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产经》记者 黄自昌
减税降费政策接二连三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不断增加;主旋律愈加清晰,节奏正在加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为应对经济下行局面,新一届政府不断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减税降费已经成为调结构、稳增长的主旋律。尤其是进入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接二连三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不断增加;主旋律愈加清晰,节奏正在加快。
到今年5月初,国务院共召开常务会议15次,其中涉及减税降费的就有4次。先后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资源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2月,春节假期后召开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内扩大到20万元以内,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已经试点的个人以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由一次性纳税改为分期纳税的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
3月,财政部等部门发布文件称,个人购买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期限从5年调整为2年(含2年)。
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依法降低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
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自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
“减税降费,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这也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李克强总理的说法扭转了人们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扩大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词的内涵,同时也为减税降费正了名。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上大项目、做大工程、搞大投资,减税降费这等主动让利的行为往往被视为消极无为。
事实上,回顾一下去年的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会发现,减税降费贯穿其中,逐渐发展成为清晰、嘹亮的主旋律。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过去一年,我们连续几次出台为小微企业减税、减负政策,这对去年保持就业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依然面临很大下行压力,企业经营面临不小困难,必须给小微企业更多减税等扶持政策。”
著名的拉弗曲线告诉人们,当税率在一定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减少。世界银行工业部原顾问基思·马斯顿也指出,宏观税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下降0.36个百分点,应力求降低税负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潜力。
减税可以减少企业支出,增加职工收入,从而带动消费。还可以促进企业增加生产,增大社会供给。所以,减税既促进消费又带动生产。另外,减税让企业减轻了负担,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进行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所以,减税不仅拉动消费、增加供给,还可以推动企业创新,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来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减税已被称为应对经济下行屡试不爽的法宝,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用。
在美国,减税和相关的税制改革逐渐成长为一种长期的财政战略选择。美国的减税从经济大萧条时期就已经开始,适度、公平的减税政策“唤醒”了国家经济,具有广阔的扩展空间。近期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4次大幅度减税,主要是1981年的经济复兴法案、1986年的减税法案、1997年的减税法案和2003年的减税法案,起到了促进消费、带动生产和激发企业创新的多重功效。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减税行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美国应对次贷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救急政策,减税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当时,刚刚上台的奥巴马提出一项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刺激已经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2009年2月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涉及787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包括减免联邦税收、提高失业人员津贴和其他社会福利供给,以及加大在国内教育、卫生保健和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盟各国不约而同都实行了减税政策。英国公布了以减税为核心总额约200亿英镑的经济救助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条款就是将商品销售增值税税率从17.5%降至15%。意大利和瑞典先后宣布了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德国联合组阁的新政府决定免除缴纳医疗和护理保险费方面的全部税收,大约涉及90亿欧元。以高税负出名的法国也施行减税以刺激经济。俄罗斯政府在2009年年初也推出了减税政策,总额约为5500亿卢布。
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推出了大规模减税方案。日本政府公布约273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在税收方面主要采取减免税、降低税率、税收抵免等方式。韩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税制改革方案,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16项税率大幅下调,以期刺激个人和企业支出,推动经济增长。
在2008年前后,中国开始了财税改革,逐步实行结构性减税。在最近两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减税范围和力度逐渐加大。如果说,世界各国的减税是在演奏一曲推动经济增长的交响乐,那么这支乐曲里已经加入了中国的旋律,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经济增长,我国已经奏响减税降费的主旋律,要让这个旋律不断向前推进、发展,各地就要服从指挥,搞好配合,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出和谐的经济增长乐章。
对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各地应该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纸上优惠,没有意义。有媒体报道,去年推出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时,不少地方政府变着“戏法”、千方百计肢解政策,阻碍落实和执行,使一些优惠财税金融政策被架空,成了摆设,小微企业有苦难言。
李克强总理也注意到这种情况,他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去年我们为小微企业一次次出台减免税负的政策措施,但从检查结果看,一些地方实际效果和预期仍有差距,中间还有‘中梗阻’,使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在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后,要立即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下去查”,看优惠政策是不是真正落到了实处。“我们不仅要通过商事制度改革,让新登记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还要让这些企业‘活’下去。”李克强说,“减免税负对很多小微企业是‘救命’的事情,既然政策出了,该‘让’的利益就一定要‘让到位’,不能在基层实施过程中‘走样’!”
不仅如此,李克强还要求继续深挖潜力,争取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各部委都要‘挖’一下,看还有哪些可为企业减负的潜力,能不能再多想些办法。”
这预示着减税降费今后还会加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霞辉认为,受制于财政收入放缓,预计减税措施不会大规模进行,但一些小规模的减税措施将持续出台。如资源类产品由于税负相对较高,该类产品税负有望逐步调整,未来可能持续降税。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预计,小微企业减负是长期手段,还将持续成为降税减负的重点。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也显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包含进一步给小微企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