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羡飞
【摘要】学风建设作为独立学院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成才成长方面,特别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在学风建设方面引入管理学的柔性管理机制,开创了学风建设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学风建设 柔性管理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7-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但与公立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资金实力和教学观念上都存在差别。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学风建设无疑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新形势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引入管理学的柔性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工作。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1.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将人假设为“经济人”,强调组织的权威与专业分工,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管理者通过命令、监督和控制等手段进行外在约束。而柔性管理恰恰相反,它认为人既是管理的起点,也是管理的归宿,具体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出发点,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目标。
2.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内涵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其突出的特征是移植“母校(挂靠学校)”的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
学风建设在广义上指的是大学的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而建立的一种机制。从狭义角度看,学风建设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追求真理、学会做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气。这个定义突出学生才是整个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学风建设的落脚点。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分析学风建设问题。
3.柔性管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担负着对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学风建设是实现这个重任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柔性管理的引入是实现学风建设的根本好转的新课题。
首先,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学风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独立学院在学风建设往往直接借鉴“母校”的“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模式,这类管理的共同点在于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管理者用“统一”、“严谨”、“有序”等适合管理者方便的管理模式,自上而下地限制和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与二本以上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主体意识更强,其个性发展需求的务实性更为强烈,这种刚性管理模式不仅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严重冲突,也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符。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引入柔性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学风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
其次,柔性管理是实现学风建设长效性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学风建设的长效性,必须由原来注重外在制度管理逐步向注重内在以学生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过渡。独立学院要使学风建设成为学生的自发行动,使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加快引入在学风建设上的柔性管理进程。
再次,柔性管理是新时期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必然选择。柔性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管理者必须根据事物的条件来管理。独立学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
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现状
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扩大,生源结构变化,学生的行为模式和思想状态呈现出多元性。为此,我们对本学院大一、二、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8份,回收问卷480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6%。此次调查结果信度较高,基本反映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整体的学风状况。
1.学习目标模糊,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问卷数据表明:部分同学常常陷入“不知学什么,如何学,学了做什么”的迷茫之中,难以在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开展学习。比如,调查发现只有21%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满意的,54%的同学对专业前景不太看好,而高达25%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而在对所学课程是否对将来有用时调查发现,49%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感到有用,17%的同学觉得自己所学对自己帮助不大。而在对学生学习目标上,29%的同学为了考试而学习,11%学生则是为“混文凭、混日子”,24%同学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2.学习精力投入不足,自律意识较弱
调查发现,每天课余自学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仅占6%,在2-3个小时的占21%,1-2个小时的占33%,1个小时或以下的占40%。在自学时间等于或低于1个小时的同学中,有41%同学参加了各种学生社团活动,12%的同学沉迷于看电影、打游戏、上网聊天等,29%的同学在外从事一些家教兼职工作, 11%的同学在外面瞎逛或闲聊,7%的同学谈恋爱。
3.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抗压能力弱,自信心不足
有些学生虽主观上要求进步,但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怕苦怕累,贪图安逸,在学习上往往半途而废。 调查发现,25%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方法欠缺,11%的同学认为自己基础较差,64%的学生认为自己抵抗挫折能力差,学习上易半途而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柔性管理指导下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
1.立足人本性,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的主体地位
立足人本性,就是“以生为本”。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模糊,自律能力差,纪律松懈,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以及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低等现象。但是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这就是学风建设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因此,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风建设的核心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结合本院实际,基于柔性管理“以生为本”的特点,创新了开展学风建设实践工作的新模式:
(1)以学生情感为需求,致力打造“郭导有约”栏目品牌。“郭导有约”是外国语学院为学生倾力打造的一个谈心栏目,它通过定期班会、集体谈话、个别谈话等形式,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检查,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积极寻找改进学风的办法,并逐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以沟通代替命令,构建服务型学生管理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在学生管理上,以沟通代替传统的命令方式,致力构建服务型学生管理团队。一方面,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中,要求全面清楚了解学生关于学习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与动机等,并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院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座谈会,通过三方信息相互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突出内在驱动性,发挥柔性管理的情感凝聚作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的一种心理特征,人的行为往往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出发,而柔性管理就在于充分挖掘人的情感对其行为产生的正向引导作用。所以要实现学风建设的持久与稳定,必须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情感凝聚作用,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过程的转变。
(1)掌握有效的激励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在学风建设中,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注重有效的激励方法,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院每年选出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比较突出的“十大优秀标兵”,让他们在学生当中发挥榜样作用,并鼓励他们分享其奋斗经历,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有效促进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其次,通过学生第二课堂,团委学生会积极丰富学生学术性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术性活动为纽带,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再次,充分利用新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对优秀学生的模范事迹和校园学术性活动进行宣传,以典型宣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扩大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学习正能量,逐步实现优良学风的形成。
(2)落实“一帮一”互帮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教育工作是人的工作,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思想与学习特点,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发挥各类学生的积极作用,全面推动学风建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和学习动力不足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帮扶。辅导员在工作中不仅督促他们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采取“一对一”心理辅导,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为学生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3.强调发展性,创新学风建设工作新模式
柔性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作为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以保证事物的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更要进一步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1)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应用型专业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学风建设中应特别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在课程体系上严格规定实践课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16%以上。同时,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强调要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及时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联系合作单位,使校企合作和学生实训形成制度,在实践中探索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最佳方式。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2)积极搭建学生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召开各种层次的经验交流会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特色之一。在操作上,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积极搭建“视界”交流平台,该平台以交流、探讨、学习和成长为宗旨,通过交流,为促进学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1)专业学术交流会。这类交流会主要邀请一些专家教授讲授专业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激化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从而更好促进学风建设。
2)就业与考研交流会。很多学生到了大三都会感到压力与迷茫,他们会在考研或者就业方面不知如何选择,也不知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为此,辅导员经常邀请一些考上研究生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回校给各班举办经验交流会,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详细介绍自己的经历,引起在校学生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走出迷茫,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良好学风。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要立足于人本性,突出内在驱动性和强调动态发展性,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为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勇治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6)
[2] 周颖佳等,切实加强“三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