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揭开语言文字的秘密

2015-07-28 16:08马志响
江西教育B 2015年3期

马志响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就要凭借课文学语文,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具体到阅读教学,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领会语言表达,即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从而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素养。歌德说过:“内容人人都知道,知道内涵的人却很少。”形式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就是要揭开语言文字的秘密。如何在阅读课堂中揭开语言文字的秘密呢,看看特级教师王敏《夹竹桃》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什么深刻的启示。

质朴而不失典雅

(师出示学习要求:轻声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作者通过哪些虽质朴却不失典雅的文字写出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圈一圈,画一画,用关键词做好批注)

(生读、画、写,自主学习后交流)

生:“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悄悄地、一声不响。”这两个看似重复,实际写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

师:这句该怎样来读?

生:低调些。

师:谁能读出它的低调,它的一声不响、默默无闻?

(生读,师生齐读)

师:“一嘟噜”什么意思?什么感觉?

生:一片,感觉很可爱,有生命力,生机勃勃。

生:感觉灵动,富有生机。

师:口头语,情趣盎然。我们配合着读读。(师生反复回读,读出“一嘟噜”的味道)

师:典雅质朴的语言,组合得非常巧妙。再读一读。

(生充满情趣地读)

师:还有补充吗?

生:两个“又”字凸显夹竹桃富有韧性。

师:夹竹桃有韧性,生生不息,所以季羡林先生赞美它:“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没有哪一天不迎风绽放的。无论什么环境,它都在盛开。

师:孩子,你真有一双慧眼,文中还有一处用“无不……”的句子,请找出来。

生:无不奉陪。

师:两个“无不……”连用在一起,什么感觉?

生:“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连用在一起体现夹竹桃强大的生命力,藏着可贵的韧性。

师:请读出这种感觉。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还有发现吗?

生:从两个“一直”可看出夹竹桃花期长。

师:孩子,你已经练成火眼金睛了,你能读出来吗?(生读)

师:语言组合在一起,夹竹桃就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请记住这段文字。

(再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最后这个反问句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

生:反问句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特点。

生:反问句强调了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师:你们真是神探!谁来试着背背。

(生试背,师指正)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王老师简约明了,直奔中心,带领学生通过“圈、画、批注、交流”等方式走进语言的林子,去寻找那一株株“质朴而不失典雅”的语言之花草,而后一株株诵读品味,体验表达,明晰个中三昧,从中嗅到语言的“香味”,触摸语言的“温度”,体悟语言的“质感”,掌握它的结构和质地,领悟它的神韵和精妙。如:发现、品悟作者用“一声不响”“一嘟噜”“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质朴亲切的语言形象刻画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特点,可谓入木三分;通过对反问句式的探析,透析季老先生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赞扬夹竹桃的韧性可贵。学生在王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层层追问下,在语言的密林里自由穿梭,层层剥开语言的外衣,寻找到语言的秘密内核,体会语言的美妙、文字的精巧、情感的质朴,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一串成珠,背诵积累,习得语言。

率真而不乏睿智

(师配乐吟诵第五自然段“奇妙幻想部分”)

师:月光下,作者把夹竹桃幻想成了什么?

生:地图、池塘、墨竹。

师:反复读读,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给我感觉十分美轮美奂,奇妙,影子美丽而神秘。

生:活灵活现的,朦胧的美,浪漫的美。

师:季老先生写文章时已经51岁了,却不乏奇妙有趣的语言。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善于观察,像孩子一样有颗童心,是个老顽童。

生:质朴率真,富有想象力。

师:率真的人写出了率真的文字,却不失睿智。你发现文字之妙了吗?同桌交流,妙在何处呢?

生:幻想是地图,就有几只小虫子爬过;幻想是池塘,就出现了飞蛾;幻想是墨竹,就真的活了。有动有静,动态的东西十分美妙。

师:孩子,你有作家的品质。我幻想……它居然就是……我幻想……我眼前就真……我幻想……我就真……动静结合,概括具体。

生:“有几只小虫子爬过,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季先生将生活中不起眼的地方写成让我们感叹的文字,真睿智!

师:孩子,你是季先生的知音。通过努力,你们一定能读出文字的秘密。

(师请三个学生读第五自然段,看三幅画面连起来读文字,配音乐)

师:同学们一边听一边闭上眼睛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月光下的夹竹桃又引起了你的哪些幻想,你想到了什么,并写下来。(配乐练笔)

生:我幻想它是浩瀚无垠的星空,它居然就是星空。那点点空隙就是闪烁的星星。

生:我幻想它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它居然就是大海。微风拂来,海面上波涛滚滚。

生:我幻想它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它居然就是草原。

…………

师:作者率真而不失睿智的语言是那么美好,令人陶醉。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季老率真睿智的话语像珍珠一样散落于全篇文字中间,你再从其他段落找一找,也可从句子、词语、结构之间寻找突破。

生:行文段落结构是“总分总”,且首尾呼应。

师:还发现了哪些率真而睿智?

生:“借花喻人”。结合季老的写作背景可以了解到他的写作目的是:借花喻人,以花自喻。

师:还有哪些睿智的表达?

生:还有第三自然段,其他花和夹竹桃的对比。

师:好,我们看第三自然段。这段虽然只字未提夹竹桃,但洋洋洒洒200多字写的是夹竹桃的韧性。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

(生齐读)

师:难怪季羡林先生喜欢夹竹桃。

…………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季老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风格,建议大家去读读季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感受他那独特的语言风格。

“率真而不乏睿智”是季老语言的又一特点,王老师紧扣这一特点展开教学,以三个“奇妙幻想”的内容部分为切入点谈语言感觉,借此发掘季老语言的率真和睿智,感受他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如:发现、体悟作者用“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睿智地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地方写成让我们感叹的文字的精巧;发现、领悟用“我幻想……我幻想……我幻想……”排比手法写出作者奇妙幻想的精妙。再选择以段落、结构为突破,以读促发现:从“借花喻人”“其他花和夹竹桃的对比”等睿智的结构上把握季老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的睿智、高明之处。让学生置身于极富特色的语言密林中,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下去,想开去,去经历“现场”:和文本对话,与文字碰撞;和作者对话、碰撞;和编者交流,寻找和发现语言的秘密。紧接着设计迁移仿写训练,当堂动笔,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让优秀的语言材料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有趣而活跃起来,语感与语用互动起来,阅读与表达清晰起来。最后推荐《二月兰》课外阅读,拓展了课文所学,并将课堂所学之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让学生全面、深入、系统地感受季老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从而得意、得言、得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