL/盆),且随着浇水量增加,花梗平均长度有递减趋势;而从最长花梗长度看,随着浇水量增加,最长花梗长度先增加后降低,最长花梗出现在处理3(浇水量为 150 mL/盆)中,花梗长度为 66.00 cm。在火鸟的各处理中,花梗1和花梗2最长花梗长度都是处理1最长,尤其是花梗1最长长度达到 70.00 cm,超过了红龙,但随浇水量增加波动趋势不明显。在试验过程中,部分蝴蝶兰植株抽出了双花梗,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处理2和处理4有双花梗,且双花梗率都为11.1%。火鸟各水分处理中双花梗更明显,每个处理中都有双花梗,且双花梗率随浇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枝现象在这次试验中不太明显,只有红龙在处理2中出现分枝,分枝率为22.2%。

图1、图2分别是红龙和火鸟各水分处理每周的花梗增加量。比较图1和图2可知,红龙各处理中花梗生长前期每周增长量比火鸟的大,近直线增长,后期较平缓;处理1、处理2和处理4的增长量基本是每周递增,处理3每周的增长量上下波动较大,特别是生长后期。火鸟各处理的花梗每周增长量曲线基本相同,增长幅度较平缓,后期增长幅度稍大,且有上下波动;各处理中,生长前期是处理1每周增长量最大,生长后期是处理2增长较快,最后1周的增长量都下降较大。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开花的影响

2.2.1 对开花时间的影响

不同水分处理对蝴蝶兰各开花阶段出现的时间影响不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从表3可知,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始花期的时间基本一致,处理4稍微晚3 d;处理1最早出现盛花期,且随浇水量增加,盛花期逐渐推迟,处理4盛花期比处理1晚1周左右;而完全花期却是4个处理同时出现;谢花期最早出现的是处理1,最晚出现的处理2,因此处理2花期持续的时间最长,达到135 d。在火鸟的各处理中,处理1最早出现始花期,处理4最后开花;盛花期也是处理1先出现,处理2、处理4晚1周左右;与红龙相同,完全花期也是4个处理同时出现;谢花期最晚出现的是处理4,且花期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70 d。从整体上看,火鸟开花的时间比红龙早,且花期(开花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2.2.2 对花朵数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处理1的平均花朵数最多,为8.38朵,且A级(≥8朵)比例最高,达到87.5%,C级(4~5朵)比例为0,整齐度875%;处理4的平均花朵数最少,A级(≥8朵)比例与处理2、处理3相同,为66.7%,C级(4~5朵)比例为0,还有花朵数少于4朵的占22.2%。在火鸟各水分处理中,花朵数最多为处理1,为7.33朵,且A级(≥8朵)比例最高,达到444%,C级(4~5朵)比例为0,整齐度为55.6%;其他3个处理的平均花朵数差异不大,但不同级别的花朵数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处理4的B级(6~7朵)比例为100%,因此处理4的整齐度最高,达到100%。从整体上看,红龙各处理的平均花朵数比火鸟都多,且A级(≥8朵)的比例也都比火鸟高,因此从花朵排列上看,红龙的开花质量要比火鸟好。

2.2.3 对花茎大小及间距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处理1的平均花径最大,达到11.20 cm,且第1朵花与第2朵花之间的间距也最大,为4.29 cm,花梗上花朵排列均匀;随着浇水量增加,花径宽度、第1朵与第2朵的间距和花朵排列均匀度都依次减小。在火鸟各水分处理中,花梗1和花梗2的花径平均宽度及排列均匀度的变化规律都与红龙相似,但较红龙都要小一些。结果表明,蝴蝶兰花径的大小、花朵的间距都会随浇水量增加而减小,从开花质量上看,花径越大越好,但花朵间距并不是越大质量就越高。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蝴蝶兰的花梗生长、花朵各开放期、花朵数量、花序整齐度、花径大小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水分处理对不同品种的蝴蝶兰抽花梗的影响不同,火鸟开始抽花梗和全部抽完花梗的时间都比红龙早近1个月。对于红龙,处理3(浇水量为150 mL/盆)的水分处理对抽花梗的效果最好,整齐度最高,为66.7%,而且开始抽花梗的时间和完成所有花梗抽出的时间比较早。对于火鸟,抽梗整齐度最高的是处理4(浇水量200 mL/盆),为55.6%,但完成所有抽花梗的时间最长。(2)红龙随着浇水量增加,花梗平均长度有递减趋势;而最长花梗则随浇水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最长的花梗在处理3(浇水量为150 mL/盆)中,花梗长度为66.00 cm。在火鸟的各处理中,花梗1和花梗2的平均长度都随浇水量增加而呈递减趋势,最长花梗长度都是处理1(浇水量为50 mL/盆)最长,尤其是花梗1的最长长度达到了70.00 cm,超过了红龙。另外,处理2(浇水量100 mL/盆)和处理4(浇水量200 mL/盆)中的红龙有双花梗,且双花梗率都为11.1%;火鸟各水分处理中双花梗更明显,双花梗率随浇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始花期的时间基本一致;而盛花期则随浇水量增加有逐渐推迟的趋势;完全花期4个处理同时出现;处理2(浇水量100 mL/盆)的谢花期出现最晚,它的花期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35 d。在火鸟的各处理中,处理1(浇水量50 mL/盆)最早出现始花期和盛花期;完全花期也是4个处理同时出现;谢花期最晚出现的是处理4(浇水量200 mL/盆),且花期持续时间最长,达到170 d。从整体上看,火鸟的花期较红龙长。(4)不同水分处理影响到蝴蝶兰的开花数量。从整体上看,红龙各处理的平均花朵数比火鸟多,且A级(≥8朵)的比例也都比火鸟高,从花朵排列上看,红龙的开花质量也比火鸟好。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处理1(浇水量50 mL/盆)的平均花朵数最多,为8.38朵,且A级(≥8朵)比例最高,达到875%,C级(4~5朵)比例为0,整齐度87.5%;其他3个处理的A级(≥8朵)比例都为66.7%。在火鸟各水分处理中也是处理1(浇水量50 mL/盆)花朵数最多,为7.33朵,且A级(≥8朵)比例最高,达到44.4%,整齐度为556%;而处理4(浇水量 200 mL/盆)的B级(6~7朵)比例达100%,整齐度为100%。试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花径的大小、花朵的间距都会随浇水量增加而减小,从开花质量上看,花径越大越好,但花朵间距并不是越大质量就越高。在红龙各水分处理中,处理1(浇水量50 mL/盆)的平均花径最大,达到1120 cm,且第1朵花与第2朵花之间的间距也最大,为 4.29 cm,花梗上花朵排列均匀。随着浇水量增加,花径宽度、第1朵与第2朵的间距和花朵排列均匀度都依次减小。在火鸟各水分处理中,花梗1和花梗2的花径平均宽度、朵距及排列均匀度的变化规律都与红龙相似,但较红龙都要小一些。

本试验只研究了单因子浇水量对2个蝴蝶兰品种花梗抽生和开花情况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而浇水量、次数、水温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有待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曾爱平,林绍生,陈中林,等. 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J]. 广西热带农业,2004(2):4-7.

[2]尹广远,牛三义,储博彦,等. 蝴蝶兰的栽培管理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6(4):60-61.

[3]王金龙.蝴蝶兰栽培技术[J]. 山西林业,2008(6):26-27.

[4]曾宝珰,陈岳徐,江秀娜.蝴蝶兰花芽发育进度与花期调控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06(7):40-42.

[5]刘晓荣.蝴蝶兰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34-44.

[6]江秀娜,陈岳徐,曾宝珰,等. 不同温度条件对蝴蝶兰满天红花芽发育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08(6):47-49.

[7]黄胜琴,郭建军,叶庆生,等. 温度对蝴蝶兰成花诱导的研究初探[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4):132-134.

[8]王树栋,赵永志,刘建斌,等. 北京地区蝴蝶兰催花技术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2):18-22.

[9]高祥斌,张秀省,蔡连捷,等. 6-BA对蝴蝶兰不同品种开花的影响[J]. 林业实用技术,2009(4):9-10.

猜你喜欢
花梗花径蝴蝶兰
山房连花径(钢笔画)
沈阳农业大学揭示番茄SlERF52-SlTIP1;1调控模块加速花梗脱落新机制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与诸吟长访杏花村
净化
A beautiful flower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客至
我最喜欢的蝴蝶兰
双色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