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巨臣++朱平++安虎
摘 要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由此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社会的、家庭的、制度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解决陪读问题的四种策略: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转变社会人才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新体系;合理制定城乡教育规划,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供社区陪读服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中小学 陪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由过去偏重速度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进入以推进深度人口城镇化为特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偏远农村到小城镇,从小城镇到县城,从县城再到大城市,在这些地方的中小学周边随处可见农村陪读家长的身影。可以说,陪读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只有正确认识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下面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视角,对当前农村中小学陪读的现状及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以期能让相关部门及社会大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应对。
一、农村中小学陪读现状
“陪读”这一词汇出现在我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末期,以“陪读妈妈”、“陪读奶奶”等词语为代表逐渐进入我国大众的视野,此后关于“陪读”现象的报道也日益丰富。早期王江从专业化的角度对陪读的解释是:陪读指农村家庭从原住地搬迁到城镇中,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房安家,细心照顾孩子的生活[2]。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包括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考研、考博)。相关调查显示,陪读群体构成中母亲陪读占75.4%,陪读家庭经济条件状况一般的占56.2%,陪读家长文化程度中学水平者占58.9%[3]。农村家庭进入城镇后,作为劳动力的家长就必须放弃外出打工或家中农活,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家庭收入的减少。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一般,收入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弃工陪读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庞大的陪读大军的行列中,陪读的对象小到幼儿园学生,大到大学生、研究生,但以中学生为主。从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陪读现象持续升温,农村陪读家庭数量增多,催生出职业陪读;二是,陪读对象多为家中独生子女,主要以高年级和低年级为主;三是,陪读费用的支出不断增加,逐渐由理性转向非理性;四是,由主动陪读转向被动陪读,时间也由短期转向长期;五是,陪读人员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六是,出现由农村向城镇,城镇向大城市,以及大城市向城镇进行陪读迁移的双向流动趋势等等。
二、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家庭的、制度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社会因素
(1)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在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城镇地区往往优于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镇,尤其是城镇的重点学校,在教学硬件设备、教师素质等方面最为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地区的部分小学在教学软、硬件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新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盖起来了,却没有好老师。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艰苦,工资和其他方面的福利待遇也不高,无法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农村学校的状况实质上并未得到扭转。每一个重视教育的公民都有着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本能需求和天然权利。即使是农村家长们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自己的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能迁往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城镇,跟随子女进行陪读。
(2)农村改革政策的有效实行。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始终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尤其是以“民生问题“为重心的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工身份地位的合法化、农村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进行农业直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惠农惠民政策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让老百姓分享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家庭纯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农村社会的经济状况有了本质上的改变与提升[4]。此外,我国从2001年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春季在全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其他相关农村教育改革新政策也陆续出台,这些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大大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正是这些优惠政策的累积效应增强了农民的教育消费能力,进一步刺激了农村家庭选择陪读。
(3)社会片面的成才观和用人观。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古时候,穷苦人家的子弟想要改变自身命运,进入上流阶层,就只能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虽说现在读书并非就仅仅是为了谋求高官厚禄,但很重要的一点并没有改变: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流动。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就是上了什么层次的大学,找了一份怎样待遇的工作。而对于父母的评价,则更多的是从其子女身上体现出来。正因如此,即使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进入大学的人数增多,但却并未改变社会上的这种片面追求学历的成才观和不当的用人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家长们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和家庭的长远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陪读。
2.家庭因素
(1)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至2013年的37.7%,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978年165元增至2013年的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广大农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这为陪读提供了必须的物质条件。随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往往就要开始谋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家庭成员对于教育投资的意愿也随之上升。
(2)对独生子女的过分保护。受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前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农村,子女今后的发展状况往往决定一个家庭的兴衰,这使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关注程度更胜以往。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家长,常年的体力劳作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苦,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农民,更是把孩子将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看作是有出息、光耀门楣的标准和期望,甚至是改变贫困的唯一出路。在这些心理作用下,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毅然决然地选择陪读,以防子女受到半点的干扰和伤害。
(3)家长们的盲目从众心理。由于农村家长们获取教育信息的途径有限,对子女升学成绩的心理压力大以及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他们看到社会上其他家长都纷纷随子女去陪读,自己不去显得对子女关心不够。加上,当前社会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屡创新高。这些都令农村家长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因而,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读,以期望子女考上重点或名牌大学,为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3.制度因素
(1)应试教育体制。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一味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让学生和家长对考试成绩异常关注。但由于进入高升学率学校就读的名额有限,入学就读的机会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为了考取更高的分数,进入重点大学,那些升学率高的重点高中、初中以及小学就成了人们竞相争夺的对象。加上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教育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城市教育为中心,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总原则,农村教育则是居于次要的地位,无法得到有效的体制保障。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远远比不上城镇的重点学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家长们整日围着“分数”来转,为了考高分,众多的家长也就不愿意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上学。
(2)重点学校制度。20世纪90年代,国家明确撤销重点学校制度,推行素质教育。然而,由于存在着路径依赖的惯性,重点学校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了强化。政策的倾斜造成重点学校在资源和能力上远远超越了其他普通学校,并成为学校群体中的强者,普通学校事实上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重点学校可以凭借政策的庇护占有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5]。导致了城乡学校之间形成巨大反差,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愈加严重,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形成巨大的校际落差。非重点学校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差,甚至是人为地制造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根深蒂固的重点中学制度有关。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对策
我国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还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就包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1)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方面。国家应推动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消除城乡间的差别,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建立科技化、现代化农业;不断完善和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使广大农民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和养老保障的同时能够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
(2)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区域的校际之间,因此要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更大程度地减少陪读现象,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进行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时,要合理统筹,给予农村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照顾;第二,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缩小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差距,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2.转变社会人才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新体系
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只有转变人们的观念,才能遏制陪读现象,也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1)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上旧的人才观念转变。政府要善于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使科学的人才观和用人观深入到各级党政干部、企业领导与平民百姓家,在全社会树立“突出能力和创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观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营造出促进高质量人才成长的优良社会氛围。
(2)出台禁止学历歧视的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新体系。如严禁用人单位发布含有限定院校、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毕业院校限985或211高校等含有学历歧视条款的招聘信息。从而引导社会改变以往的人才观,打破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和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构建以能力和创新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用人观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3.合理制定城乡教育规划,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始终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城乡教育规划。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就近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问题,减少陪读学生人数。
(1)合理制定城乡教育规划,调整农村教学点布局。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应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动弱校、弱校作为强校的分校,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面对农村陪读现象所带来的城镇学校人数激增、班额过大、经费不足等问题,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建设新学校,并对现存学校进行升级整改,提高薄弱学校实力。而对于人口稀少的偏远农村山区,则不应撤点并校,以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就近上学,完成义务教育。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农村中小学大多地处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简陋,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这样的地方工作。因此,要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在农村任教,就要真正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农村教师的工资应适当的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同时还要给予其他的补贴,如:交通费、电话费、住宿费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实现教师在本区域内的城镇和农村学校之间的流动,做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办学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4.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发展社区陪读服务
要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还需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发展社区陪读服务。
(1)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目前在中西部边远农村地区仍有大量的小规模学校。这些小规模学校在当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应通过完善投入机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资金上支持小规模学校改善办学条件[6]。农村学校获得足够资金支持,就可以引进优秀教师,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留在当地学习,从而减少陪读现象。
(2)借助民政部门力量,推出社区陪读服务。社区教育承担着“化人”的重任,因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7]。民政部门应依托社区,充分发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管理社会、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或由社区的陪读家长轮流为学生提供社区的陪读服务。提供社区陪读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可以为进城陪读家长提供更多的时间去找到工资待遇更好的兼职,减轻一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使得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陪读现象愈演愈烈。陪读是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社会现象,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遏止其蔓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2] 王江.陪读性迁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表现——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T县第二中学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6.
[3] 罗卯英,熊庆秋.中学陪读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4] 张家勇,肖毅.农村小学家长“陪读”现象的调查及政策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5] 王后雄.“重点学校问题”及其背后之坎[J].中国教育学刊,2009(8).
[6] 范先佐.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与策略——基于4个省(自治区)部分县市的调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7] 叶忠海,张永等.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4).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