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世界遗产价值体现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麦积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2015-07-25 06:54李路平LILuping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世界遗产

李路平 LI Luping

◎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

围绕世界遗产价值体现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麦积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李路平 LI Luping

摘 要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往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核心景观资源,如何体现世界遗产价值应该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重点。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处遗产点,本文结合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围绕麦积山石窟世界遗产价值体现这一中心思想,从研究其遗产价值体系入手,进一步识别承载遗产价值的空间载体,最后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提出落实遗产价值体系保护和利用的具体规划措施。

关键词丝绸之路;麦积山石窟;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

李路平. 围绕世界遗产价值体现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麦积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5): 107-114.

0 引 言

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于2015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闭幕,我国又新增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土司遗址,目前已有48处世界遗产。通过表1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世界遗产普遍分布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约占45.8%。但从整体上看,这些风景名胜区在规划与建设时,对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关注不够,没有全方位考虑如何体现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1]。

国内已有多位学者对含有世界遗产的风景区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有以峨眉山为案例偏重于解决原住民生存与遗产地保护的矛盾[2],有以运用遗产保护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来探讨武夷山整体保护途径[3],有从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角度来探讨遗产保护的模式和经验[4],也有风景园林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研究[5]等。

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遗产价值的研究出发,梳理世界遗产——麦积山石窟的价值体系,识别承载价值的空间载体,落实保护和利用措施,体现遗产价值。希望通过文本的探讨,尝试解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世界遗产价值的问题。

1 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关于遗产价值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对国家公园的定义中就提出了其“科学的、教育的、游憩的、高度美学的”价值[6]。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给出了世界遗产的价值,即“历史、艺术、考古、科学、审美、人种学

李路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城市规划师,iamthinking@qq.com或人类学、保护等方面的突出的普遍性价值”①。谢凝高认为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极高的自然美学价值、自然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7]。徐嵩龄认为虽然遗产类型多种多样,但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包括美学价值、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社会学价值、人类学价值和符号价值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经济价值[8]。梁学成从旅游资源符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将世界遗产价值分为有形(显性)价值和无形(隐形)价值两个大类,旅游价值、科考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4个亚类[9]。陈耀华总结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是指一系列层次、分工明确、彼此有机关联的自然、社会、经济多重功效构成的遗产价值系统。按照遗产本身特点和系统论的观点,陈耀华把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分为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10]。

表1 我国现有世界遗产分析列表Tab.1 a list of existing world heritages in China

2 案例的选择与概况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自中国中原地区至中亚七河地区这段5000公里路网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来命名。“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共包括有33个遗产点,其中被称为“东方雕塑博物馆”的麦积山石窟也位列其中(图1)。麦积山石窟所在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辖区内,北距天水市区约15km,东距西安市约320km(图2)。麦积山高142m,因形似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麦积山所在的天水市古称秦州,

陈耀华的观点明确了各价值之间的主次、因果关系,这样更有利于遗产地实际的管理和操作。他认为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严格保护本底价值,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受损害;适度利用直接应用价值,做到功能综合利用、产品综合开发、产业综合发展;大力发展间接衍生价值,充分发挥其空间结构关联效应和产业发展乘数效应,从而达到带动遗产地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10]。位于古蜀道与“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中原联系西域、四川的重镇。麦积山因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与自然环境,成为秦州地区历代开窟造像、兴建寺观的重要场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留存了麦积山石窟、放马滩秦汉墓群、仙人崖石窟、石门古建筑群、街亭古镇等不同时期的众多文化遗产,成为构成麦积山风景资源的核心要素(图3)。

图1 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总图Fig.1 general view of the Silk Road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后秦,兴盛于北魏明元帝和太武帝时期,西魏文帝时期再修崖阁并将乙弗皇后安葬于此,北周武帝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造七佛阁,隋文帝年间于七佛阁下泥塑摩崖大佛三尊,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开凿修建,逐渐形成现在的麦积山石窟。

图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区位图Fig.2 the location of Maijishan Scenic Spot

1961年麦积山石窟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遗产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丹霞孤峰峭壁之上,受地震影响分为东、西两崖,洞窟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凌空栈道回环往复,构成了雄奇瑰丽的文化景观。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221个(图4),造像七千余身,壁画一千余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完整的石窟,也是唯一能比较全面反映北魏至明清时期中国泥塑艺术演变历史的石窟,素有“东方雕塑博物馆”美誉(图5-6)。麦积山石窟的洞窟形制多样,有后秦、西秦时期的平拱敞口大龛,北魏初期的方形、平顶、前壁开门、后壁开龛的房屋建筑形式,北魏晚期、西魏、北周的殿宇楼阁形式,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遗存。

图3 麦积山石窟在风景名胜区内的位置图Fig.3 the location of Maijishan Cave in Maijishan Scenic Spot

3 梳理遗产的价值体系

借鉴陈耀华的观点,梳理麦积山石窟所具有的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

3.1 本底价值

从坚持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原则出发,梳理麦积山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本底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麦积山石窟的突出普遍价值(OUV)为:麦积山石窟是在公元5到13世纪雕刻而成,是坐落于河西走廊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第二大石窟。它是西魏和北周王朝的代表性石窟,继云冈石窟后,中国佛教洞穴又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其重要的交通位置,麦积山石窟被中国中部和北部的云冈、龙门两大石窟影响着,同时也被西部和南部的文化所感染。麦积山石窟所涉及到的中国佛教建筑风格和最早的插图佛经,是佛教沿着丝绸之路西传过程中转型的主要标志②。

图4 麦积山各洞窟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map of Maijishan Cave

从突出普遍价值(OUV)的描述中,可以确定麦积山石窟的本底价值首先包括两方面: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世界知名东方雕塑博物馆的艺术价值。这两方面的价值是遗产本体所蕴含的,而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一定的环境共同存在的,保护无形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街区形态与结构甚至城市的景观风貌中[11]。

为此我们进一步挖掘麦积山石窟蕴含的自然或文化价值。参观麦积山石窟首先震撼人心的是位于干旱地区的麦积山风景区居然拥有如此茂密的森林资源,在郁郁葱葱中耸立着完全融入周边生态环境的世界遗产——麦积山石窟(图7)。这主要是麦积山所处的独特的地理区位决定的,它位于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南北自然气候分界线、东西两大植物区系过渡区,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其次,麦积山石窟是石窟艺术与丹霞地貌完美融合的典范,这得益于麦积山风景区独特而复杂的地质地貌。麦积山位于秦岭西段,地处我国中央山系(秦岭—祁连—昆仑构造带)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这造就了风景区丰富壮观的丹霞、峰林、峡谷、河曲等地貌景观。可见麦积山石窟与周围的植被景观、地貌景观相辅相成,使人工与自然景观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呈现出人工自然有机融合的和谐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图6 洞窟内壁画Fig.6 murals in the cave

图5 洞窟内泥塑造像Fig.5 clay sculptures and statures in the cave

因此,为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我们认为在麦积山石窟世界遗产的本底价值除了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外,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人文有机结合的美学价值。

3.2 直接应用价值

麦积山石窟的直接应用价值依赖于其本底价值而存在,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被人类直接利用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用。结合麦积山石窟的实际情况,其直接应用价值具体包括科学研究、文化交流、教育科普3个方面。

科学研究:麦积山在地质科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此,2009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在麦积山设立了国家级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和展示其在地质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麦积山在植物种群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被誉为“西北第一园”的麦积山植物园,它荟萃了我国南北兼备的1800多种146个科目的种子植物,是我国加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四大植物园之一。

图7 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麦积山石窟Fig.7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Maijishan Cave

文化交流:麦积山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与亚洲、欧洲、非洲各国进行友好往来的重要象征。目前我国正在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麦积山更应该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以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内涵。

教育科普:通过麦积山石窟,民众可以认识自然、接受文明;在给人以享受的同时,还启发人们不断地探索蕴藏其中的奥秘,启迪智慧;当人们沉醉于麦积山石窟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也能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图8 麦积山风景区植被生态敏感度评价图Fig.8 ecological sensitivity of vegetation in Maijishan Scenic Spot

图9 麦积山风景区地貌类型与分布图Fig.9 landform types and distribution in Maijishan Scenic Spot

3.3 间接衍生价值

麦积山石窟的间接衍生价值是在“本底价值”和“直接应用价值”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带来的区域知名度提高、就业机会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等良性效应,总体上促进了所在区域(天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麦积山石窟所产生的间接衍生价值具体包括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居民社会提升等。

4 识别遗产价值体系的空间载体

遗产价值体系的梳理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识别价值体系的空间载体。

4.1 本底价值空间载体识别

麦积山石窟的本底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其中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空间载体就是遗产本体,而美学价值空间载体的识别需要考虑区域内遗产与山水环境要素的空间网络建构[12]。

通过前文中的分析,麦积山石窟美学价值的实质是麦积山石窟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因此美学价值的空间载体除了遗产本体外还包括风景区内植被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自然环境)和风景区内的村庄居民点(人工环境)。

4.1.1 植被生态环境价值、类型和空间分布

依据林业资源二类普查的小班数据,选取二类数据中对于植被生态环境本身影响较大的起源、自然度、郁闭度、健康度、灾害等级等数据,作为判断植被生态价值的主要依据。

表2 麦积山风景区植物生态影响因子评价权重表Tab.2 weighting assessment form of plant ecological impact factors in Maijishan Scenic Spot

表3 麦积山风景区典型地貌景观一览表Tab.3 a list of typical landform in Maijishan Scenic Spot

以上各类数据依据其对生态影响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在GIS软件中进行权重叠加的生态敏感度评价,确定植被生态保护价值与分区(图8、表2)。

4.1.2 地貌景观类型和空间分布

依据海拔高程、岩石类型、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貌形态,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地貌类型可分为剥蚀侵蚀中山地貌、花岗岩型峰林地貌、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黄土复盖区河谷地貌、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和曲流及牛轭湖地貌。

进一步分析地貌的典型性和景观价值,规划划定丹霞景观、峰林景观、河曲景观、峡谷景观4类地貌景观地区,并将具有重要地质价值的土桥板块缝合带、温泉断裂带,作为麦积山风景区地貌景观保护的重点(图9、表3)。

4.1.3 麦积山石窟周边村庄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民住宅改建、扩建现象较为普遍,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传统风貌产生了一定干扰,会直接影响到遗产美学价值的体现。根据麦积山风景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将风景区内自然村分为以下5种类型,分析居民对风景资源保护的参与程度和旅游发展的受益程度。

核内旅游型:位于风景区游赏景区范围内,借助区位优势开展旅游服务业,与风景区利益相关程度较高。邻核旅游型:邻近风景区游赏景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与风景区利益相关程度较高。沿线服务型:位于风景区交通干道和主要步行游览道路两侧,是游客沿途交通集散、中转、休憩、住宿的重要节点,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与风景区利益相关程度高。沿线通过型:位于风景区交通干道和主要步行游览道路两侧,但游客停留时间短或不停留,旅游服务业发展较差,与风景区利益相关程度较低。外围型:位于风景区内,远离主要景区、旅游服务设施、交通干道、步行游览道路,以非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承担风景区生态保育功能,与风景区利益相关程度较低。

图10 麦积山石窟提名遗产地和缓冲区范围示意图Fig.10 the range of the nominated property and buffer zone of Maijishan Cave

紧邻麦积山石窟需要重点调控的村庄居民点主要有草滩村、麦积村和贾河村三个行政村(含20个自然村)。从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属于核内旅游型、邻核旅游型和外围型3种类型。

4.2 直接应用价值空间载体识别

麦积山石窟的直接应用价值包括了科学研究、文化交流和教育科普等方面,其空间载体除了麦积山石窟本体外,还包括了风景区范围内的其他资源,具体分布在风景游览区(麦积山景区、石门景区、曲溪景区和仙人崖景区)和风景恢复区内。

4.3 间接衍生价值空间载体识别

麦积山石窟所产生的间接衍生价值具体包括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和居民社会提升等,其空间载体范围较为宽泛,可以涉及到整个天水市域范围。通过资源的互补性、生态保护要求、旅游服务的便捷性、道路交通的可达性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甘泉、党川、李子等乡镇作为风景区外围协调区,是遗产间接衍生价值的主体空间载体。

图11 石窟栈道视线范围整体景观保护性方案Fig.11 the protective plan for the whole landscape in the plank road’s range of visibility

表4 麦积山石窟周边村庄居民点调控表Tab.4 the table for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residential area of villages near the Maijishan Cave

5 落实遗产价值体系的保护与利用

明确了遗产价值体系的空间载体后,需要处理好遗产价值体系中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才能可持续的体现出麦积山石窟的世界遗产价值。基本原则是严格保护本底价值,适度利用直接应用价值,最后要充分利用间接衍生价值。

5.1 本底价值重在保护

在风景区分级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本底价值的空间载体,设置更具体的规划保护措施,包括文物古迹专项保护规划针、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规划、丹霞景观专项保护规划以及在景乡统筹视角下调控麦积山石窟周边的村庄居民点。

其中在古迹专项保护规划中,重点将提名遗产地(Nominated property)和缓冲区(Buffer zone)(图10)的保护要求一并列入其中;同时为保护历史环境和栈道视线范围的整体景观,规划对栈道视线范围内的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山体植被恢复提出了保护性方案(图11)。

另外,根据地质安全要求、风景资源保护培育要求以及村庄居民点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将麦积山石窟景区紧邻的村庄居民点,包括草滩村、麦积村和贾河村三个行政村(含20个自然村),划定为搬迁缩小型、聚居改善型和聚居控制型三类进行调控(表4)。

搬迁缩小型:此类居民点搬迁属于生态移民,应遵循群众自愿、政府帮助、统筹安排、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实现搬迁后居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有所提高,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目标。

相应配套政策包括风景名胜区内的摊点、保洁、保安、管理、导游等岗位优先考虑生态搬迁居民,并于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区内预留一定规模的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或旅游服务设施用于旅游经营,保障搬迁居民的后续生活。

聚居改善型:此类居民点区位条件优良,旅游发展基础好,可带动和整合周边零散分布的自然村,加强居民点风貌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引导旅游服务功能集聚与提升,加快风景名胜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应配套政策包括风景名胜区旅游扶贫和创业计划、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计划、居民就业培训等。

聚居控制型:此类居民点整体发展条件一般,产业基础发展较为薄弱,对风景名胜区经济的依赖程度很低,未来以人口控制、建设用地集聚和景观风貌优化为引导方向。

相应配套政策包括建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居民点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包括能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培训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助居民制定有关保护资源和旅游服务的村规民约。

5.2 直接应用价值注重保护中适度利用

为了更好的体现风景区内所具有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科普等直接应用价值,规划从保护和利用并重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石窟典型景观规划和丹霞石窟赏鉴的主题游览。

5.2.1 编制石窟典型景观规划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石窟景观具有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丹霞石窟独具特色、自然景观极为秀美和雕塑艺术享誉世界四大方面的特征。其中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我国其他著名石窟相比,自然风光更为秀丽,生态环境更为优越,使石窟景观价值与游赏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规划通过系统展示石窟艺术、完善展陈设施体系、提高观光游览品质、加强游客管理监测四方面的措施,来组织游赏活动的开展,以更好地展示石窟景观。比如为提高麦积山石窟的观光游览的品质,规划在麦积山石窟西南2km处,选址一处观景台,更好的向游客展示麦积山石窟自然风光秀美的突出特征;又比如通过建设麦积山石窟艺术博物馆和仙人崖石窟艺术陈列馆,形成更为完善的石窟展陈体系,进一步深化石窟景观的游赏体验。

5.2.2 开展丹霞石窟赏鉴的主题游览

麦积山石窟与仙人崖石窟具有明确的历史传承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石窟雕塑艺术的演变过程。规划加强了麦积山石窟与仙人崖石窟游览组织的整合衔接,建设麦积山石窟艺术博物馆-罗汉崖石窟-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艺术陈列馆-仙人崖石窟的石窟主题游赏线路,更为系统全面地展示风景名胜区内石窟文化艺术(图12)。

图12 丹霞石窟赏鉴主题游览线路规划图Fig.12 the planning map for theme tour routes of Danxia Cave

5.3 设置“大景区”,充分利用间接衍生价值

规划将甘泉镇、党川乡、李子镇等外围协调区与麦积山风景区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形成麦积山“大景区”,以充分利用遗产的间接衍生价值。“大景区”的空间发展框架是以麦积山风景区为核心,结合周边风景资源与可建设用地,构建形成两区、两片和三镇(图13)。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以风景资源、自然景观与历史遗产保护为前提,科学适度开展观光游览活动。构建旅游服务拓展、遗产环境协调两个区,党川林场和太阳山、李子园森林公园共同组成的两大生态游憩园区,以及党川、李子、娘娘坝三个特色旅游乡镇。

其中,旅游服务拓展区包括麦积山风景区北侧的颍川河谷、东柯河谷地区。该地区建设用地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环境优越,适宜依托风景区发展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养老居住等相关功能,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服务基地,缓解风景区开发建设压力,促进城市新区建设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遗产环境协调区包括麦积山石窟西侧地区。该地区应在保护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基础上,适当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功能,为麦积山世界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

图13 麦积山风景区与外围协调区统筹规划图Fig.13 overall planning map of Maijishan Scenic Spot and peripheral coordination area

麦积山风景区东侧的党川林场,西侧的太阳山森林公园、李子园森林公园。这些地区应在保护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基础上,适当发展生态休闲功能,为风景区提供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充实完善风景区观光游览与生态游憩功能。

麦积山风景区周边的党川镇区、李子镇区、娘娘坝镇区。该地区应结合周边生态游憩功能,依托现状镇区安排旅游服务、休闲度假等功能,打造精品特色旅游小镇。

因此,“大景区”中的旅游服务拓展区、生态游憩片区和特色旅游镇都是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地区,也是遗产间接衍生价值集中体现的区域。

6 总 结

本文开篇提到了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45.8%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而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存在着规划失位问题[13],因此要解决好遗产保护的规划失位问题,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对含有世界遗产地的风景名胜区进行规划。

本文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围绕麦积山石窟世界遗产价值体现这一中心思想,从研究其遗产价值体系入手,进一步识别承载遗产价值的空间载体,最后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提出落实遗产价值体系保护和利用的具体规划措施。

在梳理遗产价值体系中,必须坚持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同时要深挖遗产所蕴含的无形的自然或文化价值。在识别遗产价值体系的空间载体时,不能局限于遗产本身,要扩展至整个风景区和外围协调区。只有在明确了价值体系和空间载体后,最后的规划措施才能有的放矢。

注释:

① UNESC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Z]. 1972.

②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of the Kyrgyz Republic. Silk Roads: Initial Section of the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Tian-shan Corridor[Z]. 2014.

参考文献:

[1] 梁明珠, 鲍春晓, 徐晓倩.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世界遗产项目开发保护与国际经验借鉴[J]. 经济地理, 2009, 29(01): 141-146.

[2] 罗晖.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的探索研究——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J]. 规划师, 2007, 23(03): 41-44.

[3] 俞孔坚, 李博, 李迪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以福建武夷山为例[J]. 城市规划, 2008, 32(10): 88-91.

[4] 王超, 陈耀华. 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与启示——以中华五岳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02): 372-384.

[5] 李敏, 袁霖. 风景园林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3): 86-95.

[6] 王维正. 国家公园[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7] 谢凝高. 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8] 徐嵩龄. 中国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兼评“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J].旅游学刊, 2003, 18(04): 30-37.

[9] 梁学成, 刑晓玉. 对我国世界遗产品牌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J]. 人文地理, 2007, 22(05): 110-113.

[10] 陈耀华, 刘强.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J]. 地理研究, 2012, 31(06): 1111-1120.

[11] 陈蔚, 胡斌.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框架性研究[J]. 室内设计, 2012, 27(05): 35-38.

[12] 郭璇. 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28(04): 24-31.

[13] 李如生.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城市规划, 2011, 35(05): 38-44.

图表来源:

图1、4、6、10:作者整理自Silk Roads: Initial Section of the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Tian-shan Corridor

图2、3、8-9、11-13:作者绘制

图5、7:作者拍摄

表1-4:作者绘制

(编辑:李方)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5-0107-08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518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05-04

The Value of World Heritage Embodied in the Master Plans of Scenic Spots —Taking the Maijishan National Scenic Spot as an Example

Abstract:The world heritages in our country are generally the core landscape resources in our national scenic spots. How to express the value of the world heritage should be the emphasis of plans for national scenic spots. Maijishan Cave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heritage spots along the Silk Road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master plan of Maijishan scenic spot, and focuses on its main idea of revealing the value of Maijishan Cave world heritage. The paper begins at studying the heritage value system, and further identifies the spatial carriers of heritage value. Finall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aster plan, planning measures of embodying the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s proposed.

Keywords:The Silk Roads; Maijishan Cave; World Heritage; Scenic Spots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什么是世界遗产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