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燕
[摘 要]基于我国2001—2013年对22个发达国家行业出口数据,利用要素禀赋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存在稳定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知识产权;要素密集度;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039-04
一、引言
自WTO在1994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设定了知识产权规则的最低标准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与专利、版权、商业机密和其他知识产权形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改革。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注册商标申请量、著作权登记量等都屡创新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技术转让和贸易方式等具有潜在的影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技术转让和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知识产权给技术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持,因此在国际技术转让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专利和商业机密也为那些将技术所有权授予子公司和进行许可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合法的交易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对新技术给予有效保护,企业将更不愿意在开放的技术市场上进行交易。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将通过改变南方企业的边际成本和获得技术转让的成本来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表现,而该边际成本又与南方企业从北方发达国家获得的技术转让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预期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会使其具有更高的新技术吸收能力,从而增加其出口量。
近年来,随着以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上升。那么,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打开和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能力有怎样的影响?具体来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否会增加我国专利密集型行业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国际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学术界对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也从未停滞过。然而,已有的文献大多关注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及发展中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Maskus and Penubarti(1995)最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运用扩展的垄断竞争模型,以专利保护衡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采用22个OECD国家1984年出口到71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制造业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高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贸易却没有影响[1]。Liu and lin(2005)研究得出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进出口总体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但一国专利保护的强度却与总体高科技贸易无关[2]。Co(2004)基于美国1970—1992年出口71个国家的研究得出,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与进口国专利制度关系不显著,而与进口国的模仿能力有较强的关系[3]。Yang and Woo(2006)基于美国1990—2000年出口到60个国家的植物种子样本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方法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是否严格遵循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对从美国进口植物种子并没有可识别的影响,即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没有吸引更多农业贸易[4]。余长林(2011)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制造业行业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激励了中国的进口贸易[5]。
与本研究相关的另一部分文献是关于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对国际贸易方式的重要影响。早期的学者们一部分是通过教育水平和职业分组来区分进出口产品中所含的劳动力要素,同时考虑熟练劳动力的重要性来解释美国的贸易;另一部分是将垄断竞争和含有运输成本的商品整合到一个多国的要素禀赋模型中,考察要素比例如何决定商品贸易的结构,结果表明那些密集使用丰富要素进行生产和贸易且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国家以及那些能迅速累积一种要素的国家都会依照生产和出口结构系统地转向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现代学者们通常采用更细分的要素禀赋衡量法,考虑人力资本、技术规制、耕地、能源等要素各自对贸易专业化的影响,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虽然表面上这些国家没有足够能力符合技术规制的要求,但事实上却在具有更强技术规制密集度的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这表明虽然穷国可能很难与技术规制保持一致,他们仍然能够从现有的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上述研究表明,由于不同行业的要素禀赋不同,其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也呈现较大的差异。
已有文献大多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和发展中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鲜见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角度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尤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定量研究较少。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影响的计量模型
Heckscher-Ohlin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该模型阐明了要素比例是国际贸易要素含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将运用要素比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选取要素比例模型,主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要素比例模型具有更加明晰的理论基础,它是基于传统的H-O模型,仅仅只有运输成本和垄断竞争两个调整项;其次,本文主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表现的影响,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视为一国相对的政策禀赋。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各国社会制度和政府政策的差异会导致资本积累、教育培训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学者也认为制度和政府政策能为一国经济体提供激励,这些激励能鼓励技能积累、新产品和生产技艺的开发等生产性活动,或者引致寻租、腐败等掠夺性行为。知识产权可以作为一种制度禀赋,首先因为它是为发明者提供排他性租金以补偿其投资成本的合法手段。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发明创新活动将会被压制;其次,知识产权保护能减少不对称信息下的订约问题和限制许可方努力维持其技术知识所有权的需求。因此,知识产权可以视为一种制度禀赋,它能够为支持技术培训、创新、技术转让以及相应的生产和贸易提供良好的环境。endprint
基于以上分析,为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专业化的影响,设定模型如下:
exp表示制造业行业对主要发达国家出口额。本文借鉴盛斌(2002)的分类方法[6],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SITC Rev.3三位数分类与制造业行业的对应关系,整理计算得到29个细分的制造业行业对22个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额。
2.解释变量:知识产权要素禀赋(IPRPatent)
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专利密集度的交叉项,其中IPR为我国历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Patent为各行业的专利密集度。本文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衡量主要借鉴韩玉雄和李祖怀(2005)构造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数[7]。专利密集度指标的测算主要借鉴李凤新等(2014)的研究方法[8],公式如下:
发明专利密集度=某行业每年发明专利授权数该行业年平均就业人员数(件/万人)(2)
各行业按照发明专利密集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高专利密集度行业和低专利密集度行业,其中高专利密集度行业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低专利密集度则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各行业每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行业年平均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控制变量
(1)资本要素(Capital):资本要素=(各行业资产值/各行业资产值之和)*100。各行业资产值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计统计值。
(2)劳动力要素(Labor):劳动力要素=(各行业职工人数值/各行业职工人数值之和)*100。2001年和2002年的职工人数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统计值,2003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3)技术要素(Tech):本文将技术要素定义为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由于当地丰富的要素带来较低的要素价格,具有某种丰富要素的国家会大力推动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发展,因此可以预期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技术要素各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具有较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在密集使用知识产权要素禀赋的产业占有较大的出口份额,因此可以预期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
本文研究个体为29个,时间维度为13年,属于典型的“个体多、时间短”的短面板数据类型。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部分采用截面加权估计法(Cross Section Weights,CSW)对模型进行回归。分别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拒绝了混合模型和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因此,我们采用固定效应设定对式(1)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更好地识别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出口发达国家的影响,本文对计量模型逐一增加控制变量。表1的第(1)列为模型中无控制变量,第(2)至第(4)列分别为模型逐一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
表1的回归结果显示,知识产权要素禀赋的系数始终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存在稳定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即知识产权要素禀赋越丰富的行业,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也越多。具体而言,第(1)列只有解释变量,无控制变量,知识产权要素禀赋(IPR*Patent)的统计值非常显著,且符号为正,说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各行业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也与理论预期一致。第(2)列加入了控制变量资本要素(Capital),回归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对各行业出口发达国家的影响显著为正,即各行业投入资本越多,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也增多;加入该变量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的系数符号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第(3)列加入控制变量劳动力要素(Labor),回归结果表明各变量仍然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第(4)列是加入控制变量技术要素(Tech)后的回归结果,该变量的系数符号与理论预期一致,加入该变量后核心解释变量知识产权要素禀赋的系数仍显著为正,表明该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表2是按照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分行业回归结果,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第(1)列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多需要投入较多的技术,属于高知识产权要素禀赋行业,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也较高;第(2)列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回归结果显示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其影响也是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说明大部分资金密集型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较敏感的;第(3)列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回归结果显示知识产权要素禀赋的系数不显著,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较大差异,这是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属于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行业,从事的是标准化生产,对知识技术的要求较低。
(二)内生性检验
通过相关的内生性检验可以进一步验证模型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解释变量与残差项相关常导致出现内生性问题,严重的内生性会使模型估计系数出现偏误且不一致。通常可以采用模型中所有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项代替当期项进行内生性检验,表3报告了具体的检验结果。
表3中第(1)列为总体样本的基本回归结果,第(2)列为所有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的回归结果,两者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基本一致。解释变量滞后一期项的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各行业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滞后一期的解释变量与当期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很高,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当期解释变量与当期残差项相关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提高有利于扩大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基于2001—2013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通过构建知识产权要素禀赋指标,分析了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存在稳定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即知识产权要素禀赋越丰富的行业,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额也越多。按照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出口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 Maskus K.E., Penubarti M.. How Trade-related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39):227-248.
[2] Liu W.H., Lin Y.C.. Foreign Patent Rights and High-tech Exports: Evidence From Taiwan. [J].Applied Economics, 2005(37):1543-1555.
[3] Co C.Y.. Do Patent Rights Regimes Matter? [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12(3):359-373.
[4] Yang C.H., Woo R.J.. Do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duce More Trade?: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Applied to Seed Trade[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35):91-101.
[5] 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的进口贸易增长: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11(6):11-23.
[6]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 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3):377-382.
[8] 李凤新,刘磊,倪苹.中国产业专利密集度统计报告[J].科学观察,2014(1):7-24.
(责任编辑: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