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俐玮
三国纷争近百年,英雄豪杰辈出。自两晋以来,世人甚爱孔明,予独爱公瑾之有勇谋而不外夸,大敌当前而不畏惧。
你不慕荣利,重情重义。择主时,因为和孙策是“总角之好”,你毫不犹豫地跟随了孙氏。当时,孙氏集团还没有占领政治的先机,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你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因为你,东吴更强大了。对于孙氏,你忠贞不贰,曹操想让你为他效力,无论给你什么好处,你都断然拒绝。你说:“大丈夫的处世之道,遇到知己,对外要尽忠臣的道义,对内要有骨肉般的亲情。”正是这道义、亲情,才使你与孙策之间的情谊纯净得毫无杂质。
你有勇有谋,战功显赫。大丈夫,需具备文韬武略。放眼三国,张飞、关羽有勇无谋;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却不能和敌人厮杀;而你,治军有道,宁战不降。后来你统领三军,南平长江,西治巴蜀,为东吴政权立下了无数战功。
你不畏强敌,竭忠尽智。南城郡下,毒箭射伤了你的右肋,大敌当前,你只能伤病在床,这番屈辱你怎能忍得?你说:“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语毕,你又立刻披甲上马。我想那时,你的伤痛早已化作体内沸腾的血液,赤胆忠心日月可鉴!
大丈夫有勇有谋还不够,还需要具备大气度。记得孙策说过:“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可见你和张昭不分伯仲,可是在正史里,你却从来没有超过张昭,尤其是气度。《三国演义》将你描写得度量极小,“三气周瑜”纯属无稽之谈,如果你当时真的愤愤言“既生瑜,何生亮”,那么作为对手的诸葛亮又怎会在吊唁时感叹“从此天下,再无知音”了呢?
就像美人迟暮一般,英雄总有白发时,可是你却未等到发白之时,正值壮年的你便匆匆离世,你的人生定格在了最灿烂的时段,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哀伤和莫大的惋惜。
惜哉,公瑾!痛哉,公瑾!
点评
世人皆爱诸葛亮,而本文作者却独爱周公瑾,体现了选题的别具一格,加之把自己欣赏的周公瑾用第二人称——“你”称呼,更抒发了自己对周公瑾的仰慕之情。这是本文的又一亮点。文中,作者将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看法后都有具体的事例加以佐证,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语言上作者善于活用所学课文,比如开头:“自两晋以来,世人甚爱孔明,予独爱公瑾之有勇谋而不外夸,大敌当前不畏惧。”便是化用《爱莲说》中的语句,语言典雅凝重,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