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点拨 悟真情

2015-07-28 16:09林红娟
江西教育B 2015年3期
关键词:父子朱自清背影

林红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初中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要达到这个要求,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最为关键。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告诉我们: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教师要通过文辞巧妙点拨,引导学生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下面就以特级教师王君《背影》教学为例简析一二。

师:现在你们想想,《背影》这篇课文难道只是一个讲“父爱亲情”的故事吗?

生:我觉得,这篇散文虽然确实写了爱,但是不像其他写爱的文章那么温馨。我读了觉得很沉重,总觉得还有些另外的东西在里面。

师:有这样感觉的同学,也可以说说。

生:就是觉得阴沉吧,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你读读第一句。

生:“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师:你能够够尝试着给这句话加上一组关联词吗?加上再读,你更能体会父亲的沧桑。

(生思考,沉默)

师:“近几年来,父亲和我”——加上关联词。

生:“近几年来,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东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师:好!同学们,请大家就这样齐读。

生(齐):近几年来,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东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师:读出了什么?

生:悲哀,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生:痛苦,无论怎么努力还是无法改变现状的痛苦。

生:走投无路。

师: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受过中国最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也曾经驰骋官场和商场,做过许多大事。但是,如今他俩虽然都——

生:东奔西走。

师:虽然当初父亲曾经鼓励“我”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事实上却是天有——

生:绝人之路啊!

师:如果靠着自己的智慧、阅历、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的问题了。确实,当时不仅是季节的冬天,整个中国也正处在冬天严寒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自清父亲面对的,不仅是家中老人离世的悲哀,自己失业的悲哀,其实这也是那时整个社会的悲哀!可是,这一切,当年20岁的朱自清能理解吗?

生:不能理解。所以他才老埋怨父亲的“迂”。

师:父亲和朱自清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很纠结的。大家来读读最后朱自清父亲的那封信。细读,琢磨这封信有什么不寻常。

(屏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生朗读,默读)

生:这封信到处都是矛盾的。开头说自己身体平安,最后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是啊。还不止一处矛盾,矛盾的地方多着呢!

生:举箸提笔不便是因为膀子疼痛,这和死亡好像不沾边啊!

生:我感觉父亲很想念儿子,但似乎又不想让儿子太看得出来。

师:你的语言感觉很敏锐。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点呢?

生:父亲说话矛盾,有点遮遮掩掩的。想强调自己身体不好又不想让儿子着急,想见儿子又不好明说,就是那种味道。

师:有同感啊!我也是为人女儿,远方的老家还有老人在。我每一次打电话回去问安,老人总是反复强调自己身体好,甚至包括他们已经在病床上的时候还是这样,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一个父亲,居然跟儿子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是匪夷所思的,是一定是另有隐情的。而且,我一直在想,父亲既然都说出自己“大去之期不远”这样严重的话来了,为什么最后不用感叹号而要用句号呢?

生:他是在装轻松,掩饰自己的想念。

师:同意!其实父亲的“大去”是在近20年之后了。他如此写,显然是因为内心情感的复杂,同学们请看——

屏显:《背影》的背后……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于是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朱的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生默默看完,均感慨)

师:这就是秘密!同学们,现在你读懂这封信了吗?这封信中到底藏着什么?

生:藏着父亲的纠结。

生:他想念儿子,想说又不好意思说。

生:他自尊又自卑。

生:他在用这样的方式主动跟儿子求和。

生:有点欲说还休的味道。

师: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言难尽啊!王老师是在人到中年之后,才明白为什么一开篇朱自清会是这么写的——

(屏显: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师:我想,从惜墨如金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朱自清不直接写“我与父亲分别已有两年余了”,“分别”不是更精练吗?后来我明白了,哪里是想见就能见的问题,“不相见”三个字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欲说还休啊!

(屏显:我与父亲不______相见已有两年余了……)

师:同学们,结合你的学习和感悟来说说。

生:我觉得是不敢想见,矛盾太多了。

生:我觉得可能是不愿意相见,过去的伤害太多了。

生:也许是不能相见,没有相见的勇气。

生:我认为还是“不相见”三个字最好,最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说白了反而不好了。

师:可以这么认为,是朱自清父亲的这封信直接促成了《背影》的写作——

(屏显:《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现在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师:同学们,读了那么多,了解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回到最初那个问题:《背影》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除了亲情,除了父爱,你还能说出点儿其他的感悟吗?

(屏显:从《背影》中,我还读出了________)

生:我还读出了爱是艰难的。

生:我还读出了人生的苦痛。

生:我还读出了男人的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爱是一种忍耐。

生:我读出了爱的无言。

……

师:下边是老师的一点儿感悟,希望给你们一些启示——

屏显:

背影

身处乱世的凄惶

家道中落的伤感

母亲离世的悲凉

事业衰颓的辛酸

父子生隙的隐痛

送子远行的牵挂

年事渐高的颓唐

死期将至的惶恐

……

一个时代的风雨飘摇

一个家庭的凋零没落

一对父子的情感战争

一个男人的事业败退

……

生之苦难与爱之艰难

师:这篇散文,很浅,也很深。经历越多,懂得越多。同学们,慢慢地去悟吧!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本文时,主要围绕“父爱子、子爱父”这两个知识点组织教学,文中蕴含的感情虽然点拨出来了,但这种感情的来历却难有突破,常给人以突兀之嫌。王君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但轻松突破了父子之爱这个教学重点,并以巧妙的方式细挖慢掘,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文思细心品味出隐藏在生之苦难背后的爱之艰难,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上过了把酣畅淋漓之瘾。王老师的独到之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照应处点拨。王君老师在分析最后一段时,抓住“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句话,通过引导学生给这句话加关联词,从而使他们体会父亲的沧桑。学生试着给这句话加上表转折的关联词后,父子俩面对生活的无奈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了。再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第二段“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联系起来,从而将“背影”这个故事置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背景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父亲谋生的艰难就突显了出来,而这种辛酸并非“我”这个年轻书生所能理解的,所以才会有“我”“老埋怨父亲的‘迂”这种嫌隙。通过对前后照应的两句话的点拨,“背影”故事背后的生之艰难的关键点就在师生对话中呈现了出来。

2.反常处点拨。为了使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爱得深沉,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父亲给朱自清的信,学生很快发觉,这封信中充满矛盾:身体平安与大去之期不远有矛盾;膀子疼痛得厉害与大去之期不远好像也不沾边。通过对这个反常处的分析,学生马上得出了是父亲在“掩饰自己的想念”这个结论。父亲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思念之情呢?这是学生从文面中难以理解的。王君老师马上抛出《〈背影〉的背后……》这则素材,详细介绍了《背影》写作的前后故事。学生这才顿悟:原来父亲心里藏着纠结,他想念儿子,想说又不好意思说,只好通过这封反常的书信,让儿子去体会父亲的苦心与深意,这个严父之爱,又爱得是多么的深沉。

3.留白处点拨。分析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后,王老师让学生返回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用“不相见”三个字,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呢?王老师继续用对话将学生引入到“谈自己感悟”的彀中。在分析这句欲说还休的话语中,学生联系《背影》背后的故事,慢慢悟出了这个留白处的原因:不敢相见、不愿相见、不能相见……惜墨如金、感情丰富的作者不好说破这段隐情,用了最恰当的三个字:不相见。作为儿子的他与父亲产生矛盾后,曾两次回家,父亲要不将他拒之门外,要不对他置之不理,在父子间这段隔阂面前,作者对父亲的爱却也是艰难的,父子情怀的融合更是艰难。而这场父子间的情感战争和弥合,王老师通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留白处这个抓手,引导学生由文本联系背景,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变化就像化学反应,读懂了文本,也能联系上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但并不见得会产生热烈的“化学变化”。要使学生的情感之火热烈燃烧起来,就需要教师巧妙点拨的催化剂,除了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帮助他们咬文嚼字,还应该在关键处递钥匙,伸拐杖,学生才能从文本走近作者的内心,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情。而要做好这一点,选好“劈”入文本的角度,用好下劈的“楔子”至关重要。(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义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猜你喜欢
父子朱自清背影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