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06-01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把能说的话变为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摆在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通过多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仔细聆听声情并茂的声音,认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反复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一改过去那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丰富、新颖、多面、立体,而且可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观察、表达、作文、评改,从而优化了作文指导效果,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最好的内驱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单向地简单操作。在这种操作中,老师传输,学生接收,老师绝对的中心导致作文疆化、程序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都在被接受的课堂教学中被压抑,加上生活范围、生活经验有限,学生面对单一的作文提纲、静态的挂图,自然无法入情入境,致使学生作文兴趣难以提高,思维无法展开,题材无法拓宽,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上作文课就害怕、就发愁的心理定势。
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并茂,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情境,使其眼、耳、手、脑同时接收刺激,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观察与写作的兴趣。例如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写小动物的作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向小学生展示各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吃食、时而睡觉的真实情景,一定会让小学生立即高兴得欢呼雀跃,多媒体声图色光相融的特点不仅使他们进入情境,还会激发他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种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情景教学就把“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由愁着写作文,就会慢慢变为对作文充满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可控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只是写作的入口,要进一步通过唤起回忆,展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丰富作文内容。比如我在教学“场面作文”时,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的长河里一定留下过许多精彩而又难忘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果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是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
这时,我把握最佳时机,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录音中传出了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国歌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地刺激了听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我抓紧时机发问:“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起了什么场面?”课堂上更热闹了,小手林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除夕晚上和爸爸放鞭炮时的情景。”“我想起了开学典礼热闹的场面。”……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现场进行操作展示的优势,提高作文评改能力
俗话说:“文章不厌千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好的文章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改是最繁重的任务,教师耐心地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苦不堪言,学生往往只注重看作文等级及评语,而且学生看到评改之后已离写作有好几天了,自然触动不大,收效甚微。
现在,通过多媒体现场展示,当场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议,教师从自己一个人包办评议中解放出来,彻底转换角色努力成为全班修改评议的组织者,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對刚完成的作文的修改评议活动中去。教师在全体学生评议修改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出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点评优秀词句、段落,又通过多媒体网络把不同的佳作传递到屏幕上,引导学生细致欣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受益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对作文的字词运用,谋篇布局和自我评改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既培养了自己的表达、分析、判断能力,又养成了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优化学生的习作心境,优化指导过程,优化评改途径,使学生观察有对象,思维有凭借、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能够解决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