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萍
[摘 要]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6—2013年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星级饭店与河南文化产业关联性最高,旅游从业人员数、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量和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河南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旅游总收入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影响最小。提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融合拓展实现市场渗透,加大对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技术优势和旅游产品特性,提升产业融合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度;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68-04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融合发展的基础,都有边界广、渗透性强等共同特征。河南省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十二五”时期,作为河南“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一、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多是理论探讨,包括融合基础、融合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融合功能等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徐仁立[1]研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必然性;黄细嘉、周青[2]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本质出发研究其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以及内外部因素驱动诱导。而在定量研究上,鲍洪杰、王生鹏[3]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确定了模型选择和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与系统协同性的关系。张二妮、王长寿[4]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关联性。梁君[5]等运用贡献度测量法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河南省凭借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但是尚未有学者深入研究其融合程度和融合关联性等。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关联性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提升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对策建议。
二、河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关联性实证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如果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二者关联度大,反之则认为二者关联度小。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并且不同时期随着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本文选取具有灰色性特征的2006—2013年数据,采取灰色关联法分析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
(一)指标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07—201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2014)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07—2014)。
1.文化产业指标
河南省文化产业选择文化机构数(Y1)和文化机构从业人员(Y2)来衡量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情况;选择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Y3)来衡量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情况。
2.旅游产业指标
旅游产业选取旅游总收入(X1),包括国际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X2),包括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旅游从业人员总数(X3),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旅行社数量(X4);星级饭店数量(X5);A级景区数量(X6)。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关联性分析
1.确定分析数列
第一步确定分析数列。设参考数列(母数列)为Yi=(Yi(k)|i=1,2,3; k=1,2,…,8};比较数列(子序列)为:Xj={xj(k)|j=1,2,…,6; k=1,2,…,8}。
2.对变量进行无量纲化
由于各因素在序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无法比较或难以得到准确结论,第二步进行变量的无量纲化。由于此数列多数呈稳定增长趋势,本文采用初值化法,即用同一数列的第一个数据除以后面的所有数据,得到一个相对于第一个数据的倍数数列,能更好地显示增长趋势,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由分析结果可知,河南省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为X5>X3>X4>X6>X2>X1。即河南旅游产业中的星级饭店数是文化产业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旅游从业人员数、旅行社数量、A级景区数量、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对河南文化产业影响最小的是旅游总收入。
(三)结果分析
1.河南省星级饭店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最高
在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星级饭店对河南文化产业影响最大。星级饭店作为旅游接待的基础设施,一方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大大促进星级饭店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星级饭店共有575家,主要集中在二星和三星,服务质量高、综合项目全的高星饭店数量少,河南省五星饭店占全国五星饭店的比重仅为1.9%;四星饭店占全国的比重为4.2%。河南省的星级饭店数仅高于青海、新疆、西藏、贵州等几个西部省区,同为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的接待能力也都高于河南。提升河南省星级饭店的档次及接待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的关键要素。
2.旅游从业人员数、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量和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河南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
一是旅游从业人员数。近8年来,河南省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波动较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文化水平、服务技能等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要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endprint
二是旅行社数量。旅行社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中间商”,对文化产业的市场开发有很大促进作用。目前,河南省旅行社由2005年的874家增加到2013年的1148家。在全国31个省市中,占全国旅行社数量比重由1997年的2.2%增长到2007年的5.1%,随后几年一直保持在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要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中介作用。
三是A级景区数量。景区是旅游的产业的载体,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平台。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313家。目前,河南省3A以上景区数量占绝对优势,5A景区数量居全国首位A级景区中有历史文化类68家、博物馆类34家、红色类18家、科技教育类3家。但目前景区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还偏低。
四是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接待总人数反映了旅游市场开拓情况。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客源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消费者,二者市场互有交叉。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南,其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文化产业的相关性还不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河南入境人数所占比重过低,从表3可以看出,2006—2013年河南省入境旅游人数占河南接待总人数的比重均在0.6%以下。
3.旅游总收入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影响最小
2013年河南省旅游产业总收入占GDP的12%,是河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涉及“吃、住、行、游、购”六大要素,是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体现,然而却不能对文化产业起到整体协同带动作用。2013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9%,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同旅游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实现服务和产品增值,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对策建议
(一)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由于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很大的重合性,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共同资源和基础[6],河南又是文化资源大省,现已查明的各类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达3万多处,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等既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又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资源共享。除了传统的旅游资源外,旅游产业还可以整合相关的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资源、广播影视资源、新闻出版资源等,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开发方式,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融合拓展实现市场渗透,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文化市场可以延伸到旅游市场,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同时,也可以融合拓展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使旅游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通过市场运作,结合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促销、网络促销等传统方式和新型营销方式,实现市场渗透。在河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重点开拓入境市场,加大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同时借助各种文化活动,提高河南文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
人才短缺是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一大瓶颈。要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地融合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素质。河南缺乏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文化旅游创意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因此,一是要扩大文化人才培养规模,在河南高校开设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专业和学科,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二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与国内外高校、名校合作培养机制,加强国内国际人才培养机构的合作。三是推进文化旅游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文化旅游应用型人才。四是加强在职岗位培训,对于在职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岗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竞争力
河南省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集聚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郑州、开封、洛阳三市及黄河沿线,尤其是陇海沿线分布更为集中,可进入性强,且各具特色,丰富而又集中的资源有利于各区域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发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培育优势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各种资源共享,提升产业融合竞争力。
(五)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技术优势和旅游产品特性,提升产业融合度
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融入旅游业能够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法、制作手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传统旅游产品中,尤其是自然风景和人文古迹类景观,进行创意设计,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另一方面旅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渗透,赋予影视基地、动漫基地等以旅游功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换,大大提升文化资源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力度,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瓶颈,通过产业功能的互补来实现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徐仁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2(1):61-62.
[2]黄细嘉,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2(9):131-133.
[3]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8):74-78.
[4]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1):53-56.
[5]梁君,陈显军,杨霞.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28-32.
[6]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16-21.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