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形势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5-07-28 16:06赵丽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作为承担劳动者素质培养任务的高等职业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本文从课程研究领域的几个方面探讨了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7-02

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课程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微观世界,但它却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一、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阻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但广大教师的课程理念还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发展,虽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探讨和创新,但在整体的课程模式和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同时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教研能力。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从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应届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缺乏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师由于能力的局限,影响了课程开发设计、实施。

2.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第一线应用性、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开设的许多课程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而且理论知识面广,程度过深,缺乏范例,难以迁移,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选定、编排等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日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而且相应的知识和技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课程开设不全,需要的课程开不出,不需要的课程又去不掉,而且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采取的做法是,吸引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调整教师队伍,形成校企双方在教学上的合作,但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仍限于浅层次的合作,并未切实发挥企业的角色作用,校企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

1.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切实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调整现有师资团队的结构,建设成为专兼结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专业教师的成长,安排教师下企业参加工作实践和专项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的职业行动能力,丰富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聘请知名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补充在职教师数量和实践经验的不足;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或考取学位;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打造一支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确保高职课程改革目标实现。

2.制定全方位的课程优化调整方案

(1)完善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进一步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首先,对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适时做出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课程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积极编写专业课程习题及案例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程设置科学性

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和“灵活”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一些高职学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每隔几年就变换一个专业,盲目的开设一些新型专业。如果高频率变换课程内容,就不利于学校的持续性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应该“稳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只有做专才能做强。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就业实际,开设针对新兴技术、行业的专业选修课,建立起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3.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理念已经渗透到高职教育建设发展的诸多环节,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认可,校企合作是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要加强校企合作,首先让企业的需求和用人标准贯穿到课程开发全过程,让企业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则引领学校课程模式的创新,让企业的设备和实践设施引导学生学习和锻炼实践技能知识,使得校企合作真正达到双赢状态。其次,学校和企业就教学内容达成协调,使学校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向,保证知识传授的与时俱进,并逐步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职改革核心的高职课程,只有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让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课程改革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殷培峰、杨柳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2]靳润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角度看职业教育,[J],成才之路,2013年22期

[3]汤光伟,改革高职入口模式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2012年

作者简介:

赵丽霞(1982—),女,汉族,大学本科,内蒙古乌海市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