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你一定会回答:“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嗯,这个答案也对,但不是完全正确。因为,早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之前,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就有了过端午节的习俗。那时的人们发现,到了夏初时节,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有毒的爬虫,像蛇啊、蜈蚣啊、蜘蛛啊出现得越来越多,而且南方的这个季节空气很潮湿,人就容易生病。因此,在刚进入夏季的五月初,人们就开始用带有气味的一些草药,如艾草、等来驱虫,同时佩戴灵符,举行一些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为人间驱邪祛病。
时间长了,大家就决定把阴历的五月初五作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来到水边,赛龙舟、向江里扔粽子,来祭祀江里的龙神。有的人还用江水河水洗脸、沐浴,期盼这一年身上干干净净、身体健健康康。在古代,“端”字也有“开端”、“开始”的意思,因此,人们就把五月初五称为“端五”,意思是五月的开始。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啦。
后来,大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这样,端午节又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但南方的一些小朋友可能知道,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被叫做“端阳节”,而且有三个,阴历的五月初五只是“小端阳”,到了阴历的五月十五,还要过“大端阳”,而再过十天,到了五月二十五,还有“末端阳”。一个月三个节,耶,真是太爽啦!
端午习俗
包粽子。不管是哪里的端午节,最重要的一个过节内容当然就是吃粽子啦。
喝雄黄酒。看过《白蛇传》的同学。一定都知道白娘子因为过端午节的时候。喝了雄黄酒。结果变回了一条大白蛇的情节。看来。这个雄黄酒可真够厉害的。古代曾有谚语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这是因为酒里放的这种药物——雄黄。是一种有毒的矿物质。把雄黄酒涂在身上不但可以杀菌、驱虫。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嗯。和碘酒差不多)。如果是要喝的话。就要注意。只能在酒里放一点点雄黄。多了就会中毒。因为这个习俗实在不太安全。所以现在除了南方的少数地区。大部分人已经“移风易俗”。不再喝这种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