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技能评价方式研究

2015-07-24 19:01李战国周改云
微型电脑应用 2015年7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技能评价

李战国,周改云

高职高专学生技能评价方式研究

李战国,周改云

以实例方式说明了现行高职高专学生技能评价方式的失败及不足之处,并且,说明了其形成原因。在分析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

高技能人才;技能评价;一体化教学;产学研合作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生源的减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现实情况,“抓改革、提质量、上水平”成为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模式的必然需求。提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方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迫切的需求。

首先,根据一个实际的案例说明现有的评价体系的问题。对于一次考试成绩的评价,其结果无非就是平均分要达到70-80左右,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等。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类型具有迥异的考试结果还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不同类型学生类似课程的分数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本科学生考试分数分布图

在图1中本科学生考试分数分,其平均分为74分,呈现良好的正态分布;同一老师上课、同样试卷、同样评分标准的专升本学生考试分数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2 专升本学生考试分数分布图

其平均分为64分,呈现骆驼型的双峰值分布;同一老师上课、课程性质相似、同样评分标准的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分数分布图如图3所示:

图3 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分数分布图

其平均分为30分,呈现不规则的低值分布状态。对于本科学生的成绩基本上反映了一次标准课程考试成绩,但是专升本学生的成绩就有点奇怪了:首先,是平均分较低,也不是正态分布。如果说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试题太难,但是又有较多的高值分数。最惨的是高职高专学生的成绩,首先,其平均分只有30分,而且低值分数很集中,甚至出现了个位数分值,从考试评价体系来说,这只能说是一次失败的考试。那么是不是老师对课程把握不准,出题太难,还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而出现学生根本学不会的程度呢。这个问题作为老师的也在反复思考,但是作为老资格的专业教师,并且有近20年的专科教育的老师来说这些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到底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而产生这种现象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1 考试成绩的关联性

考试成绩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对于这个问题通过下列几个方面描述。

1.1 上课出勤率

在本次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学生上课考勤及考试成绩关系图如图4所示:

图4 高职高专学生考勤及考试成绩关系图

从图4可以看出,虽然上课出勤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在出勤率低于60%的情况下其考试成绩也比较低,这说明当缺课很多时,应该掌握的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在考试的时候大量的白卷现象就说明了其没有掌握基本知识,考试成绩很低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其出勤率比较高但是考试成绩也较低,这就是课堂管理及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等因素了。

1.2 课堂管理问题

在课堂管理上,我校专科学生学习主动性及与老师的交互性都不好。甚至在其他课程上出现连续提问7个学生得到的都是“我不会”答案的现象。因此,作者就采用了课堂提问计分的办法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提问与考试成绩关系图如图5所示:

图5 高职高专学生课堂提问及考试成绩关系图

从图5提问及考试成绩关系可以看到,课堂提问成绩虽然有很大的跳跃性,但是总的来说其与考试成绩为正相关。这说明如果课堂教学效果好,其考试成绩也具有良好的表现。如果在课堂上的交流不积极或交流成绩较差的其考试成绩也较差。学生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般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1.3 学习能力的差异

在前面的本科、专升本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考试分数分布图中就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同样课程但是不同的学生的成绩差异很大,专升本的学生平均分要比本科生低10分。类似课程,高职高专学生就更低了。这就说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评价不同学生学习能力问题历来具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基本上都承认人与人的各种能力是有差异的。针对专科学生,不要使用精英教学模式,要采用一种合适该群体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2 高职高专学生技能评价

在人才培养及评价方式上有各种不同的论点。针对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过程中。文献1中提出不同科类的大学要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适应需要,不断激发各类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造性,协同建构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融合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文献2提出了高职领域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其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高素质”、“技术型”和“技能型”三个方面。在评价体系中就应该按照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教学成果。文献3提出了“知识加技能”的考试制度。文献4提出了采用个性化的、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工程实践平台和科研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这些论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是要根据社会需要而确定的。要有一个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方法来评价。

2.1 学生技能评价方式

根据上面的实例分析,目前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成绩评价方式及产生的后果都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如何进行评价才比较科学呢?目前,对于专科学生的成绩评价一般使用与本科相同的评价方式,也是使用平时考勤、作业加实验报告、期末成绩几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考勤结果,而作业由于管理不严出现大量抄袭现象,实验报告为分组实验,然后根据个人表现由组长给成绩。这样的成绩的问题是,考勤只是说明学生来上课了,但是效果如何是没法检查的,因此才出现上课玩手机甚至睡觉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上采用1-7模式进行教学,就是把职场的一个经理加七个员工的管理方式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其本身的作用是为了体现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合作[5]。但是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很不好的效果:一是组长把所有的实验都做好,其他学生就有成绩,这就出现了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好学生,但大部分学生都很差的情况;二是组长把任务分解给每一个学生,由每一个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构成本组成绩。这种情况的弊端是每一个学生完成的任务很少,没有全面的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使得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降低。

2.2 学生技能评价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平时评价方面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上课考勤,而且要考查其上课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考勤加上课提问情况等教学过程因素,前面的论述就证明了其有效性。在实验教学管理上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有的实验,要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实践技能及知识。专科学生本课程的一次实验成绩等级分布图如图6所示:

图6 高职高专学生实验成绩等级分布图

实验内容是双绞线制作实验,每个学生按照标准制作2条直连线及交叉连接线。评价方式是制作合格产品并且没有水晶头损坏的为优秀,损坏一个水晶头的为良好,损坏2个为及格,损坏3个及没有完成的为不及格。从结果来看,多数学生都能够一次压接成功。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实验。因此从这个实验也说明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评价必须考虑“技能型”的评价方式,而不能仅仅限于考试结果。对于专科这样的应用型人才类型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6]。

3 改革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模式

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3.1 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

前面的论述只是部分解决了学生成绩的评价问题,如何更好的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人才还很不够。本节从改革教学方式,在高职高专学生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知识加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形式,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线,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为一体[7]。一体化课程建设,要求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一体化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场地诸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具体教学中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知识重复,不仅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且突出以学生“做”为主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要保证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

3.2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产学研合作力度

在现在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实验项目的形式进行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并应用学习的知识,这种实验方式显然没法达到企业工作岗位应该具有的实践素质需求。在文献[8]中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做”字上,要直接与社会需求、企业行业工作岗位(群)进行对接,最终通过“做”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文献[9]中具体提出了基于岗位导向“三双、四模块、四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文献[10]中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

在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突破口,以全面提升教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邀请企业专家与教师进行技术学术交流,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锻炼。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参加企业进行的短期技能培训,院系按照专业需要推荐教师顶岗入职企业长期学习。借助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中“产”的效应,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理论实践水平,提升教师以项目案例为驱动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学习实践能力。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加强老师在实践工作中的研究能力,利用企业真实项目的引入,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水平。

3.3 改进实践教学环境与理念

在实践教学环境上,要以项目化管理、工程化要求、实例化教学为目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要紧跟企业技术发展为目标,实现实践教学环境的部署与应用。

在实践教学理念上, 老师要熟悉实践教学思路、资源建设、案例使用、有效地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及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校内实训及企业生产实训,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锻炼老师及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学生成绩评价与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分析水平,更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企业服务,要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模式上,提出了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消除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教学内容及企业生产研究的关联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基于项目化、工程化的实践环境及管理方式,实现实践教学环境的部署与应用。

[1] 刘学忠,余宏亮.论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30(4):83-88.

[2] 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91-94.

[3] 李小娟.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6):94-97.

[4] 何丽,华斌,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2(2):5-9.

[5] 张流洋,李波.基于1-7模式的案例式实训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0(2):42-43.

[6] 孙永红,刘燕. 应用型本科人才关键能力培养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6):38-40.

[7] 徐权,段红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3):163-166.

[8] 曾向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要素组态及其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1,27(3):83-84.

[9] 刘国联,何燕.基于岗位导向“三双、四模块、四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35):35-37.

[10] 任晓莉.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模糊评价和培养模式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4,30(12):23-25.

G718.5

A

2014.12.26)

1007-757X(2015)07-0047-03

河南省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4300510037);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Y37,2014-JY42)

李战国(1961-),男,河南省商水县人,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平顶山,467002

周改云(1980-),女,河南省漯河市人,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平顶山,467002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技能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斯诗私塾
画唇技能轻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