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摘 要】本文在50个汉语日常电话录音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电话谈话结束的前序列,指出电话谈话的结束不是简单地交换“再见”,而是一个独立的序列结构,并由发起和应对相邻对组成结束前序列。
【关键词】会话分析 电话谈话 结束前序列
一、电话谈话的会话分析研究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信设备的改进,电话谈话早已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中最主要的沟通方式。有关电话谈话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电话谈话的开始部分,对话题和结束部分的研究十分有限。结束部分的研究主要从方法论角度观察结束部分的序列结构和变体,并对不同文化和语言进行对比和总结,这些研究范围涉及英语、德语、希腊语、西班牙语等。但是,国内外对汉语的电话谈话结束的研究非常有限。基于 50个日常电话谈话的录音及转写,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汉语日常电话谈话结束部分进行转写,重点在于研究电话谈话结束前序列相邻对的前后件的执行手段, 以求能够发现和探讨这一序列组织的结构特征、序列模式和话轮设计特点。
二、电话谈话的结束前序列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 , 或CA)是源于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由 Harvey Sacks, Emanuel Schegloff 和 Gail Jefferson在美国创立。这种研究方法从序列组织入手,旨在揭示人类言语交际的社会性和有序性。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电话谈话结束部分研究最经典的模式是Schegloff和Sacks 在1973 提出的。他们认为会话的结束有其独立的序列结构,由四个话轮构成,Button(1990)称之为“原型模式”(archetype closing)。
01 A:Well.
02 B:Okay.
03 A:Goodbye.
04 B:See you. ((ending))
第一个话轮出现在有谈话结束倾向的语境中,发起结束谈话的请求。第二个话轮接受这个请求,并传递出第二个结束信息。这两个话轮构成了发起会话结束序列的第一个相邻对。这个相邻对与之前的话题无关,也没有发起新的话题,谈话的内容围绕会话结束而展开。这个相邻对构成了会话结束的前序列。第三和第四个话轮最终确认了会话的结束,交际者通常使用一些结束标记语,比如“Goodbye”或者“bye”等。通常,人们把第三和第四行的终止交换(terminal exchange)(Schegloff and Sacks, 1973)序列作为会话的结束。但是,从这个结构中我们发现,电话谈话的结束不仅仅是一个交换“goodbye”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如何发起会话结束,如何应对这个发起,是值得交际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会话结束的“发起”
交际者如何发起结束请求是话轮设计(turn design)的结果。话轮设计是会话分析研究方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于国栋,2008:84):(1)选择该话轮要执行什么样的行为;(2)选择恰当的话轮构建成分来实现预期的行为。通常结束的发起出现在“话轮转换相关处”(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or “TPR”) (Sacks, Schegloff and Jefferson, 1974),且与上一个话题的结束有明显的界线。交际者发起会话结束的语言手段分为两类: 开放式发起和封闭式发起。
1.开放式发起
开放式发起是指交际者提出结束谈话,但不限制对方立即接受而发出的结束请求。开放式发起所采用的句式可以是一般疑问句或者否定空间很大的陈述句。从相邻对前件对后件的限制和影响来看, 开放式发起的后件可以立即接受,也可以拖延着不接受。后件的执行者能够在一个开放的、 限制小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面对这样的发起, 交际者应对的范围要比封闭式发起广得多。
例1: (A打电话给B,商量关于如何交房租的事情。)
01 (1.0)
→02A:°嗯,可以啦°。.
03B:嗯,先这样。
04A:嗯,就这样。
05B:辛苦啦:
06A:好。
07B:↑拜拜。
08A:嗯。 (结束)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01行出现了明显的沉默。之后,A得到下一个话轮并发起结束前序列。因此,第01行中的一秒钟的沉默可以认为是结束序列和交际者上一话题之间的界限。通过“嗯”,A 取得第02行的话轮,然后用“可以啦”发起会话结束前序列。“可以啦”从字面上讲,是一个表示肯定的标记语,但是在这个例子中,它起到发起结束会话的功能。同时,它没有强势地要求对方接受结束的请求,甚至将能否结束会话的权利交给了对方B。因为在第03行B 接受了结束发起后,A 又在第04行给出了肯定的回应。这说明,A 不但将B 的接受当作了对第02行会话发起的回应,同时A 将B 的支持性反馈“先这样”当作了第二次发起,所以,A 才会在第04行给出一个类似反馈的后扩展。由此可见,A 的结束发起没有限制B 的反馈和行为,B 有很大的空间选择如何应对。这就是会话结束的开放式发起。
2.封闭式发起
封闭式发起是指交际者要求对方立即接受结束发起而发出的结束请求。封闭式发起采用的句式结构通常为否定空间很小的陈述句。面对这样的发起,交际另一方为顺应当前语境,通常选择接受这个结束请求。从相邻对前件对后件的影响和限制来看,封闭式发起约束了对方的言谈应对,使其“不接受”的应对空间很小。因此它的后件通常为接受结束会话的请求,之后进行会话的结束终止交换。
例2: (A打电话给B,并发起结束。)
→01 A:好,我先不跟你说了啊。
02 B:嗯,好啦,拜拜。
03 A:拜拜。
04 B:嗯。 ((结束))
这个例子中,A在第01行发起了结束。A首先用“好”取得该话轮,然后用“我先不跟你说了啊”发起结束前序列。“我先不和你说了啊”可以理解为A告知B,他要结束会话。这里,我们要关注语气词“啊”。如果没有“啊”,这句话就是一个起告知作用的陈述句。但是A用“啊”将一个告知行为变成了请求行为。同时,这个行为要求B在下一个话轮立即给予回应。与开放式发起相比,在这个例子中,A限制了B的行为,即第一行的发起限制了相邻对后件的行为。另外,对于“我先不和你说了”这个请求来讲,顺应结束语境的优先反馈是接受。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接受请求更利于双方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这种类型的结束发起,从功能上讲,要求对方接受并推动结束序列的发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B 在第02行马上接受了这个发起,并通过“拜拜”首先进行终止结束序列交换。
会话结束的发起,是顺应之前会话的语境,也为之后的会话创造“结束”的语境。这两种发起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对后件“接受”结束请求限制的大小。当然,这种限制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封闭式发起,也是交际者协商的结果。
(二)发起结束的应对
根据听话人在说话人的话语建构方面是否有贡献和在话语内容方面是否赞成说话人,于国栋(2003)把听话人的言语反馈划分为支持性言语反馈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会话结束序列被发起后,根据听话人的言语行为,我们也可以分为表示接受的支持性反馈和表示不接受的非支持性反馈。
1.“接受”及支持性反馈
在例1中,我们看到,B 在第三行接受了A 的会话结束发起。“嗯”是一个表示肯定的标记语,在言谈应对中,被认为是“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于国栋,2003)。之后,B 用“先这样”支持前面的一般支持性言语反馈“嗯”,使得整个话轮构成了“高度支持性言语反馈”(于国栋,2003)。对结束发起的接受,是会话最终得以结束的前提,它表示会话双方就结束会话达成一致,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推动结束序列发展,进而结束谈话。
2.“不接受”及非支持性反馈
在此,我们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不接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接受”不违反言语交际的社会规约,它的出现恰恰说明了言谈应对充满了偶然性。 “不接受”只是延迟了结束的过程,通过交际者对会话结束的再次发起,这个请求最终会被“接受”。
例3:(A打电话给B)
→01B: 行,那我不跟你说啦啊,我这有点儿事儿,我一会儿开会呢.
→02A:啊,一会儿开会了?
03B:9点50,嗯。
……
→16B:不知道,我不太清楚这个会,啊!
→17A:噢:好吧:
这个例子中,B在01行进行了封闭式的会话结束发起“那我不跟你说啦啊”。之后,B 紧接着对这个发起进行了解释“我这有点儿事儿,我一会儿开会呢”。然而A 没有对结束发起进行反馈,而是对B 的解释进行了非最小后扩展(Minimal post-expansion)( Schegloff, 1999)。非最小后扩展这个话轮本身就是一个新的相邻对的前件,既然有前件的出现,就有可能有后件的跟随(于国栋,2008:106),但是非最小后扩展与前面的相邻对属于同一个序列。因此,虽然A 没有对结束发起进行支持性反馈,但它仍然是结束序列的一部分,延迟了会话的结束。在第16行,当B 用一个加重语气的“啊”重新发起会话结束时,A 意识到这个再发起,并在下一个话轮中选择接受。
三、总结
本文在50个汉语日常电话录音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电话谈话结束的前序列,指出电话谈话的结束不是简单地交换“再见”,而是一个独立的序列结构,并由发起和应对相邻对组成结束前序列。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考虑了在“原型模式”下的发起和应对,对于变体结构中发起和应对的序列结构没有涉及。同时,由于语料的限制,还不能详尽地对汉语中的结束前序列进行分析。未来对汉语电话谈话结束序列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Button, G.. on varieties of closings. In G. Psathas (ed.),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0:93-148.
[2]Sacks, H., & Schegloff, E.A. (1973). “Opening up closings”. 1973: 289-327.
[3]Sacks, H., Schegloff, E.A. & Jefferson, G. (1974) ,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1974:696-735.
[4]Schegloff, E.A. Sequence Organization, From work in progress tentatively entitled Talk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versation Analysis,1999.
[5]于国栋. 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 [J]. 外国语, 2003(5).
[6]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注:°°声音变小 :拖音. ↑ 语调上扬 Word 语气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