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荣 杨 莉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01)
沥水沟渡槽位于石门水库灌区东干渠2.1km的沥水沟沟口,是东干渠渠首重点建筑物,控制着下游27万亩稻田,占石门水库实际总灌溉面积的60%左右。
原渡槽设计输水流量30m3/s,全长214.1m,最大建筑高度43.3m。工程1970年7月始建,1972年5月完工,渡槽全部采用了预制装配式轻型结构。上部槽箱为“U”型薄壳预应力砼结构,下部排架为预制装配轻型钢筋砼双肢和单肢型式,最大高度38.3m。该工程施工质量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槽箱和排架砼碳化、开裂破损严重。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波及汉中市,加剧了渡槽的破坏,渡槽整体受损严重,基本无法正常运行,在运行通过流量16m3/s时,不仅漏水,且摇晃不止,安全度明显不足,可能出现整体破坏,因而需进行恢复重建。
根据震后渡槽受损实际情况及安全鉴定报告,考虑渡槽的灌溉要求,本着经济合理、施工安全方便、尽快实施的原则,对各种可能实施的方案进行比较。
因沥水沟渡槽为灾后重建项目,时限要求非常紧,渡槽重建采用何种方案是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施工工期及施工安全等。经现场对渡槽地形、地质、结构型式分析后,初步拟定对原址新建、原址加固、改线三种方案进行比选。考虑到若渡槽改线,因施工时不能对老渡槽造成破坏,两者必须有一定的距离间隔,势必造成渡槽与上下游渠道转弯衔接,水流条件较差,产生的弯道冲击波可能引起渡槽震动,对渡槽整体稳定不利。且由于改线方案当时未做地质勘察,而补做地勘工作至少需要3~5个月,本着节省工程投资、压缩设计时间、减少社会因素影响等综合考虑,改线方案在当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而渡槽原址线路顺直,水流条件好,具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因而对原址加固和原址新建方案进一步比选。
3.1.1 原址加固
根据渡槽实际损坏情况对渡槽进行加固,原“U”型槽箱壁厚较薄,变位、碳化较大,加固处理难度大,本次对排架进行加固,槽箱进行置换,新设基础井柱承担上部荷载。
槽箱:槽箱为简支梁式,跨度大,采用预应力C40钢筋砼结构,断面尺寸4.2m×3.3m,底板厚度0.35m,侧墙厚度0.2m渐变为0.35m。槽身顶部设拉杆,以改善侧墙和底板的受力状态。
排架加固:将原排架凿毛至新鲜砼面,冲洗干净,浇筑C25钢筋砼空心墩完全包裹。空心墩为椭圆矩型断面,中部设置横隔板,墩体从顶部整体以40∶1的坡比逐渐向下扩大。
基础井柱:原井柱为C15砼,强度等级偏低,且部分为素混凝土,部分仅在上部7m范围内构造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本次设计不利用原基础井柱,竖向承载力及弯曲变形影响完全由新设井柱承担,新设井柱为C25钢筋砼,端部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3.1.2 原址新建
原址新建下部支撑结构比较了空心墩、排架和拱式方案,因拱式方案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施工难度大而不予采用。空心墩方案较排架方案贵,且布置显得较为笨重,故原址新建方案以较轻型的排架作为代表。
对原渡槽槽箱及排架拆除置换,槽箱采用现浇预应力钢筋砼矩形断面,下部支撑采用排架,新设基础井柱。
槽箱断面型式同加固方案。
排架为C25钢筋砼结构,横向做成A字形,两侧以20∶1的坡比向下扩大。高度小于15m采用单排架,超过15m采用双排架,双排架在较大的竖向及水平向荷载作用下,其强度、稳定及地基应力较单排架容易得到满足。立柱断面尺寸1.0m×0.8m,立柱间设横梁从上到下4.0m等间距布置,断面尺寸0.6m×0.8m。
新设C25钢筋砼井柱,端部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3.1.3 方案比较结果
原址新建方案虽然工期短、费用低,但最大的缺点是要保证在一个非灌溉季节建成通水,施工工程量非常大,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加固方案虽然建筑工程直接费用大,但对工期要求较松,可以分阶段实施加固,在灌溉季节可停止施工,渡槽可通过一定的小流量向下游灌区供水,考虑到下游27万亩稻田灌溉用水的迫切需要,可以缓解下游灌溉压力,初步选择加固方案。
随着设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加固方案暴露出一些尖锐问题:渡槽至今已运行36年,基本达到了使用寿命,排架实际配筋量不足设计抗震级别的70%。5·12地震后,排架和槽箱几乎都存在裂缝,埋于土体内的排架基础钢筋砼表面严重爆裂,钢筋外露,排架破坏比较严重,5·12震后,通水16m3/s时就产生不规则摇晃。加固方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判定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度;其次是新老材料的受力分配无法确定;另外就是结构受力钢筋已从内部严重锈蚀,砼碳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基础需新增加井柱数量,施工难度大,有可能对老井柱造成破坏。因此,对原渡槽进行加固不仅加固起来非常麻烦、难度大,投资也不一定低,且加固后虽暂时可正常运行,但后期运行效果难以预料,工程运用安全性差。
在加固方案渡槽施工质量及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项目参与各方结合项目实际,提出将渡槽向沥水沟上游改线,虽线路长,水流条件差,但只要控制转弯半径与角度,水流条件可得到一定改善,改线方案最大的优势是施工不受原渡槽影响,施工中原渡槽仍可通水灌溉,施工安全风险小,工期保障要求低,最终确定采用改线方案。
渡槽改线总体布置由1号隧洞、跨沟渡槽、2号隧洞三大部分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盖板涵组成。
为了满足渡槽进出口水流条件的平顺衔接和1号隧洞进出口地形地质条件要求,从原渡槽上游盖板涵处向沟道上游弯折进入1号隧洞,转弯半径23m,中心角44.75°,隧洞后段设一半径23m、中心角47.17°的弯道与渡槽平顺衔接,渡槽进口轴线与原渡槽相距约45m。此线路总体布置较为平顺,水流条件好。为使渡槽下游与原主洞夹角较小,不影响渡槽过流能力,并在施工时不对原渡槽造成影响,渡槽出口轴线距原渡槽轴线布置为24m。渡槽改线平面布置见图1。
槽箱下部支撑结构比较了拱架支撑与排架支撑。排架方案对两岸边坡基础要求低,但跨度小,基础处理个数多,槽箱采用预应力,工艺复杂,难度大。拱架方案拱圈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斜井柱施工难度大,但基础处理个数少,沥水沟渡槽位于汉中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内,拱式方案较为美观,推荐采用拱架方案,具体布置如下:
图1 渡槽改线平面布置
图2 渡槽改线纵向布置
(1)拱圈:跨主沟道布置3跨各43m跨径的板拱支撑上部槽箱,拱圈矢高12.5m,矢跨比为1/3.44,拱圈采用变截面抛物线结构型式,拱顶厚度0.8m,拱脚厚度1.2m;拱圈宽度结合上部槽箱宽度及结构布置需要确定为5.64m。
(2)排架:为减小拱上荷载并使拱轴受力条件较好,拱上支撑结构采用轻型排架,排架间距6.6m,排架高度1.87m~8.70m之间,排架采用C25钢筋砼现浇结构。排架横向两立柱中心距取决于槽身的宽度,为4.45m,立柱断面尺寸0.6m×0.4m,立柱间设横梁从上到下等间距布置,断面尺寸0.35m×0.5m。
(3)槽箱:槽箱简支于排架上,采用现浇C30钢筋砼箱型断面。断面尺寸4.2m×3.0m,底板、侧墙、顶板厚度分别为0.33m、0.25m、0.2m。
(4)拱座墩台:拱圈与拱座墩台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墩台包括2个边墩和2个中墩。1#、2#中墩分别高 25.11m、20.46m,为 C25钢筋砼空心墩,断面为圆矩形,墩身顶部尺寸7.83m×4.07m,墩身四侧以25∶1的坡比向下扩大,墩身底部井柱盖梁厚2.7m。根据承载力要求,盖梁下分别布设8根直径2.3m,深14.2m、10m钢筋砼井柱,端部置于弱风化基岩上。
两侧边墩均位于进、出口沟坡倾倒体上,采用C20砼大体积重力墩,考虑稳定及布置要求,两侧边墩水平截面尺寸为9.0m×9.2m,高度7.0m。根据承载力计算,上游边墩基础底面需布置2根长18m直径2.7m竖直井柱,2根长18m直径2.7m斜井柱;下游边墩基础底面需布置2根长22m直径2.7m竖直井柱,2根长18m直径2.7m斜井柱。井柱穿透倾倒岩体,端部置于弱风化基岩上。渡槽改线纵向布置见图2。
拱式渡槽特点是拱端推力传至两岸山体,对两岸岩体强度及完整度要求较高,而沥水沟渡槽两岸边坡为强~弱风化的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倾倒体,岩体破碎,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且倾倒岩体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渡槽使用年限内有可能发生蠕动,这对于拱式渡槽是个突出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设计提出在拱端设置水平洞或基础斜井柱,洞端穿透倾倒岩体置于弱风化基岩上,使弱风化岩体承受拱端推力。从本工程岩层特性看,布置水平洞长度较长,进洞口覆盖层很小,在强风化倾倒岩体中,施工安全性不易保证。斜井柱可以和边墩合理结合,且可基本垂直于岩层分界线布置,柱长较平洞可缩短一半,施工相对较容易且投资较小,故予以采用。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斜井柱角度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其所受内力较小,且可将拱端推力有效传递至端部弱风化基岩上。要求在施工运行过程中,对两岸边坡加强安全监测,随时掌握边坡岩体变位动态,对可能发生的较大滑移及时做出处理。
渡槽建成后,2014年3月结合春灌要求进行了试通水运行监测,通水流量最大达到25m3/s。监测显示,渡槽水平及竖直向变形均较小,竖直变位最大点处仅3mm,进出口边坡变形也较小。建成后至今近一年监测结果表明,渡槽整体变形较小,在安全范围之内。
(1)工程设计时,应放眼工程项目长远效益,综合考虑工程投资、施工条件,运行管理等各种因素,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
(2)一般加固工程因受原工程条件的制约,给设计、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且后期的运行效果难以预测,所以在有条件新建的情况下,应作充分的比较,本着经济安全、施工方便的原则,尽量采用新建方案。
(3)沥水沟渡槽震后恢复重建采用了改线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加固方案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以及工期要求紧等各种问题,为渡槽实施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空间。陕西水利
[1]赵文华,陈德亮,颜其照,管枫年.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渡槽第二版[M].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