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该课程的教学涉及教与学双方的前期准备、过程结合、实施与总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循环特性的存在,所以可以使用PDCA循环模式来使教学更加规范化、有效化。
PDCA循环又名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
PDCA是英语单词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见图1。
图1 PDCA循环基本模型
1.1.1 计划阶段(Plan) 该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订。
1.1.2 执行阶段(Do) 该阶段主要是先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1.1.3 检查阶段(Check)该阶段对执行后的计划进行结果总结,分析哪些对了、哪些错了,从而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1.1.4 处理阶段(Action)该阶段主要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PDCA循环之所以具有对质量进行监控和提高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该循环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2.1 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工作的运行由多个小的环节来构成,每一个小环节的运行都遵循PDCA循环模式。这些小的PDCA循环围绕着总的工作目标,朝着同样的方向转动,彼此协同、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任务目标。
1.2.2 不断循环上升 4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转动,而每一次转动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也就意味着前进了一步,似爬楼梯,逐步上升。在质量改进上经过了一次循环,解决了一个问题,质量水平就有了新的提高。
1.2.3 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的阶段。不把成绩肯定下来,不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标准、程序、制度之中,PDCA循环就不能上升、不能前进,质量改进就达不到目的,同类问题也将再次发生、反复出现。
PDCA循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4个阶段、8个步骤来完成的,这8个步骤分别是现状调查、分析问题、要点确认、制订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总结经验、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这8个步骤在4个阶段中的具体分布见图2。
图2 PDCA循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8个步骤在4个阶段中的具体分布图
2.1.1 现状调查 在这个步骤当中,主要是教师的行为,教师的行为主要围绕学生和教材这两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对于教材的处理。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只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参考资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略去他们在基层工作岗位不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理论知识进行再一次精简和提炼。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必须要以大量的操作为基础,所以在进行教材处理的时候要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置操作练习。其次,对于学生的掌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行为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掌握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个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背景,本校的学生在高中时都学习过计算机相关知识,但他们所学的知识不够系统,也不全面,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也不规范;第二个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差异,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其动手能力也有区别,而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不同的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速度和程度也是不同的。
2.1.2 分析问题 在这个步骤当中,主要是根据所要讲的内容进一步分析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里的问题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如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形式以及转化后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这个方面主要的问题。
2.1.3 要点确认 在这个步骤当中,主要是根据上一个步骤的分析结果来进一步确认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样也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点确认:第一个方面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为要点;第二个方面是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2.1.4 制订对策 根据以上几个步骤的分析和确认,制订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是计划阶段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下一个阶段的执行依据。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所制订的对策必须与学生专业相关并且能够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制订策略时以学生的专业背景为设置任务的依托,并且设置练习的时候采用分层模式来确定题目难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满足全体学生的练习需求。
该阶段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进行内容讲解的过程,也是为了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阶段。该阶段主要有3个方面的活动,分别是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以及师生互动。
2.2.1 教师的活动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师讲解—学生观摩—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这样一个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活动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在讲解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问题设置的典型性,在练习题目的设置上要注意题目设置的层次性和全面性,并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2.2.2 学生的活动 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所以学生的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该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但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都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吃得饱、吃得好”,在学生练习的环节主要采用分组分层的模式来进行。分组的目的是“以强带弱”,减轻教师辅导压力,学生加强沟通与互动,最终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实现知识上的互补;分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从而满足自身的练习需求。
2.2.3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这个过程里面,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不应该独立存在,而应该进行互动。在知识点这个方面,本课程操作性强,从而需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又由于课程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掌握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点遗忘的现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和教师通过回答问题进行互动,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在知识应用方面,由于在不同知识点背景下有可能存在同样的操作,重复讲解会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可通过设置相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该阶段是对实施过程的一个检查,主要判定制订的方案通过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效果检查主要是检查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对学生的检查和对教师的检查。
对学生的检查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是否完成了课堂练习。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小组汇报法、抽查点评法和测试法。小组汇报法是指以任务小组为单位,将本小组的作品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对其进行点评;抽查点评法是指教师随机抽查个别学生的操作练习任务,根据其完成效果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测试法是指在完成练习之后,教师根据授课要点设置检测任务,让学生当场完成,然后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教师的检查主要是看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实施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师生座谈、学生评教以及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可以直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学生评教则是通过大部分学生的一个评价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等内容来征求学生的意见,可以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该阶段主要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认真处理,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将其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阶段进行处理的重点。
2.4.1 处理问题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分别在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进行问题处理。在教师层面,通过检查如果发现在知识重难点方面存在讲解不细致、问题设置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应当在课堂小结阶段再次对重难点进行讲解,从而做到当堂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课后作业,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在学生层面,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自身存在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则应当通过教师设置的课后练习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巩固学习效果。
2.4.2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对于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有些是可以当堂解决和处理的,但是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则无法在本循环进行处理。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当进行汇总与分析,并作为下一个教学循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争取在下一个教学循环解决本循环未能处理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PDCA循环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励教师增强自身素质,而且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该循环模式的应用,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整个PDCA循环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和依托,设置的计划以及整个实施的过程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并且通过检查和处理阶段来进一步确定和完善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更加突出。
在PDCA循环过程当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制订计划阶段主要以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作为依据,在实施阶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体会,并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服务。
使用PDCA循环来规范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个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样一个循环进行,从而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增强教学效果。
PDCA模式是一个循环模式,上一个循环存在的问题将作为下一个循环集中要解决的问题,周而复始,通过不断改进与修正,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策略上进行进一步调整,最终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将PDCA模式应用到计算机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规范化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增强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