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络论治高血压

2015-07-27 05:13李宏泽于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络病高血压

李宏泽 于睿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微循环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微循环障碍属于络病理论范畴。本文从络病理论的角度论治高血压。以络论治高血压分为肝肾亏虚、络脉失养,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治疗上多用辛味药、藤类药、虫类药以通络。

【关键词】高血压;微循环障碍;络病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我国传统医学将高血压病归属为“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素体亏虚、情志不调等因虚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风、火、痰、瘀”等复杂的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之证。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研究的深入,发现高血压的微循环障碍与络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络病论治高血压可以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络病的理论基础

1.1 络脉的结构、分布与生理功能

络脉是经脉走行过程中形成的分支,可以分为别络、孙络、浮络等部分。络脉的分布非常广泛,外达皮肤肌腠、四肢百骸,内连五脏六腑,犹如网络一般纵横交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分。络脉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和敷布的通道,具有渗灌气血的功能并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可以将经脉中运行的气血灌注到外在的皮肤肌腠和内在的五脏六腑,同时也可将脏腑肌腠散在的气血渗入到络脉而灌注于经脉,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2 络病的形成

络脉是气血津液运行和敷布的通道,同时也成为外邪侵袭进入人体的通道和传变的途径。络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络脉瘀滞、痹阻不通的一类病症。雷燕[1]等认为外感六淫、跌打损伤、情志失调和劳逸失常可使络脉出现结滞、空虚、损伤、毒蕴等病理变化。于向东[2]等认为络脉病变分为虚实两端,虚者为络脉中气虚、血虚,实者为瘀血、浊毒痹阻络脉。

2 以络论治高血压的依据

微循环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循环是形成外周阻力的主要部位,总外周阻力中约有70%是由微循环形成的,而外周阻力的增加是血压升高的基础。微血管重构在高血压形成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就是说阻力血管的结构改变导致了循环外周阻力的升高以及血压升高的过程[3]。由于络脉的结构、功能和病理与微循环有吻合之处,因此可以把高血压病归属于络病范畴。

2.1 络脉的分布与微循环的相同点

络脉分布十分广泛,由别络、孙络、浮络等不同级别的部分组成,犹如网络一般纵横交错,分布于全身各个部分。而微循环也是一个类似与网状的系统,由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等不同级别的血管组成,纵横交错,散布于全身各处。由此可见,络脉的分布与微循环的分布具有一致性。

2.2 络脉的生理与微循环的联系

络脉能够润养全身,外达四肢肌腠,内而脏腑官窍;同时具有双向性,可以将散布于皮肤肌腠和脏腑的气血渗入络脉而灌注于经脉,以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微循环内的血液可以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能将组织需要的氧气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部分,并将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以实现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由此可见,络脉双向渗灌气血津液的功能与微循环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

2.3 络脉瘀阻和高血压病的微循环障碍

雷燕[1]认为络脉病变以络脉瘀阻为共同的病机,是一种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络主血,络脉瘀阻属于血瘀证。血瘀证的患者常常在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等客观指标上存在异常[4]。高血压在发病的过程中,全身的微循环主要存在两种结构性的改变。一种是阻力血管的重构,表现为阻力血管的管腔直径减小,从而导致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另一种是微血管的稀疏化,表现为单位空间毛细血管网的密度下降。James等[5]发现临界高血压患者以及有高血压家史的血压正常人指背皮肤毛细血管密度低。高血压患者的后代在血压还没有升高时就出现了指背毛细血管数量的减少,表明毛细血管稀疏的发生比高血压的发生早,而不是继发于血压的升高。这表明广泛的微血管稀疏化可能是启动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郭慧君等[6]将149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 80 例和非血瘀证组69例,对照组为58例健康人,分别检测甲皱微循环以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甲皱微循环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血瘀证组合非血瘀证组均出现了甲皱微循环障碍,但血瘀证组的微循环障碍程度较重。

3 高血压的络病病机

3.1 肝肾亏虚,络脉失养是高血压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的发生以肝肾亏虚为基础。肾主藏精,真阴真阳寓于其中,是保证阴阳平衡的根本。肝主疏泄,维持全身气机的条畅。二者共同维系人体气机的升降,对于维持血压的恒定有重要意义。肝肾母子相生,同寄相火。若肝肾精血充盈,则相火潜藏安宁,络脉得以滋荣,气血冲和,升降有序,血压能够维持正常。若肝肾精血不足,则相火不得潜藏,络脉不得滋荣,气血随相火上逆,血压升高。

3.2 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高血压的病机关键

痰浊是人体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停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是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止血留滞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浊和瘀血关系密切,痰浊粘滞使血液运行缓慢滞涩形成瘀血,瘀血留滞可使津液布散失常蕴生痰浊。二者互为因果,在肝肾亏虚的基础上,痰瘀胶结,阻滞络脉,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导致变证丛生。

4 高血压以络论治的用药原则

由于痰瘀阻络是高血压的病机关键,因此治疗的原则是疏通络脉和透络达邪。通常的治法有以下几种。

4.1 辛味药以通络

辛能散、能行,可以疏通络脉,如叶天士所谓“络以辛为泄”。但辛味药有发表和通络的区别,对于属于络病的高血压病来说,应当选用入络而不仅仅发表的辛味药,以避免降低了通络的疗效。常用中药有川芎、元胡、郁金、姜黄、三棱、红花等。这些药物既可以直入病所而发挥作用,又可通行血脉,以去除络脉之中的痰瘀之邪。

4.2 藤类药以通络

藤类药物攀援缠绕,纵横上下,犹如网络,无所不至,与络脉的结构和形态很相似,根据取类比象的原则,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络脉病变。对于表现为四肢麻木,肢体无力的患者,可加用藤类药物以加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常用藤类药有鸡血藤、首乌藤、络石藤等。

4.3 虫类药以通络

对于痰瘀凝结络脉日久的高血压患者,一般通络药物难以见效,可以选用虫类药。因为虫类药物善于走窜,能搜剔络脉,使络脉中的痰浊和瘀血无处凝滞。常用药物有地龙、全蝎、蜈蚣、水蛭、土鳖虫等。但虫类药物作用强烈,容易损伤正气,常佐以补益之品,既可防止损伤正气,又能助虫类药祛邪。

参考文献

[1] 雷 燕.络病的病机及临床特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4,09(23).

[2] 于向东,崔 军.从络论治高血压的理论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24):3364.

[3] Mulvany MJ.Small artery structure: time to take note[J]. AmJHypertens, 2007, 20(8):853-854.

[4] 沈绍功.从毒损心络论治高血压病[J].江苏中医药, 2007, 39(10):3.

[5] James MA,Tullett J,Hemsley AG,et al.Effects of aging and hypertension on the microcirculation [J].Hypertension,2006, 47: 968-974.

[6] 郭慧君,王知佳,王金荣,等.高血压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甲皱微循环的观察.中国微循坏,2005,9(3):198-199.

猜你喜欢
络病高血压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理论”从瘀论治中风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