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娟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另外1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斑块总数、不同斑块数以及各斑块分布位置上的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出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运行状况,在利用多种参数测量与分析的前提下对患者血管特征及动脉血流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不仅如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还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损失、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前期的诊断及科学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旨在探讨该项检查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55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61.5±6.2)岁。116例患者均经实验室检验、磁共振、临床表现等检查确诊,排除伴有精神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另1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视觉障碍、语言或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其中81例患者表现为单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及肌力降低,并且腱反射消失或减弱;35例患者表现为语言不清、头晕头痛以及头面部麻木等。
1.2 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Philips 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整探头频率为8.0 MHz,取受检者仰卧位,进行检查时使受检者头部向后仰并偏向于受检对侧,从而将受检测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取受检者纵、横等多个切面进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情况,并且对颈动脉的起始与分叉部位进行观察[1]。对患者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进行观察组,并且详细记录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及数量分布特征。同时,依据斑块形态特点及回声判断并分析斑块的类型:①软斑块:内部呈弱回声,形态不规则;②硬斑块:内部回声逐渐增强,后方伴有声影出现,管壁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厚[2];③混合斑块:软、硬斑块均存在,边缘回声低;④扁平斑:内膜较粗糙,呈现出均匀的低回声,管壁发生局限性增厚现象[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IMT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对两组不同斑块的数量、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MT情况比较
观察组左、右两侧的IMT分别为(1.49±0.16)、(1.48±0.15),对照组左、右两侧的IMT分别为(0.82±0.06)、(0.84±0.09)。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斑块数量及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116例患者中,斑块总数为172块,其中硬斑块52块,软斑块63块,混合斑块37块,扁平斑块20块。对照组116例患者中,板块总数为29块,其中硬斑块6块,软斑块5块,混合斑块9块,扁平斑块9块。观察组斑块总数及不同斑块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分布:左颈内动脉90块,右颈内动脉82块,颈内动脉起始段42块,颈总动脉20块。对照组斑块分布:左颈内动脉15块,右颈内动脉14块,颈内动脉起始段10块,颈总动脉7块。观察组患者各斑块分布位置上的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当前临床领域中,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就急性脑卒中疾病来说,患者颈及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发生血管堵塞或痉挛,从而导致供血部位缺乏出现脑梗死,或者造成小动脉破裂而诱发脑出血[4]。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彩色多普勒超声、MRA、DSA等[5]。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不仅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还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的观察,具有很高的检查重复性,因而对于患者血管评价意义重大。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时,IMT是当前临床领域公认的一项评判标准,随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IMT不断增厚,其管腔变得狭窄,因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斑块,最终诱发患者颈动脉供血不足,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斑块总数、不同斑块数以及各斑块分布位置上的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出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运行状况,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且还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损失、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 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7:231-232.
[2] 刘 鑫,邓永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21:44-45.
[3] 明文剑.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04-105,110.
[4] 罗军国,寿杭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2:2102-2103.
[5] 侯爱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