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中小学生守则》您做到了吗?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路小学 田少波
新学期开学,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赫然出现在教室墙壁上,读来只觉得更加朗朗上口,易懂好记了许多。细读《人民教育》2015年第18期“《守则》之变”主题文章,更觉得新《守则》言简义丰,旨高措实。在进一步学习《守则》中,我深刻地感悟到:教师当责无旁贷地率先践行新《守则》。
老师,您热爱祖国吗?奏唱国歌和升降国旗时的肃立与注目礼发自真心吗?老师,您在工作中还依然好学多问肯钻研吗?日复一日批改着作业,是不是开始学会了偷懒和应付?老师,您诚实守信吗?有没有在测评考试前给学生一些暗示?说过的“善意的谎言”中又有几分“善意”几分“谎言”?老师,您坚持锻炼吗?礼让排队吗?节水节电吗……新《守则》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但是当成人尤其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守则》的同时,能不能经得起学生的反问:老师,《中小学生守则》您做到了吗?
教育教学需要回归安静
四川省新津中学 王贞鹏
“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这是我读完《人民教育》2015年第18期《总在忙碌的教育生活肯定是有问题的》之后,瞬间在脑海里闪现出来的一句话。
教师们步履匆匆,学生们手忙脚乱,我们到底走到哪儿去了?那往往是一条功利主义之路,所有人都忙着给教育教学进行价值排序,甚至常常把升学率置于价值排序的首位。
我们的初衷呢?实际上,教育教学应该是一项实践性反思工作。实践可以辛苦忙碌,却不意味着疲于应对大量的任务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而是心无旁骛地忙于备课、教学、研究。反思更需要丰富的安静,给心灵留下余地,用以消化、内化和升华实践。这不才是我们儿时梦想中和初为人师时教育教学的样子吗?
践行新《守则》需要新思维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學院 李焕武
《人民教育》封面主题“《守则》之变”系列文章解读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时代背景、内涵外延、价值依据和实施原则,是引领教育管理的重要纲领。“守则”“守则”,守之则成。新《守则》重在践行,而践行新《守则》需要新思维。
一是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具有非线性、不可分离性等特点,践行新《守则》不可机械地将条目分割开来,也不宜简单地墨守成规,而应以整体性思维创新实践。二是协同思维。一方面新《守则》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家长要做出表率,学校、社会要协同落实;另一方面新《守则》不只是德育的事,语文、历史、体育、自然等各个学科要全面落实。三是开放思维。新《守则》给各地各校留有很大实施空间,比如《守则》的具体细则怎么制定,学生违反《守则》后该如何纠正,等等。在新《守则》落实的具体情景中,每一个教育主体都应以开放的心态,以智慧、勇气和担当迎接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