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婷
中考数学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如果不讲究一些方法与策略,就很难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所以笔者认为,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读课程标准,研究说明
这里所说的《课程标准》指的是《新课程标准》,《说明》指的是《中考说明》,这两个文件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中考复习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与原有的《标准》相较,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基”和“两能”的新要求,同时对具体的内容也做了适当的增删。
而一年一度的《中考说明》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性质、命题的依据、考试的范围、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式、试卷的结构。
因此,只有认真研究这两个文件的内容,吃透这两个文件的精神,才能保证复习的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才能保证习题的深度、难度及范围的准确掌控;才能保证复习的中心、重心不会偏离;才能使我们的中考复习更具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
二、关注动向,预测方向
关注动向就是关注近几年来全国部分省市数学中考试题、我省数学中考试题、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的新动向。关注试题动向,就要弄清全国部分省市试题的特点。
比如,技能层面上的题目的特点、能力层面上的题目的特点、方程思想层面上的题目的特点。首先要弄清我省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比如考查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的试题,在计算技巧和知识立意的试题上不过分地纠缠,特别注意各种题型的结合和题量的适度;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上,出现很多探究性、操作实践性、阅读理解性、开放性等考查创新能力的试题。其次要弄清全国实践数学竞赛试题中的那些具有创新思维的、考查智力的、与现实生活、现代科技密切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预测命题方向,就要根据上述所关注的试题的新动向,对试题的方向进行预测。
比如,中考试题的基础题大多源于教材的原题;中档题虽在教材中找不到原题,但原型肯定是对教材中相关资料的引用、变形或组合,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创新题肯定会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压轴题不用猜题押宝,因其是原创,所以既猜不到也押不准。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基础题可以重复,因此,必须抓好“四基”题,同时要重视生活背景题、动手能力题、评价标准(不唯一)题,必须关注高中衔接题、趣味题、创新能力题。
三、系统复习,摸清脉络
只要仔细留心一下历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我们就会发现,考查“四基”的题目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约占80%)。全卷的“四基”知识有这样几个特点,即覆盖面较广,起点较低,多来源于课本,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是对原型的加工、组合、延伸与拓展。历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告诉我们:课本是考试的“本”,更是复习的“本”。所以,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紧扣教材、深研教材,在做题中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和方法的学习。
2.必须明白基础知识就是全部初中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
3.必须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并加以综合运用。
4.必須注重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同时对典型的题目进行变式练习。
5.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整理。
6.必须注重中考热门,注意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与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之间的联系。
7.必须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只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才能为下一步的复习做好铺垫。
四、专题复习,归纳方法
专题复习主要是围绕“四点”进行,即系统复习中的弱点、教材体系中的重点、中考题型中的创新点、中考试题中的热点。因此,我们必须精心选取一些新颖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就我省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特点,我们还应当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专项训练。
1.在应用题方面——必须是具备时代特征的实际应用型的。
2.在图表信息题方面——必须是能突出科技发展、经济危机、信息资源转化型的。
3.在阅读理解方面——必须是能充分体现考查自学能力型的。
4.在图形变化及开放题方面——必须是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型的。
5.在归纳猜想与操作探究性试题方面——必须是能够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型的。
6.还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几何、代数杂揉型的题目。
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展开,一定要对近些年来的中考试题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命题规律,制定复习策略,并为下一步复习奠定基础。
五、模拟训练,全面提高
通过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接下来就到了全面提高、模拟训练的环节。模拟训练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审题训练。审题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审题能力,提高审题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训练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读题,即善于从题目中读出未知和已知,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要教会学生将题目与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联想对比,找出其相似或关联点,将知识进行定位,然后再寻求解题思路;对于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我们要提前讲授,以便让学生在多次的模拟练习中反复使用,最终形成技能和能力。
2.善待错题。善待错题就是要求学生建错题批注,教师建立错题检测。学生不仅要收集自己在课堂练习、模拟考试中的错题,还要在错题的旁边写出详细的解析,有时甚至写出出错的原因;如果是有代表性的错题,还要用红笔划线,做重要标记。教师对学生在练习和模拟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收集在错题集中,尤其是共性的错题,一定要收集起来,在评卷中特别讲析,并在下次的测试中将其融进去。师生同建错题集,目的特别明显,一是为了查漏补缺,二是为了“错不过二”。
3.注重反思。在复习中,学生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同一问题问题多次失误,即使教师多次强调,仍然难以解决。究其原因,除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外,最主要的是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诉我们,如果在解题后不注重反思和领悟,不注重总结经验,不注重吸取有益的教训,就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做一卷,会数卷”的目的。
4.规范格式。在数学解题的规范上,有一些思维敏捷、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因丢三落四,说理不够严密,不注意规范要求,导致无谓失分。所以在解题规范上,教师一定要严要求,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必要时,要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