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活之美 发掘习作素材

2015-07-27 19:35邱丽娟
新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习作学会笔者

邱丽娟

要改变农村小学生习作素材匮乏这一现状,就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活优势,引领学生从司空见惯的农村资源中发现美,在取材中酝酿美,在写作中表达美,享受习作的快乐。以下是笔者在开展“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拙见。

一、融入自然风光,触摸乡村之美

广阔的农村大地是大自然对乡村孩童无私的馈赠。乡村自然风光美无处不在:田野里,笑弯腰的稻谷、绿油油的烤烟;菜园里,白胖胖的冬瓜、红艳艳的辣椒;小河里,潺潺的流水、穿梭的小鱼;山坡上,各色的野花、疯长的野草;山林里,葱郁的树木、嶙峋的怪石……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农村学生的习作素材,但学生对这些美往往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美、寻找美。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转换角色,以小记者的身份,每天观察一处景或物,带着“五官观察法”这个相机去捕捉自然美的画面,并做好记录。学生捕捉到并写下了充满灵性的美好:《荷锄归来喜洋洋》《小虫游历记》《暮归老牛心里独白》……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吃过晚饭,我们整个小院像往常那样‘倾巢而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去田里的机耕道散步。天边夕阳亲吻着西山,恋恋不舍地隐去。晚霞迫不及待地登上舞台,畅快淋漓地泼洒着鲜艳的红色,把天空这块巨大的幕布绘得如此绚丽。此时的霞光就像一位动画制作大师,在幕布上尽情地挥洒创作的灵感……”当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才能开启智慧的双眼用心发现,拨动纤细的心弦用心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

高矮错落的农舍、房前屋后的瓜架、鸡鸣狗吠的喧闹,构成了乡下人家一道迷人的风景;田间耕作的勤劳、妯娌相处的和睦、无拘无束的质朴,形成了乡下人家特有的精神风貌;婚丧嫁娶的热闹、祭祀祭祖的隆重、节日庆典的讲究,形成了乡下人家独具特色的风俗;客家线面、肉丸、芋仔饭等又是客家别具风格的菜肴。只有走进乡下人家,才能了解这些。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细心观察,写出农家之美。

二、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课程之美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课程”的教育观念,摒弃学科本位主义,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学习中度过的,各科学习中的观察、思考、收获及学习过程中的见闻、感受,往往是学生和人交流时的主要话题,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作文中的重要素材。李白坚教授曾说过:“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如文题——《难忘的一课》,学生可以写一次科学实验的经过,可以写一次数学解题的过程,可以写一个体育动作的训练情景,可以写聆听一段音乐的美妙,可以写一次作画的亲身经历,可以写参加活动的收获和启示……

三、开展特色活动,体验生活之美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研究中,笔者根据教学的大环境、学校现有的资源、学生的需要及年级教材安排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特色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从中发掘习作素材。

1.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体验阅读之美。笔者刚接手新班级时发现:学生家里没有几本藏书,更不用说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少学生多是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游戏上。这不禁让笔者忧心忡忡。此时恰逢全市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于是笔者马上组织学生行动起来,开展“书香班级”活动。笔者还将活动拓展延伸到学生的家庭,鼓励家长、学生共同创建“书香之家”。“书香班级”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让学生积累了不少习作的素材。

2.开展“寻家乡梦”活动,体验变化之美。近几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此为契机,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寻家乡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有了不少新发现。比如,发现国家的好政策给农民带来许多实惠:土地制度的改革、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医保的全面实行、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农村失地补贴、老龄补贴等;发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讯信号的全面覆盖、数字电视的普遍使用、互联网的广泛开通、鳞次栉比的新农村村庄建设等;发现了农民与时俱进: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会有事没事到网上逛逛、学会把住时代脉搏传递正能量……通过活动,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丰富了习作的素材。学生围绕这些变化写的佳作《政策好了,农民笑了》《新型农民》《人人都说家乡好》《中国梦,农民梦》等在中心校作文竞赛中获奖。

3.开展“学会生存”活动,体验实践之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告别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孩子历练少了。如今农村的孩子已不如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吃苦耐劳,有的连最基本的生存本领都不具备。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年级特点,结合年级单元文本的主题,开展“学会生存”系列活动。三、四年级侧重开展“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活动;高年级侧重开展“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自救,学会生存”等活动。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生存本领,又挖掘了习作素材。如一个学生写了题为《我这样做对吗》的习作,主要讲述了:一天父母不在家,一个陌生的叔叔自称是送快递的,打电话要家里的地址。她多了一个心眼,怕上当,没有告诉对方家里地址。这篇习作选材很细,但能以小见大,给人启发。

四、关注社会热点,发现人性之美

现在,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广播、电视、网络用最快的速度带给人们最新的信息,精彩无处不在。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写作的素材?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比较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对纷乱复杂的信息进行鉴别与筛选,更多地关注新闻热点中体现人性美的内容,并用日记的形式把这些热点记下来。如中央电视台在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系列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寻找最美村官”“寻找最美消防员”时,我鼓励学生寻找、发掘身边普通人中人性美的元素,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讲述故事,交流见解和感受。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跟踪、报道后,心灵受到震撼,写下了《“固执”的保安》《她抬起了头》《对与错》《你听说了吗》等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学会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