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伟明 沈德坤[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0]
鄂温克鹿棋
⊙涂伟明 沈德坤[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0]
民族游戏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游戏的发展与传承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鄂温克鹿棋作为鄂温克族精神文化的产物,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从设计的角度探求鄂温克鹿棋的设计文化与精神内涵,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找寻一条传承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尽绵薄之力。
鄂温克鹿棋 设计 民族游戏 民族文化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鄂温克族也是一个跨界民族,其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鹿棋,是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智力游戏之一。鹿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蒙古鹿棋、鄂温克鹿棋、达斡尔鹿棋和鄂伦春鹿棋。①2007年,鄂温克鹿棋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鄂温克鹿棋的起源,有众多说法,大体有发源于鄂温克族自身说、神话说、藏式围棋演变说、源于蒙古族说等几种。确切的鄂温克鹿棋的起源说至今尚无定论,只是有证据证明鹿棋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②
鄂温克族,是我国唯一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③,也是一个曾长期在森林中狩猎的民族,这些民族特点被充分地融合到了鄂温克族民族游戏中。鹿棋的设计便是如此,虽说鹿棋样式的设计年代已十分久远,但鹿棋的设计者似乎深知产品设计不仅要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要具有认知和审美功能,同时还要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积淀和交流。
1.鄂温克鹿棋的棋盘设计——模仿生活
鄂温克鹿棋的游戏场景被定义为在围猎场中鹿与狼群的殊死搏斗,游戏由两位玩家操控,一方操控代表鹿的两枚棋子,另一方操控代表狼的24枚棋子。双方的胜利条件不同,棋子走法变化多端,非常具有娱乐性。这些情景的设定不无道理,鄂温克族的狩猎活动一般是协同合作,而鹿棋恰恰是对这一活动的模仿。因为鄂温克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因此这样的场景设定为教育下一代和交流想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鄂温克族鹿棋棋盘设计如图1所示,该种棋盘样式现普遍流行于内蒙古。
鄂温克鹿棋棋盘由“狩猎场”“小山”“大山”三部分构成。棋盘中心由四个“米”字格组成的大正方形,被称为“狩猎场”;棋盘上方的小菱形,被称为“小山”;棋盘下方的三角形,被称为“大山”。整个棋盘被横线、纵线、斜线划分开来,形成了35个点,被称为“格”。
鄂温克鹿棋的棋盘设计几乎完全模仿了当时的狩猎场景,这对于成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传授给儿童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鄂温克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条件下。
2.鄂温克鹿棋的棋子设计——自由化
鄂温克鹿棋共有26枚棋子,其中两枚代表“鹿”,另外24枚代表“狼”。
鄂温克鹿棋的棋子没有固定的设计,羊骨、牛骨、石头、铜钱等均可当作棋子使用。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鄂温克人当时的生存状态。在鄂温克族狩猎经济的年代,可以随时随地的移动对于物品的设计非常重要,实用性的优先级明显要高于物品的外在形式。鹿棋棋子共有26枚,随着现实生活中狩猎场的更换,相比于鹿棋棋盘,保证这些棋子的完整性并不容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鄂温克族先后又经历了放牧经济和农耕经济两个阶段,此时居住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改善,不再是居住在原来的“撮罗子”,定居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这时的棋子样式便可以重新进行考量,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好的外观设计更可以提高鄂温克鹿棋的趣味性。
图1鄂温克鹿棋的棋盘
1.布局
鄂温克鹿棋的布局方式如图2所示。具体布局规则如下:比赛开始前,甲乙双方抽签决定哪一方使用“鹿”棋子,哪一方使用“狼”棋子。“鹿”棋子共有两枚,“狼”棋子共有24枚。当选择好使用的棋子以后,使用“鹿”棋子的一方将“鹿”棋子摆放在如下的“山口”位置(图中黑色五角星所在的位置),使用“狼”棋子的一方将24枚“狼”棋子中的8枚摆放在绕“泉眼”(图中白色五角星所在的位置)一周的位置(图中黑色圆形所在的位置),其余16枚“狼”棋子暂时不摆放。至此,布局完毕。
2.规则
甲乙双方依次操作。由执“鹿”棋子的一方先走,棋子可以纵向、横向、斜向移动,每次移动一枚,每次移动一次。执“狼”棋子的一方需将手中全部16枚棋子摆放在棋盘线路交叉点上,即“格”上;待全部摆放完成,方可移动棋子,每次摆放一枚,可移动时每次移动一“格”。执“鹿”棋子,可以跳过邻近的“狼”棋子,此时“狼”棋子被吃掉,“鹿”棋子不可以连续跳过两个紧挨着的“狼”棋子。
3.胜负判定
比赛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平局和棋,实行三局两胜制。当两只“鹿”被围困住而不能动弹或被围在“山”里时,算作“狼”赢;当“狼”被吃到无力围困住“鹿”时,算作“鹿”赢。
狩猎和团结协作都曾是鄂温克族的典型特征,鄂温克鹿棋就充分展示了鄂温克族的这些特征。鄂温克鹿棋可以充当教学道具,“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它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练习。
图2鄂温克鹿棋的布局
1.鄂温克鹿棋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居住在黑龙江省的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及讷河市等地,他们中的多数又分布在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农牧业,这样的生活和狩猎生活差别很大,同时也和驯养驯鹿生活发生了脱离,使得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容易发生断裂甚至是消失。鹿棋文化的传播在这一地区没有成功(笔者曾在黑龙江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生活十二年,但是并没有接触过鄂温克鹿棋)就是一个例子。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记忆正在被不断地吞噬,而这些流传了很久的文化瑰宝一旦消失,挽救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鄂温克族的语言,因为我们有录制工具,所以能将这门语言永久地保存起来,但是我们也不禁扼腕长叹,深感悲伤,假如再不传授鄂温克语,经过几代之后,鄂温克语也有可能变成回忆,被永久封存,失去“活性”。我们不能任民族文化就这样一步一步滑入谷底。
2.鄂温克鹿棋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存在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吻合,少数民族容易产生文化自卑,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容易持怀疑态度,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加紧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对于传承或者发展黑龙江省鄂温克传统文化,鄂温克鹿棋可能就是一个突破口。相比其他文化项目,鄂温克鹿棋具有如下优点:作为休闲游戏,娱乐性很强,对青少年有足够吸引力,所以鄂温克鹿棋比较容易被儿童和青年顺利接受进而推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鄂温克鹿棋比较容易和当今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我国的设计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鄂温克鹿棋的棋盘和棋子以及游戏规则都可以重新设计,不断与时俱进;作为博弈类游戏,鄂温克鹿棋很具有推广性,在当地政府制定发展项目或者策划文体活动时,鄂温克鹿棋是可供选择的最佳选项。
民族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鄂温克鹿棋以其出色的情景设计和外观设计而能够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已实属不易。在我们尝试挽救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不断推进相对容易发展的文化。鄂温克鹿棋就提供了典范,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①从密林:《鹿棋考》,《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第8期。
②波·少布:《鹿棋溯源》,《民俗研究》1989年第1期。
③哈纳斯、石钧:《简论鄂温克族以驯鹿为造型的艺术》,《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1年第2期。
[1]鄂温克族简史编写组编.鄂温克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吴守贵.鄂温克族社会历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涂伟明(鄂温克族),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学理论研究,主攻工业设计及民族图案研究;沈德坤,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业设计研究、艺术设计研究。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