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的“诗外功夫”简单来说就是:讲政治、懂法律、学文化。
2014年,中国经济频提新常态,到年底新常态又添内容: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基本平衡,中国第一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从资本输入国到资本输出国,这种角色的变化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更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的首次。”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如此评价,“在中国制造改变了全球很多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下一步,中国资本极有可能再次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和贸易格局。”
欣喜之余,回望来路,可以发现,中国资本输出之路并不平坦,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它的蹒跚步履和歪斜足迹。在中国即将成为资本输出大国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往,瞻望前程,总结经验,以利前行,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企业迈开“走出去”的脚步至今,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失败的案例,有些失败可以用惨痛来形容,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但受制于韩国当地严苛的劳工法和强大的工会组织,双方磨合长达4年之久,最终以失败告终,上汽耗资5亿美元仅仅买了一个跨国并购的教训。2005年,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在出价高于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15亿美元的情况下遭遇败局,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却是美国国内的政治盘算和意识形态思维。2006年,中信泰富投入4.15亿美元,从澳大利亚富豪手里买下两个磁铁矿,原计划投资42亿美元,于2009年建成投产。但项目开工后,投资一路水涨船高,几度陷于停顿,直至2013年才装运首船矿石,比原计划晚了4年,超支达80亿美元。2009年,中国铁建承建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实际工程数量比签约时预计工程量大幅增加等原因,发生大额亏损,总亏损达到40多亿元人民币。
《新产经》记者 马良 摄
此外,在伊拉克、利比亚、缅甸、蒙古、越南等地,因战乱和政局动荡等原因,国内很多企业的投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前招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曾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率比较高,2010年中国失败率全球第一;效益也比较低,百分之二十几还亏损。
《新产经》记者 马良 摄
研究一下这些失败的案例就会发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非经济因素的忽视。经济因素,像市场、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企业一般都比较重视,也各有所长,各具优势,能确保自己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非经济因素,像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许多企业往往重视不够、了解不多,而恰恰就是对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忽视,导致了对外投资的失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很多情况下,往往是“诗外功夫”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对外投资的“诗外功夫”简单来说就是:讲政治、懂法律、学文化。
去年11月,中国铁建在中标墨西哥高铁项目后仅仅3天就得而复失,其深层原因在于墨西哥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国铁建只不过是其多党政治的牺牲品。一位墨西哥政坛人士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建议,中国驻墨西哥一些政府和商业机构对墨西哥的政治气候应该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中国需要在各个权力领域找到朋友,包括在国会和媒体圈。“墨西哥非常需要这个项目,但欲速则不达。”他说,中国企业依然很有竞争力。
几乎与中国铁建兵败墨西哥同时,另外两家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项目也遭遇挫折,而原因同样是政治因素。
2013年5月29日,总部基地中国控股集团与伦敦市政府签署了改造废弃的皇家码头项目协议。总部基地将投资10亿英镑,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开发占地约为35英亩的商业中心。伦敦总部基地项目将把当地社区的就业率提高30%,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60亿英镑。
同年10月3日,另外一家中资企业中融集团宣布,在南伦敦重建第一届世博会所在地水晶宫,项目投资5亿英镑。
到去年11月中旬,中国铁建刚刚在墨西哥失利后,英国国内也出现了对这两个中国投资项目的质疑,其矛头是指向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的。巧合的是,质疑的重点也是在招投标环节。一个被怀疑为内定,一个被指责没有竞标程序并且推进速度缓慢。而约翰逊之所以成为靶子,是因为他有可能被推选为英国首相候选人,参加2015年的大选;而来自海外的投资项目正好被用作攻击他的武器。就这样,中国企业不知不觉间卷入了政治风波。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去年发布了国内首部《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虽有意识,但防范措施不力,尤其是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蓝皮书分析了2005年至2014年期间发生的120起“走出去”的失败案例,其中25%的案例失败是因为政治原因所致,有8%的投资事件在投资审批等环节因东道国政治派系力量的阻挠导致失败;有17%的投资事件是在运营过程中因东道国的政治动荡、领导人更迭等原因遭遇损失。
由此可见,去国外投资经营同样要讲政治。必须对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全面、客观的政治风险评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指出,非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不可避免。即使是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规范和成熟的国家,都避免不了会存在这种制约因素。所以,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同时增强软实力和硬实力,软硬兼施才能给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赴海外投资牵涉到复杂的法律关系,中外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定又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不能很好地熟悉、遵守和运用相关法律,就会面临法律风险,这种风险有时是巨大的,甚至能决定投资的成败。
我国某建筑工程公司在加蓬承包了一项工程,在当地雇用工人,结果发现当地用工成本很高,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要能够养活两个妻子和三个孩子。即使在工程竣工以后也没有完,这是因为这时临时工变成无固定期限的工人了,非熟练工人变成熟练工人了。
我国一家工程公司承包了波兰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因运作不善而失败,波兰方面提出了巨额索赔。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低估了项目的成本,又遭到波兰供应商联合涨价的封杀,而主要原因是我国公司对合同的法律风险缺乏必要的把握和控制。
近几年,我国赴美上市公司接受调查的越来越多,起因是这些上市公司存在失信问题。还有,海外投资中经常遇到的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以及人权保护方面的审查,都是法律风险的具体体现。
因此,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必须懂法律,要了解对象国的法律政策和相关的国际条约。对其法律制度应该进行整体调研,详尽了解外资准入制度、公司法律框架、税务体制、劳动法律制度、环保要求、外汇管制要求等,其中劳资与环保问题往往被中国企业忽视,而问题和分歧也常常出在这里,所以应该特别注意。
懂法律不仅有利于企业避开麻烦、确保投资成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做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三一重工状告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2012年9月,三一重工旗下子公司拉尔斯控股欲收购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海军军事基地附近的4座风力发电厂项目,奥巴马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下令阻止。三一重工就此对奥巴马提起诉讼,指控奥巴马政府越权,并称这一命令侵犯了宪法赋予该公司的权利。
2014年7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裁定,此前奥巴马政府禁止拉尔斯的收购案,侵犯了对方的合法权益,该公司应当被允许质证。三一重工状告奥巴马一案取得阶段性胜利,三一重工也成为首个胜诉白宫的中资企业。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在回顾这一案件时指出,中国企业出去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法律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一旦你的利益受到损害,也要大胆地拿起法律武器,哪怕他是总统都要敢去告,大胆地利用法律武器,使中国企业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余闽是昊樽期酒国际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被业界誉为“中国葡萄酒投资第一人”。针对近年来国内涌现的海外酒庄投资热,他多次强调要了解和尊重红酒文化。他说,在投资国外的葡萄酒酒庄时一定不要破坏当地的红酒文化,红酒虽然是以商品、产品的形式呈现,但实质上承载着一种本地文化。即使把国外的整个酒庄买下来,也不能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文化上的修改,一定要尊重、保护和传承原有的酒庄酒文化。有的投资商以暴发户的方式对国外葡萄酒酒庄进行投资经营管理,不考虑红酒本身所蕴含的本土文化因素,很是“土豪”,这种投资风险非常大。
因文化冲突、文化融合问题没有处理好,中国企业“走出去”,吃了不少亏,产生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例如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平安收购富通、上汽收购双龙等。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跑遍非洲40多个国家,总体感觉是中国企业与当地的融合度很低。“很多企业自己盖房子,自己生活,很少跟当地人接触。”他说,由于缺乏宣传,很多项目落成了,当地人还不知道是中国人建的。突破文化差异,与当地融为一体,对于投资海外非常重要。
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徐昌东说,欧美国家劳工、工会组织非常强大,中国企业不擅长和这些组织打交道。它们在国内只是与地方政府打交道,中国企业走出去后想法很简单,岂不知这就是文化和法律的不同。
徐昌东强调,中国在外面所有的不成功,政治、经济,各方面实际上都是文化的冲突。“你不能用中国的固有文化去适应美国文化,这肯定不行,你要改变。”
企业并购后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往往产生比较大的冲突。跨国并购既涉及到企业之间的微观文化层次,还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宏观文化层次。如果文化不能很好融合,在微观层次可能造成员工之间的对立、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对立、不同子公司之间的对立;在宏观层次可能形成企业和当地社会的对立,给投资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最终失败。
所以,去海外投资,到异乡经营,需要学习当地文化,尊重当地文化,努力融入当地文化。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在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致辞时指出,走出去的企业,应当尊重当地的文化,尊重当地的信仰、价值观、传统和风俗习惯。因为这种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企业的管理者对这个过程要有耐心。有耐心学习和接受当地文化,有耐心不断地修正自己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尽可能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适应。他强调,走出去的企业必须与当地文化积极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带有中国文化的烙印。走出去的企业,要勇于去掉企业原有文化与当地文化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只有融合才能有前景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