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在局部麻醉的方式下进行拔管,观察两组心率情况及拔管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拔管反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在进行介入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简单处理后能恢复,但仍有一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难以消除,若处理不合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为研究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问题及处理措施,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3.9±5.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1±5.4)岁。其中38例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11例进行临时起搏术治疗,3例进行二尖瓣介入治疗,19例进行主动脉、左心室造影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治疗方式、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先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两组患者拔管后均用沙袋加压止血;若拔管后患者出现心率下降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视。
1.3 观察项目
拔管后的反应情况、各种处理措施的效果、处理后的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拔管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11.11%)明显少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快率反应相关因素
通过对6例产生拔管快率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原因主要有血容量不足、心衰、出血、冠脉综合征。见表2。
2.3 慢率反应患者阿托品使用效果
7例慢率反应患者使用阿托品后,恢复6例,占85.71%,其余1例使用多巴胺后恢复,占14.29%。
2.4 拔管反应患者处理后恢复情况
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100%。见表3。
3 讨 论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后的拔管方式会对拔管反应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较直接拔管方式来说,局麻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本文中通过将两种拔管方式产生的拔管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进行局部麻醉拔管组的拔管反应情况明显少于进行直接拔管组拔管反应情况,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2]。
拔管后会出现两种反应,快率反应和慢率反应,快率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血容量不足、心衰、出血、冠脉综合征。对慢率反应患者进行阿托品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恢复率。阿托品能够缓解疼痛,解除痉挛(平滑肌、血管痉挛),有效改善微血管循环,并能够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解除,从而加快心跳[3]。再者,对出现拔管反应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大大提升恢复率。
本文通过对72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进行局部麻醉拔管)的拔管反应情况(11.11%)明显少于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拔管反应情况(25.0%),说明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恢复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燕青,杨 捷,柏 颖.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迷走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3,4(45):69-70.
[2] 刘凤娇.心血管介入治疗后相关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1,10(7):25-29.
[3] 罗桥英.心血管介入诊疗后拔管反应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决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14(1):75-76.
[4] 彭晓阳.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16-18.
[5] 冀 惠.循证护理在预防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0, 23(09):52-54.
[6] 黄利萍.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 2012, 02(18):63-65.
[7] 王光扬.失效分析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非计划性拔管中的运用[J].当代医学,2014,(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