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七重” 助力地理高考

2015-07-25 05:39李亚倩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答题审题试卷

李亚倩

摘要: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一类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它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能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既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课型不可或缺,更不可忽视。特别是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在专题训练与模拟考试频繁进行的情况下,它是提高高考复习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总结了此课型中的“七重”,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三  地理  试卷   讲评课

一、重“准备”——克服“生”与“熟”的矛盾

这里所说的“生”,是指一份试卷,经历了教师选编、学生的解答、教师的批改、教师的总结、教师的备评等诸多环节,往往间隔的时间较久,当教师将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时,学生对做过的试卷或者做过的某些试题比较陌生了。而这里所说的“熟”是指教师经过选编、批改、总结、备评等环节,对试卷已经相对熟悉了。这样,教师的“熟”与学生的“生”,便形成了一对矛盾。

所以,要克服这对矛盾,我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即每次将试卷批阅完后,首先对试卷进行抽样统计,分析总结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其次将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订正,然后再将学生订正所反馈的信息搜集总结。这样就能确定哪些内容是应详细讲评和重点讲评的,哪些是应该拿到课堂上讲评的,哪些是应该在课下与学生个别面评的。教师在讲评课前做足这样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强化课堂讲评的针对性,还能消除学生对试卷的陌生感,而且也就解决学生“生”与教师“熟”的矛盾。

二、重“审题”——教会学生入门的方法

在高考地理试题的解答中,审题的环节十分关键,学生审不清题目,答题就会“南辕北辙”,就会答非所问,就会离题万里。所以在讲审题时,教师首先要讲出命题意图。我们知道,不管是主观性试题,亦或是客观性试题,都体现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学生只有审明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答题的方向才会明确。

我们要重视平时的审题训练。这里仅谈两个方面的审题:一是对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有“二审”,其一审材料,因为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就在材料中,学生只有细审材料,才能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其二审问题,因为问题中明确了答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二是综合题目中的读图分析题目的审题,主要有“四审”,其一审,确定解答的对象;其二审,确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其三审,确定限制条件;其四审,确定学科间的契合点。

三、重“构网”——提高综合分析与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试卷讲评,学生在复习中形成的知识网络会更加完整而牢固,因为它对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迅速判断和提取信息十分有利。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知识网络的构建,构建网络就要做到:第一,要注重将题目中遗漏(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第二,要考虑到高考的要求,要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加深,这样就能够运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第三,对试题的分析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要注意从地理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分析,从侧重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上来,要重点分析和指导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第四,要加强横向联系,注意把相似、相近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会举一反三。第五,注意学科渗透,即与其他学科进行全面或广泛的联系,还要联系当今的热点问题。

四、重“思路”——交给学生解题的钥匙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它告诉我们,讲评时要结合题型与学情,因为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答技巧与方法,解题的思路不同,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也不同。“授人以渔”,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

下面以选择题型为例来说明,选择题目的构思往往十分巧妙,它有迷惑性,但也有提示性。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常为:第一步全面正确把握题干,第二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准题眼,然后用筛选排除法,将那些不符合题意或者表述不科学的题枝、题叶排除。此外,还可以运用直接判定法、分析推理法、借助图解法、读图分析法、反向思维法等。对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特征的问题,如“黄赤交角为0时,会出现哪些主要的自然现象?”我们在讲评时,不妨运用质疑法将题目变式,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活跃,做到一题多思、多解、多变,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这也利于已有知识的迁移、重组、应用。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我们要做到除了结合题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学生讲清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十分关键的。

五、重“参与”——发挥学生讲评课的主体地位

在讲评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而积极地参与试卷的分析和总结过程。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自己在解题中出现了哪些类型的错误。如审题不清、知识点掌握得不牢、思维推导的过程有误等。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发言,坚决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习惯,对一些典型题,可以让成绩出色、解题思路好的学生进行正确思维演示。有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敢于把自己(不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想法说出来,大家进行评判。只有发现错误,才能纠正错误,人们常说“发现了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

六、重“反思”——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再度提升

人们常把做题与打乒乓球相比:对手就是命题人,要战胜对手,就要首先看清发球(先读懂题意),然后组织进攻(再运算推理),在解题过程中,要一分一分地争取(要先易后难),最后打败对手(主要是战胜自己)。一场比赛,可能输得很惨(一张试卷可能做得很差),假如不加以反思,下次遇到对手可能还会输,说不定会输得更惨(如果不研究,不反思,下次同样的题,可能还会重复错,平时错,高考时还会错)。所以,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备一错题本,以便将那些典型的错误记载下来,每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一看,这样不仅能牢牢吸取教训,避免错误重复,而且通过思考,还能提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七、重“规范”——强化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讲评试卷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最好与最差的试卷反复地给学生演示,并把答题总规范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书写规范,恰当、精练地使用地理术语,不说废话,不离题,把握答案的方向,注意答案的全面性、完整性、逻辑性等也展示在于屏幕之上,让学生按照屏幕上的答题规范对照自己的试卷,“规范”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以后在考试中的得分率。

一言以蔽之,讲评课上好不容易,要上好讲评课,教师就要抓好上述“七重”。

猜你喜欢
答题审题试卷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