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行知思想,让作文教学更灵动

2015-07-25 15:29何金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习作作文

何金莲

学生习作是学生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它能陶冶情操,能带着学生在成长中感悟生活,学会观察与思考,甚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有些学生写的文章干瘪,缺乏血肉,缺少情感与思想,还有些学生习作兴趣不浓,一见作文就头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愉悦的写作心理,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更多一点形象,更多一点情感,更多一点思想呢?如何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张扬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尝试的。

一、观察和体验并行,积累作文素材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有生活体验是关键,要学会“体验生活”。对任何创作来说,观察和体验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浪花,当学生悟出生活之中每时每刻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时,学生便有源源不断的东西写出来。学生不愿写,或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中的事熟视无睹。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多开展活动,用活动来刺激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让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而为写作文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1.走进自然,发现精彩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自然现象常常伴随在我们身边。学生们在生活中都看到过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写不出来呢?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没有细细去体会。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发现,开启他们的审美情感,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获得发现美的喜悦和冲动。一旦学会观察的方法,学生的笔下一定会妙语连珠。

记得有一天,一场大雪飘洒大地。正好早晨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看着外面洁白的雪花,学生都被这美丽的景致吸引了,很多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这场雪。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我放下手边的教学任务,和学生一起讨论着这场雪,让他们谈谈自己看到的美景。有的说:“雪花好美呀,就像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小精灵,自己也好似其中的一个小精灵在空中跳舞。”有的说:“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有的说:“我要到雪中去,去触摸雪,看看它有几个花瓣。”有的说:“我要去尝一尝雪的味道,看看它是不是我想要的甜味。”

听着同伴的发言,更多的学生举起了手,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时我趁机告诉学生这就是写话,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不到一会儿工夫,大多数学生写了满满一张纸。学生收获颇多。这些自然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先放下课堂的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去观察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想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及时的引导去观察去体会,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去充实自己的作文。

2.走进生活,捕捉浪花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接触生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话的“米”从哪里来?在学生的身边,有经常可见的平凡小事,也有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捕捉、去思考。

为了让作文课“动”起来,我把目光投向校外,投向田野乡村,利用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观察,训练学生写作。开学初,学校的草坪里有许多杂草,我就利用这一劳动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拔草”比赛。劳动中孩子们兴奋地说着、笑着,相互比着谁拔的又快又多,这激烈紧张的劳动场面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使他们走进生活的大课堂,亲身体会生活的美妙,劳动的快乐。这样的实践体验为学生的习作大堤拓开了另一个决口,《记一次拔草》的习作训练也水到渠成了。

二、展现情感世界,引发真情实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好习惯,在真实中创新。

小学生写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的生活着眼,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怀着真挚的情感去观察、体味生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些细腻的真情,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真切。这样学生就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写出展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母亲节时,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献给妈妈的歌》。我先带领孩子们回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母亲浓浓的深情与辛劳,再通过实际行动感谢母亲。整个课堂,孩子们激情高昂:高唱母爱赞歌,朗诵母爱诗篇,制作母亲节礼物……我抓住这个瞬间,让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最后再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写下来。此刻,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体验,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母爱入水般温柔,如春风般温暖,母爱是清晨餐桌上的丰盛的早餐,是我失败时的一个微笑……”“母爱是一句句叮咛,为我熬夜织毛衣的疲倦身影……”真可谓文思泉涌。通过活动,把节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激发学生将活动内化为语言,再现为文字,升化了情感,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流泻真情,倾吐为文。通过这样的习作训练,学生不但思维清晰,有话可写,而且深刻了解到,人物的形象和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有放在真实的事情中才能提炼出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才能打动别人。

三、欣赏和展示共进,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因此,激发学生写话的心理动力,诱发学生从事写话活动的内驱力,培养最佳写话心理尤为重要。每次的写话训练,教师都要重点讲评,在学生的每周日记和每次作文中,可选择一些典型的生活事例的作文,作为大家的共阅对象,吸取优秀的地方共同进步,这也是“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习作目标的落实。叶圣陶先生深刻指出:“习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为快。”满足学生的需求,唤起学生的发表欲望,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如果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文的平台,学生就不仅仅是乐写,而且如鲠在喉,不吐为快。另外,教师促进佳作得以较广地传播,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对优秀习作,我们可以让小作者读给大家听,投稿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或寄给报社发表,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一定想多写几篇,再次尝到成功的喜悦。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的确,在现代教育中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孩子们的赏识者,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陶行知先生说:“人才的幼苗要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已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么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更要用赏识的态度,充分肯定学生写话的成果。如开辟“展示栏”,及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到“展示栏”晒一晒,既可展示优秀作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又可让其他学生来读一读,学一学,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作品配上插图,图文并茂的写话作品总是让其他学生眼前一亮,让其他学生也有了写话的热情。如我们班的朱心怡同学,平时习作水平很不理想,词句匮乏,语句不流利。但这个学期习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她的作文中能出现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都归功于贴在她旁边的“习作栏”,因为她常看,再加上展示栏的定时更换,久而久之,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就被她“偷”走了。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习作的平台,学生在展示自己习作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其他同学习作水平的提高。

四、重视批改与评价,提高学生能力

陶行知先生撰写的《活的教育》一文,主要论述了活的儿童要有活的教育,教师要活,教的东西要活,书籍要活,方法要活。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惯用成人的处世哲学和经验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片面强调作文的思想性,大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挫伤了孩子写作的积极性与自尊性。对学生习作进行等级评价时,不知不觉地会去对照班级中作文出色的同学,结果,很多同学一学期来难得得几个“优”字。作为老师,在学生习作评价中需要一个“活”字,在面向全体学生时,又关注到个别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不同内容的文章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奖励为主,学会用望远镜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 激发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张扬个性,享受成功。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本着“多就少改”“高分重赏”的原则,善于捕捉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拿到班上来评议,来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由怕写向乐写迈进。还可以开通班级博客,把学生的作品放到博客上,请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网友一起参与鼓励评议,推动学生灵动的情思在笔尖流淌。好作文是夸出来的。我们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谅解小学生习作的困难,多发现学生习作的成功和进步,用“活”的评价方式多多激励,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只有让学生享受到习作的快乐,作文教学才是属于学生的,学生才会从心灵深处唱出“最快乐的歌”,学生的心灵才会在作文教学中成长。

参考资料:

1.《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陶行知习作作文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