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
(琼州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崖州民歌是指居住在古崖州西部黄流沿海一带的汉人以崖州方言(闽南语系)演唱的民歌,主要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本的方式在海南乐东、三亚、东方等县市部分地区流传。其题材颇为丰富,涉及劳动生产、社会斗争、爱情婚姻、生活习俗、知识技能、旅游观光、故事传说等生活百态;其体裁较为多样,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不同形式,如《陈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崖州民歌的产生、流传、发展、演变,都有他的历史条件和人文条件,本文将通过解读新时期崖州民歌的民俗文化意义,来深入探讨崖州文化的深邃内涵。
对日常生产生活的描述是民歌内容的主要特点,崖州民歌中对各种生产生活现象进行直观描写,充分表达出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一面,也显示出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为人处世、婚姻爱情中核心价值观的取向。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民歌的最初雏形来自生产劳动纪事,崖州民歌也不例外。劳动过程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民歌产生的土壤和生存的基础,劳动人民深谙劳动初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尤其以天为食的日子里,他们更是对劳作存有敬畏,上演了无数形形色色悲欢离合的故事,成为民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崖州民歌中有不少作品是反映劳作的艰辛,是汗流浃背的苦干,是紧衣缩食的寒碜,但是崖州民歌中的男女主人公们大都是以一种无畏无惧的态度来对待,简单而执着地认定着勤劳就能收获、勤劳就能致富的淳朴观念。如《扁担弯弯菜青青》:
扁担弯弯菜青青,走村串户应万家;肩头脚板相为怨,放脚快行早脱枷。菜娘肩头枷恶脱,卖菜回转不进村;赶去菜园挑水桶,勿作日头晒菜黄。种菜苦楚心嘹亮,菜吃香甜众弟兄;卖菜收入养家室,携子成才得出名。
扁担、菜园、青菜等构成了一副农夫菜娘身挑青菜走街窜巷吆喝的图景跃然纸上,原本辛苦的劳作俨然在一派怡然自得的吆喝买卖声中消失殆尽,辛勤劳动如愿换来的是“吃香甜”“养家室”,不难看出,一个“勤”字已经紧紧地贯穿于劳动过程。作为人民劳作的工具,扁担呈现给世人的是人民辛苦的印象,同时它又反映出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不懈努力精神。这一首《扁担弯弯菜青青》形象地道出了黄流人对生活的热爱,吃与穿全靠一支扁担,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而这却阻止不了黄流人对勤劳致富的追求,整个基调不乏积极、向上、奋发的激情。
不求闻达,不求名利,在独特的民间艺术中释放自己,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质朴生民在民歌吟唱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纯净的快乐和愉悦。崖州民歌唱法原生态,唱的内容更是与生活紧紧相关,但是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民歌所指向的总体方向,对财富、对于富贵、对于金钱、对于父母、对于朋友等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那就是道德上强调仁孝,不失传统。如《贫富》:
世上浮荣一时好,人间百年仔细看;富贵人家应知足,贫富循坏好乜不!
没有永远的贫或富,浮荣都是一时的,世道轮回,贫富循环,劝慰贫者勿悲观,告诫富着要知足,语言朴素,短短28 字道出了贫富的真谛,这是生活的感悟,这更是崖州民歌接近地气的体现。一如《论语》所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它指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父母和朋友是人生避不开的话题,作为主要素材来自生活的民歌更是不能缺乏对这一话题的认知,如何赡养父母,善待朋友在崖州民歌中更是屡有出现。如《创作二十二首》:
风前灯烛老父母,调养四时是应该;雨落檐沟水点滴,顺孝父娘子愿来。
又如《经济篇》:
有钱人要作好事,布德施仁寿方添。为乐助人邻里爱,美誉芳名传万年。
不难看出,崖州民歌的创作者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并就地取材,没有华丽的辞藻,顺手拈来,词意简明,把孝顺父母的持续性与雨水积少成多对应起来,异常形象生动,同时这个雨水积成水流又是劳动人民所熟悉的自然现象,让人惊叹创作者的描摹之细。
从崖州民歌的内容看,反映男欢女爱的情歌比重较大,而崖州人的爱情生活带有浓重的大胆泼辣、真挚热烈的爱情气氛,从情歌所表达的感情内涵看,相当数量的情歌指向的是热恋的奔放之情,这是崖州民歌中的情歌特色。崖州民歌冲破世俗的禁锢,大胆、自由地抒发个人的情感,火辣辣的浓情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和难以抵抗的甜蜜,如《黄流文化弦歌风》:
各地土戏与土歌,崖乐地灵妹与哥;婚姻佳节都兴唱,男女唱和甜过糖。男女唱和面对面,哥妹深情重千金;哥哥有情妹有意,鱼水永远不分离。
又如《黄流民歌》:
求得哥愿侬也愿,定定做成线与针。哥且做针侬做线,针过千层线都跟。
这两首民歌直接明了地指出了崖州民歌中情歌对唱的总体特征“男女唱和甜过蜜”,歌中不掩饰彼此的心意,赤裸裸地表白自己的心意,充分体现了爱情自主、婚姻自主,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崖州在海南省内,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地处热带,位于东经108 度37分,北纬18 度10 分,年平均气温23℃—25℃,一年四季长夏无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地域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由于常年处于高温的生活环境,热带地区的人们思想更为活跃,血气个性,大胆,热情,对外界的认知很淳朴,性格较为外向,表达也是更直接,故而化作语言则显得质朴、直白、炽热,也更加口语化、俚语化。崖州民歌“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息息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1]。
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天涯传统文化、乡情民情、教育礼仪、社会形态、生产发展以及每个时期的文化与文明都息息相关,紧紧结缘。在调研中也发现,崖州民歌演唱的随意性很大,吟唱家长里短、乡野民间的平常故事或喜闻乐见之事,不拘场地,不拘演唱对象,劳作唱,休闲唱,节日唱,而听众层面也主要集中在乡镇的男女老少,唱的是身边的事,关于劳动,关于生活,关于传统,这一切熟悉而富有趣味性,故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而受众的喜爱和口耳相传也成为推动崖州民歌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南岛四面临海的独特位置,它与外界的互动交流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然而就整体而言,海南对外交流融合的步伐还是小于、慢于内陆地区,但是外来民族的加入,外部信息的频繁交流,使得崖州民歌在传唱的过程中开始有汉化的修饰,从而原汁原味的“野性”稍显不足,但是传统的农村文化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可动摇的,也是崖州文化的根基所在。历史学家汤因比告诉我们:“但凡是融合,无论是一种文明形态也好,族群也好,文化也好,都会有一个冲突、回应、相融的螺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必有破坏性,但长期看来,又必然是建设性。”[2]
崖州民歌不仅演唱的人很质朴很原生态,就连演唱的地点也是随意性很大,崖州民歌演唱的场合不限,田间地头、屋前院后都能尽情放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它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累了唱,休闲唱,高兴唱,伤心也唱,但凡一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尽情地纳入到民歌中。这些民间艺人白天耕作于田头垄间,夜晚空闲时吟唱民歌,对于传统的认知一代又一代沿袭下来。
崖州民歌,千年古调芳香流野,它堪称海南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这些语言质朴、曲调悠扬、意义深远而不乏激情的民歌是劳动人民代代相传下来的艺术瑰宝,历经社会变迁,几经提炼、更新、发展、丰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断传播开来。笔者通过对崖州民歌及其民歌中反映的民俗现象进行考察,获得对崖州民歌的深层感知,进而对海南地域文化有深层的理解和把握。
[1]邢孔辉.简论崖州民歌的旅游文化价值[J].琼州学院学报,2011,(1).
[2]澎湃新闻网.http://news.163.com/14/1124/09/ABQB1B 6C0001124J.html.