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清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晚上19:00至22:15,在维也纳人民歌剧院观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三幕轻歌剧《蝙蝠》,由阿尔弗雷德·埃施韦执棒,海因茨·策德尼克担任复排导演,潘特利斯·德西莱斯担任舞台布景设计,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管弦乐队伴奏、合唱队演唱,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担任舞蹈,第一、第二幕结束后中场休息。
186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接替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出任显赫的奥匈帝国宫廷舞会音乐指挥,1867年和1868年又相继创作了流传于世的《蓝色多瑙河》和《雷电波尔卡》。此时,已经在法国开创了轻歌剧的雅克·奥芬巴赫告诉他:“你应该写喜歌剧”,当时此话并未触动小施特劳斯。真正触动他的是奥芬巴赫《美丽的海伦》在维也纳获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正是奥芬巴赫的两位脚本搭档梅尔哈克和阿莱维向小施特劳斯提供了原创剧本。才使作曲家产生灵感从而创作出不同凡响的轻歌剧《蝙蝠》。1874年4月5日,《蝙蝠》首演于维也纳河畔剧院。从此,小施特劳斯从维也纳的“圆舞曲和波尔卡之王”逐渐变成了“轻歌剧之王”。
《蝙蝠》是维也纳人民歌剧院上演的第一部轻歌剧,自1906年5月27日首演至2010年12月11日止,包括新制作首演和复排重演,该剧共上演了1575场次,成为世界上演出场次最多的轻歌剧之一。当晚演出是本版第441场次,大幕打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富翁爱森斯坦家的客厅”、“奥尔洛夫斯基王子家的宫殿”和“监狱长弗兰克的办公室”等,无论是舞台上的场景、灯光,还是演员的服装、道具,均制作精良、真实考究,堪称经典的传统制作。
本版首演和复排重演的演员阵容不容小觑,如曾饰演爱森斯坦的赫伯特·利伯特,就是前几天在《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中巴克斯的扮演者,以及在《女武神》中为赛弗特“配音”的演唱者。除了出演奥尔洛夫斯基王子的亚历山德拉·克洛斯,和出演监狱长的约瑟夫·卢夫腾施泰纳外,当晚出场的大都不是本版首演和复排重演时的原班人马,出演爱森斯坦的是米夏埃尔·罗伊德(Michael Roider),出演爱森斯坦妻子罗莎琳达的是乌尔丽克·施坦斯基(Ulrike Steinsky),出演女仆阿德勒的是阿尼塔·格茨。
小施特劳斯在《蝙蝠》中借鉴了法国轻歌剧中不用宣叙调而是带有说白的形式,在第三幕“监狱长弗兰克的办公室”中发挥得尤为出色。虽然守卫弗罗施(由格哈德·恩斯特饰演)在剧中一句唱腔都没有,但从其生动、幽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演中,使我们这些听不懂德语的外国人也能感受到其说白中的“笑点”。由此,使人联想到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版的《蝙蝠》中由喜剧演员陈佩斯出演的“狱卒”一角。第三幕开场,陈佩斯一亮相,瞬间就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他的举手投足,他的妙语连珠和即兴对答令人称绝。在谈到对于喜剧的理解时陈佩斯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国内的同行对于喜剧有误解。思考得太多。其实喜剧很轻松、很简单,让观众开心最重要。”
当晚,舞台上最出彩的并不是爱森斯坦和罗莎琳达两位主人,而是讨人喜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仆阿德勒。一位长期被压抑的女仆,在参加了奥洛夫斯基王子家的宴会后变成了一位光彩照人的艺术明星,唱起了“我的马奎斯先生”,即经典的“笑之歌”,“说我像他家的女仆,岂不离奇!”。阿尼塔·格茨机灵、俏皮的演唱引起了台上所有来宾对“马奎斯先生”的讥笑,笑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
戏的结尾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曾经在一次假面舞会上,法尔克博士(由丹尼尔·奥乔亚饰演)喝得酩酊大醉后被爱森斯坦化装成蝙蝠当众出丑,为了回敬爱森斯坦,法尔克博士精心策划了这出妙趣横生的《蝙蝠复仇记》。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晚上19:00至21:45,在维也纳人民歌剧院观看科尔·波特的两幕音乐剧《吻我,凯特》,由洛伦茨·C.艾希内尔执棒,贝恩德·莫特尔(Bernd Mottl)执导,弗里德利希·埃格特(Friedrich Eggert)担任舞台布景与灯光设计,阿隆索·巴罗斯(Alonso Barros)担任编舞,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管弦乐队伴奏,合唱队演唱,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担任舞蹈。
科尔·波特在哈佛求学期间,攻读的是法律专业,虽不是音乐科班出身,但天资聪颖的他在选修了和声学和对位后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自编词曲的流行歌曲作家,并在纽约百老汇上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音乐剧《美国的第一印象》。波特的最大成就和最知名的作品是于1948年12月30日在纽约新世纪剧院首演的音乐剧《吻我,凯特》。该剧开创了美国歌舞音乐剧的先河,不仅获得了1949年托尼奖第一次设立的最佳音乐剧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1953年还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在美国20世纪音乐剧史上,科尔·波特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
自从1956年2月14日维也纳人民歌剧院首演奥地利第一部音乐剧《吻我,凯特》以来,2012年10月27日首演的本版已经是第三个制作。当晚演出是本版第35场次。出场的大多是首演时的原班人马,男一号弗雷德·格雷厄姆(彼得·鲁基奥)由安德烈亚斯·利希滕贝格尔(Andreas Lichtenberger)出演,女一号莉莉·维内西(凯特)由弗兰齐斯卡·贝克尔(Franziska Becker)出演。
百老汇音乐剧既吸取了轻歌剧、喜歌剧和哑剧等特点,又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甚至歌舞杂耍、滑稽表演等元素,是20世纪中叶美国带给全世界的一种兼收并蓄和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其中,以运用流行歌曲音调写成的抒情性歌曲的演唱作为音乐剧的主线。如在《吻我,凯特》中,弗兰齐斯卡·贝克尔通过《我在和你谈恋爱吗?》《我讨厌男人》《从此刻开始》《我要做一位顺从和本分的女人》等一连串情感主线歌曲的演唱,将莉莉从对藕断丝连的爱情表白、对大男子主义的蔑视,和对弗雷德的嫉妒,到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等,细腻而真切地表现了出来,不仅重新赢得了弗雷德的真情——《吻我,凯特》,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赏与掌声。
第一幕中,莎剧的演出已经开始,当莉莉得知花束并不是弗雷德送给自己示爱的信物,而是弗雷德准备追求年轻女演员洛伊丝(由约翰娜·阿鲁阿丝饰演)时,莉莉醋意大发,欲拂袖而去。此时,由弗雷德策划的两名歹徒(由鲍里斯·埃德和赫伯特·施泰因博克饰演)走进后台化妆室持枪阻止了莉莉,使莉莉不得不登上舞台。于是,舞台上莎剧中一场轻松、欢快的歌舞“我们为爱歌唱”为之呈现。整个表演穿插对比,一张一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笔者曾观赏过纽约百老汇版《吻我,凯特》的视频录像,与当晚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的演出存在明显不同的表演风格。百老汇版偏重于热闹的歌舞表演,似乎更具有音乐剧的特色,而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版则偏重于说白的音乐戏剧表演,似乎更具有轻歌剧的特色。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下午16:00至晚上21:30,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观看《指环》四联剧第四部第三日剧《众神的黄昏》,由国家歌剧院音乐总指导弗朗茨·韦尔泽-默斯特执棒,德国戏剧导演斯文-埃里克·贝希托尔夫执导,德国舞美设计师罗尔夫·格利腾贝格担任舞台设计,带序幕的三幕音乐戏剧,第一、二幕结束后各休息25分钟。在歌剧院东侧喷泉广场上。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现场转播演出实况。
自从《众神的黄昏》于1879年2月14日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首演以来,2008年12月8日首演的这一版本已经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第六次制作。本版制作延续了前三部简约写意的现代风格,如序幕中,除了舞台后区一片“冷杉树”布景外,没有其他布景,空空的舞台前区表示“在女武神的岩石山上”;第二幕中,虽然舞台向后台延伸,几乎扩大了一倍的纵深区域。但除了两侧八字形的立柱表示“吉比孔人的大厅前”外,大部分的舞台还是一片空地;第三幕中,舞台前区升起的小舢板象征“齐格弗里德的莱茵之旅”,天幕上,第一场的绿色表示在“莱茵河畔布满树木与岩石的山谷里”,第三场转为红色,表示“天际升起一片火光”。笔者在参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博物馆时,曾留意察看过罗勒于1905年为《莱茵的黄金》第二场“山顶上的一块空地”,和于1904年为《女武神》第一幕“洪丁的房舍”绘制的布景画稿,显示当时的舞台设计是写实的传统制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才逐步转向简约写意的现代制作。
当晚,除了齐格弗里德由本版首演时的美国瓦格纳男高音斯蒂芬·古尔德出演外,布伦希尔德仍由瑞典瓦格纳女高音尼娜·斯特默替换伊娃·约翰森出演,哈根则由去年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帕西法尔》中饰演古内曼兹的韩国男低音阿蒂拉·容(Attila Jun)替换埃里克·哈夫维森出演。
去年慕尼黑歌剧节期间,我们一行人在慕尼黑国家剧院观赏《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时,曾现场观赏过斯蒂芬·古尔德饰演完整的齐格弗里德一角的精彩表演。近年来,古尔德已经成为活跃在瓦格纳歌剧舞台上的一员大将。2015至2017年,古尔德的档期中包括将在东京的《指环》新制作中出演洛格、齐格蒙德和齐格弗里德的重要角色。当晚,能够再一次在现场完整地观赏古尔德饰演的齐格弗里德一角是我们此次音乐之旅的一大收获。在第三幕第二场中,喝了迷药的齐格弗里德中了哈根设下的圈套,被哈根的矛枪刺中后背而致命,临终之前,齐格弗里德痛彻肺腑的独唱“布伦希尔德,圣洁的新娘!醒醒吧!睁开你的眼睛”,以及撞击心扉的悲壮的葬礼进行曲,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斯蒂芬·古尔德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瓦格纳英雄男高音。
去年慕尼黑歌剧节期间,在慕尼黑国家剧院的《众神的黄昏》中,我们一行人也曾现场观赏过尼娜·斯特默饰演布伦希尔德的精彩表演。本版首演时,斯特默是齐格琳德的饰演者,此次通过换角,斯特默从《女武神》开始就担纲布伦希尔德。这样,除了2011年在旧金山歌剧院,今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斯特默又一次得到了出演完整的布伦希尔德一角的机会。能够在现场完整地观赏斯特默饰演的布伦希尔德一角则成为我们此次音乐之旅的又一收获。当晚,斯特默饰演的布伦希尔德表现得异常光彩,尤其是第三幕第三场中的“布伦希尔德的殉死场景”——“我要将火炬扔到瓦尔哈拉的城堡里”,观众无不为斯特默宽厚嘹亮的嗓音,气吞山河的演唱,以及策马跃入火场的壮举所震撼。毋庸置疑,尼娜·斯特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瓦格纳英雄女高音。
指环归还了莱茵河的少女,大幕合拢了。现场观众蕴藏在心灵深处的感情似决堤的洪流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的谢幕,舞台下,沉浸在无比兴奋中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2014音乐之旅已经接近尾声。在11天日程满满的参观音乐景点,观看歌剧、芭蕾舞剧、轻歌剧,音乐剧和聆听音乐会的现场和来来往往的路途上,我们不时会看到从欧美各地甚至特意从日本和韩国赶来的热情观众,还有坐在国家歌剧院五楼侧座打着手电翻看总谱听歌剧的资深“瓦迷”,也不时会看到在地铁的过道里专注地吹奏长笛的音乐学子,以及肩背乐器骑着自行车匆匆赶路的职业乐手。在维也纳,你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随时随地可以重拾音乐大师们洒落在大街小巷中的岁月记忆。
维也纳不愧为世界的音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